DB14/T 2393-2021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
DB14/T 2393-2021 Metallurgical crane risk classification guidel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技术研究所、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董福盛、段治斌、李海波、王久元、郭延珍、张莉、赵广立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53.020.20
CCSJ8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393—2021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
Guideofriskclassificationformetallurgycranes
2021-12-31发布2022-03-31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2393—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的程序及内容...............................................................................................................2
6文件管理...........................................................................................................................................................6
附录A(资料性)冶金起重机风险源安全检查表.........................................................................................8
附录B(资料性)风险矩阵分析法风险分级表...........................................................................................11
附录C(资料性)作业危险性分析法风险分级表.......................................................................................13
附录D(资料性)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5
附录E(资料性)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人员职责.......................................................................................16
I
DB14/T239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技术研究所、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福盛、段治斌、李海波、王久元、郭延珍、张莉、赵广立。
II
DB14/T2393—2021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文件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使用单位对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相关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
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DB14/T2136—2020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CPASEGT011—2020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3694—2013、TSG08—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风险risk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失的严重性组合。
[DB14/T2136—2020,定义3.1]
风险源risksource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失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评价riskevaluation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
可以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GB/T23694—2013,与风险管理过程有关的术语4.7.1]
风险分级riskclassification
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风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冶金起重机metallurgycranes
特种设备目录划定的冶金起重机。
冶金起重机使用单位unitsofmetallurgycranes
1
DB14/T2393—2021
冶金起重机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指具有冶金起重机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
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冶金起重机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
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冶金起重机实际使用管理者。
冶金起重机用于出租的,出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
从其规定或者约定。
单位包括公司、子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
个体工商户等。
[TSG08—2017,使用单位的含义2.1.1]
4基本要求
风险分级主体
冶金起重机使用单位是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的责任主体,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政府文件
以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开展风险分级工作。
风险分级责任人
冶金起重机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为冶金起重机风险分
级工作的建立、实施、有效运行和改进承担最终责任。
风险分级体系建立
按照CPASEGT011—2020《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导则》的规定,冶金起重机使用单位应根据本文件的
规定建立、实施、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并满足以下要求:
a)使用单位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机构并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
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b)使用单位应按照全员参与的原则开展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
c)使用单位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d)使用单位应强化风险过程管理,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持续有效;
e)使用单位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配套制度,并形成文件,确保体系有效
性和可操作性。
风险分级信息化
使用单位应逐步实现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信息化。
5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的程序及内容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流程
5.1.1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流程图见图1。
2
DB14/T2393—2021
图1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流程图
5.1.2使用单位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a)工作准备,包括工作资料的搜集和实际情况的调研;
b)风险辨识,包括风险源、可能发生的事件(事故)及其发生的原因和潜在后果的确定;
c)风险评估,包括逐个分析风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并确定风险等级;
d)风险控制,包括制定特种设备风险控制措施并评估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e)分级管控,包括落实各项控制措施的管控责任部门及人员,并定期检查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
情况;
f)持续改进,包括对特种设备风险的定期评估和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工作体系的定期评价以及对
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更新改进。
工作准备
5.2.1资料收集
使用单位应搜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与风险评估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政府文件等;
b)本单位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物料、机构、岗位、人员职责设置以及
区位、布局与平面布置等资料;
c)应急预案;
d)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
e)本单位冶金起重机械相关的其他资料。
5.2.2现场调研
使用单位进行的现场调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周边环境影响情况;
b)应急资源情况;
c)事故预防措施情况。
3
DB14/T2393—2021
风险辨识
5.3.1风险辨识的内容
使用单位应根据其冶金起重机情况建立冶金起重机风险源清单。
使用单位应对其冶金起重机风险源进行辨识、确认和描述,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可能带
来的影响。如:起重伤害(金属结构、吊钩、滑轮、钢丝绳、卷筒、制动器、联轴器、减速器、高度限
位等失效导致的吊物坠落)、触电、高处坠落、挤压、职业健康危害、管理等。
使用单位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描述,通常包括四个要素:风险源、事件、原因和后果,事件可考虑
冶金起重机设备故障、作业人员失误以及外部的破坏等对相关作业人员和地面区域人员的伤害、财产损
失。
5.3.2风险辨识的方法
使用单位应根据其冶金起重机的种类和状况选择合适的辨识方法对冶金起重机风险源进行风险辨
识。
推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风险评估
5.4.1风险评估考虑的因素
使用单位应对冶金起重机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风险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内容:
a)设备状态:金属结构、主要零部件、机构、安全保护装置等;
b)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生产工序变化及定期更新;
c)使用环境:设备投入使用、工艺变化后,环境条件,高温、有毒、有害等;
d)管理制度:根据冶金起重机具体情况建立的规章制度、日常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验、
应急演练等;
e)人的因素:人员持证、人员培训,冶金起重机司机操作盲区、冶金起重机作业区域地面人员
数量。
5.4.2风险评估方法
使用单位根据其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风险源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
冶金起重机风险评估可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进行:
a)风险矩阵分析法(LS);
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5.4.3风险等级确定
使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人员、设备和财产等方面的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结合
单位实际,确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等级判定准则,以便合理评价风险等级。
各风险因素选用上述方法之一评价得到的最高风险等级作为该台冶金起重机的最终风险等级。
5.4.4风险控制
5.4.4.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4
DB14/T2393—2021
a)选用高安全系数冶金起重机、设备改造、环境升级改造、生产工艺智能化、无人化改造。
b)开展定期检验、定期维保和隐患排查工作;
c)及时更换存在缺陷的设备零部件;
d)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用语,提高安全意识,降低风险;
e)自身技术力量不足时,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
5.4.4.2管理措施包括:
a)冶金起重机作业区域及周边地面人员数量管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b)制定实施安全操作规程等;
c)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进行落实,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等;
d)相关人员持证作业。
5.4.4.3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a)员工入职培训;
b)每年再培训;
c)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d)相关规范、标准更新发布后,组织学习培训;
e)其他。
5.4.4.4个体防护措施包括:应配备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体防护措施。
5.4.4.5应急措施包括: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通过定期(每月)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c)其他。
5.4.4.6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现有措施等方面评估其有效性,若现有控制措
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风险分级管控
5.5.1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5.5.1.1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对单台冶金起重机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
表1风险分级管控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表示,确定管控层级,并对该台冶金起重机实施分级管控。
表1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等级色标管控要求
单位(企业)级重点管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和具体落实;按照法律、
重大风险
红色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方
(Ⅰ级)
可使用。
单位(企业)级管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各专业职能部门及特种设备
较大风险安全管理员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
橙色
(Ⅱ级)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至可接受或可容
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5
DB14/T2393—2021
风险等级色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4196-201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 甲基叔丁基醚 2015-02-09
- SN/T 3477-2015 进出口纺织品质量符合性评价方法 服装 服饰 2015-02-09
- SN/T 1254-2015 入出境废旧物品卫生检疫查验规程 2015-02-09
- SN/T 4186-201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 磷化氢 2015-02-09
- SN/T 4124-2015 进出口电焊机检验技术要求 电焊机的能效 2015-02-09
- SN/T 4091-2015 食品微生物学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2015-02-09
- SN/T 4193-201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 甲苯 2015-02-09
- SN/T 4104-2015 猪支原体肺炎检疫技术规范 2015-02-09
- SN/T 4114-2015 炭黑中蒽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5-02-09
- SN/T 4199-201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 烯丙胺 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