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570-2019 光纤熔接机通用规范

GB/T 17570-2019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optical fibre fusion splicer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570-201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8-30
实施日期
2020-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熔接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质量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进行石英玻璃光纤熔接的光纤熔接机(以下简称熔接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南京吉隆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杨小光、陶龙弟、尚守锋、刘振、张伟、何春、李现华、王云、吴超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3.180.20

L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175702019

代替/—

GBT175701998

光纤熔接机通用规范

Generalsecificationforoticalfibrefusionslicers

ppp

2019-08-30发布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175702019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品分类…………………3

5要求………………………3

5.1一般要求……………3

5.2外观与结构…………………………3

5.3尺寸和重量…………………………4

5.4功能…………………4

5.5性能特性……………4

5.6安全性………………5

5.7环境适应性…………………………5

5.8包装运输……………5

5.9电磁兼容性…………………………5

5.10电源适应性…………………………5

5.11可靠性………………6

6试验方法…………………6

6.1检验条件……………6

6.2外观与结构检查……………………6

6.3尺寸和重量检查……………………6

6.4功能检查……………6

6.5性能特性测试………………………6

6.6安全试验……………11

6.7环境适应性试验……………………11

6.8包装运输试验………………………11

6.9电磁兼容性试验……………………11

6.10电源适应性试验…………………11

6.11可靠性试验………………………12

7质量检验规则……………12

7.1一般规定……………12

7.2检验项目……………12

7.3鉴定检验……………13

7.4质量一致性检验……………………13

7.5其他…………………14

、、、…………………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4

/—

GBT175702019

8.1标志…………………14

8.2随机文件……………15

8.3运输…………………15

8.4贮存…………………15

/—

GBT1757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替GBT175701998光纤熔接机通用规范与GBT17570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119981

———();

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章

2

———“、、”(、、,、

修改了多模光纤标准单模光纤特种光纤的术语和定义见1998年版的3.2

、);

3.13.3

———“、、、、、

增加了色散位移光纤截止波长位移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弯曲不敏感光纤带状光纤回

、、、、、”

波损耗熔接时间加热时间光纤图像放大倍数拉力测试电极寿命和端面角度术语和定义

(、、);

见3.3~2~3.18

———(,);

修改了光纤熔接机的产品分类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419984

———“、、”();

增加了熔接加热参数设置和其他功能见5.4

———“、、、、、”

增加了回波损耗熔接时间加热时间光纤图像放大倍数电极寿命工作循环次数性能特

();

性要求见5.5.5~5.5.10

———“、、、、、”

增加了回波损耗熔接时间加热时间光纤图像放大倍数电极寿命工作循环次数试验方

();

法见6.5.7~6.5.12

———“”();

增加了安全试验的试验方法见6.6

———“”();

增加了包装运输试验的试验方法见6.8

———“”()。

增加了消耗功率的试验方法见6.10.2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3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南京吉隆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小光陶龙弟尚守锋刘振张伟何春李现华王云吴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175701998

/—

GBT175702019

光纤熔接机通用规范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熔接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质量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

、。

输贮存的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进行石英玻璃光纤熔接的光纤熔接机以下简称熔接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低气压

GBT2423.2120082M

、()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4824ISM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65872012

/—电工和电子测量设备性能表示

GBT65922010

/—:

通信用单模光纤第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120081

/—:

通信用单模光纤第部分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220082

/—:

通信用单模光纤第部分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420084

/—:

通信用单模光纤第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520085

/—:

通信用单模光纤第部分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720127

/—通信用多模光纤第部分: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12357.120151A1

/—:———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抗

GBT15972.31200831

张强度

/—: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试方法和试验

GBT15972.40200840

程序———衰减

/—电气和电子测量设备随机文件

GBT16511199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6

/—、: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部分通用要求

GBT18268.120101

/、

SJT946电子测量仪器电气机械结构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模光纤multimodeoticalfibre

p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可以传输多种模式的光纤。

1

/—

GBT175702019

3.2

标准单模光纤standardsinle-modeoticalfibre

gp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纤。

3.3

色散位移光纤disersion-shiftedsinle-modeoticalfibre

pgp

,。

零色散波长在1550nm附近最佳工作波长在1550nm区域的单模光纤

3.4

截止波长位移光纤cut-offwavelenthshiftedsinle-modeoticalfibre

ggp

,,

截止波长移到了较长波长在1550nm波长附近损耗最小最佳工作波长为1530nm~1625nm

范围的单模光纤。

3.5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on-zerodisersion-shiftedsinle-modeoticalfibre

pgp

,。

零色散波长不在1550nm附近在使用波长区域具有一非零的小色散值的单模光纤

3.6

弯曲不敏感光纤bendin-lossinsensitivesinle-modeoticalfibre

ggp

,,

具有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各项特性且弯曲性能更加优异适应于1260nm~1625nm全波段

传输系统的单模光纤。

3.7

特种光纤secialoticalfibre

pp

、、、、

标准单模光纤多模光纤色散位移光纤截止波长位移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和弯曲不敏感光纤

以外的其他光纤。

3.8

带状光纤ribbonoticalfibre

p

、。

以多个单根光纤通过着色堆叠成带和二次套塑的光纤带

3.9

光纤熔接机oticalfibrefusionslicer

pp

,,

能完成光纤空间位置对准并使用高压放电电弧熔融光纤的方法将两根石英系光纤接续在一起的

装置。

3.10

接续损耗sliceloss

p

光纤熔接点产生的光功率损失。

:()。

注单位为分贝dB

3.11

平均接续损耗averaesliceloss

gp

接续损耗的算术平均值。

:()。

注单位为分贝dB

3.12

回波损耗returnloss

,。

在测试参考点处后向反射光功率与入射光功率之比的对数

:()。

注单位为分贝dB

3.13

熔接时间slicetime

p

从熔接开始到熔接结束的时间。

2

/—

GBT175702019

:()。

注单位为秒s

3.14

加热时间heattime

将一根标准热缩套管热缩成功的时间。

:()。

注单位为秒s

3.15

光纤图像放大倍数oticalfibreimaemanification

pgg

在显示屏上测量显示的光纤直径与光纤实际直径的比值。

3.16

拉力测试rooftest

p

,。

通过对熔接点施加一定的拉力以测试熔接点的质量

:()。

注单位为牛顿N

3.17

电极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