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MIA 0042-2024 精准肠道微生态调理指导规范

T/CNMIA 0042-2024 Precision Microbial Ecology Modulation Guideline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NMIA 0042-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15
实施日期
2024-05-16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为满足医疗机构个性化调理的需要,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对于含有益生元、益生菌、后生元等成分的食品和菌群移植服务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个性化肠道微生态调理标准化活动; 主要技术内容: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担负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有将近70%以上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黏膜上,对抵御细菌、病毒、维持肠内环境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肠道还有跟大脑数量相当的神经细胞(1000亿个左右),使用跟大脑一样的各种神经递质,分散在整个消化道,因此肠道的神经网络系统也被称为“肠脑”或者“第二大脑”。肠道内的细菌分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如果肠道健康,致病菌会受到有益菌的抵抗,随大便排出。正常情况下,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内外环境始终维持着动态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发生肠道微生物的失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致病菌释放毒素突破肠黏膜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进而导致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在内的各种病症的发生。所以,肠道微生态的调整对于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制定本标准有助于医疗机构为客户制定精准化的肠道微生态调理方案,并应用最新的医学微生态科学,提高医疗机构调节人体微生态的整体水平,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承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联合呼吸健康研究院、厦门市九体医学与治未病大数据研究院、广州承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厦门承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宁德承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佳和康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咏泰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浙江耀然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蔻匙生命科学(广东)有限公司、沈阳和承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湖北联合俐汇商贸有限公司、福州斐缇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都锦成和奇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东莞芃萃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康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桐君还康医疗有限公司、杭州再青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宜春学院、江西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承葛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广州承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肖传兴、柴明亮、何剑全、张帮周、杨璐溪、李季武、张腾文、薛行影、何艺林、梁银龙、张程、徐炜、李青峰、蔡燕琼、曹雯宏、陈光尧、岳子琪、于丽、王义松、庄歆潼、唐子棋、赵青、曹媛珺、阙剑峰、董济铭、张兵锋、罗佳、陈小农、陈志龙、徐力、许艳稚、蔡建树、林爱强、李源涛、曹曼、谌宝龙、佟永梅、孙鹏、林昊、袁文功、孙佳、许燕君、何小庆、张银梅、刘伟美、罗联根、邱晓圆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20.20

C00/09

团体标准

T/CNMIA0042—2024

精准肠道微生态调理指导规范

GuildlinesforPrecisionGutMicorbiotaModulation

2024-5-15发布2024-5-16实施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发布

目录

1.前言...........................................................2

2.引言............................................................3

3.标准范围及规范性引用文件.........................................4

4.术语和定义......................................................5

5.分类............................................................6

6.个性化肠道微生物调理基本要求......................................7

7.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质量要求.........................................7

8.参考文献......................................................11

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归口。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承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联合呼吸健康研究院、厦门市九体医学与治未病大数据研究院、广州承葛健

康管理有限公司、厦门承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宁德承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

海佳和康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咏泰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浙江耀然大健康

产业有限公司、蔻匙生命科学(广东)有限公司、沈阳和承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

公司、湖北联合俐汇商贸有限公司、福州斐缇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都锦成

和奇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东莞芃萃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康久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南京桐君还康医疗有限公司、杭州再青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

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宜春学院、江西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承葛医学

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广州承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传兴、柴明亮、何剑全、张帮周、杨璐溪、李季武、张腾文、薛

行影、何艺林、梁银龙、张程、徐炜、李青峰、蔡燕琼、曹雯宏、陈光尧、岳子琪、于丽、

王义松、庄歆潼、唐子棋、赵青、曹媛珺、阙剑峰、董济铭、张兵锋、罗佳、陈小农、陈志

龙、徐力、许艳稚、蔡建树、林爱强、李源涛、曹曼、谌宝龙、佟永梅、孙鹏、林昊、袁文

功、孙佳、许燕君、何小庆、张银梅、刘伟美、罗联根、邱晓圆。

2

引 言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担负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有将近70%以上的免疫

细胞分布在肠黏膜上,对抵御细菌、病毒、维持肠内环境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肠道还有

跟大脑数量相当的神经细胞(1000亿个左右),使用跟大脑一样的各种神经递质,分散在

整个消化道,因此肠道的神经网络系统也被称为“肠脑”或者“第二大脑”。

肠道内的细菌分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如果肠道健康,致病菌会受到有益菌的抵

抗,随大便排出。正常情况下,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内外环境始终维持着动态的平衡,一旦

这种平衡被打破,发生肠道微生物的失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致病菌释放毒素突破肠黏膜

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进而导致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在内的各种病症的发

生。所以,肠道微生态的调整对于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制定本标准有助于医疗机

构为客户制定精准化的肠道微生态调理方案,并应用最新的医学微生态科学,提高医疗机构

调节人体微生态的整体水平,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因此,协会为做好行业规范化建设,推动行业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并依据《中国非公立

医疗机构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联合行业内权威专业人士,组织开展制定精准

肠道微生态调理指导规范行业团体标准工作。

3

精准肠道微生态调理指导规范

1范围

为满足医疗机构个性化调理的需要,对于提高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提供更好的

医疗保健服务。对于含有益生元、益生菌、后生元等成分的食品和菌群移植服务实施严格的

质量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个性化肠道微生态调理标准化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4789.3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