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147-2013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T 30147-2013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al time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devices in surveillance system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8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0147-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17
实施日期
2014-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的功能、性能、接口、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防监控中应用的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具有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功能的摄像机及其他领域应用的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装置可参考采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北京智安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文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广州浩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股份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起草人:
陈朝武、李鹏飞、张跃、王列、杨达、陶海、魏一、龙中胜、赵炫、高磊、董鹏飞、黄麒麟
出版信息:
页数:83页 | 字数:1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1百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0147—2013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realtimeintelligentvideoanalysisdevicesin

surveillancesystem

2013-12-17发布2014-08-01实施

GB/T30147—2013

目次

前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1

3.1术语和定义1

3.2缩略语4

4基本要求4

4.1设备标识4

4.2工作原理5

4.3物理接口5

4.4软件接口6

5一般要求6

5.1外观及机械结构6

5.2电磁兼容性7

5.3环境适应性7

5.4安全性9

6功能要求9

6.1视频实时智能分析9

6.2视频描述数据输出9

6.3报警输入输出9

6.4视频输出10

6.5视频异常检测10

6.6参数配置10

6.7自检10

6.8恢复出厂设置10

7性能要求10

7.1运动目标检测10

7.2遗留物检测10

7.3物体移除检测11

7.4绊线检测11

7.5入侵检测11

7.6逆行检测11

7.7徘徊检测11

7.8流量统计11

7.9密度检测12

7.10目标分类12

T

GB/T30147—2013

8视频描述数据要求12

9试验方法19

9.1试验环境条件19

9.2测试辅助设备19

9.3测试序列19

9.4物理接口试验19

9.5外观及机械结构试验20

9.6电磁兼容性试验20

9.7环境适应性试验21

9.8安全性试验22

9.9功能试验22

9.10性能试验23

10检验规则26

10.1检验分类26

10.2试验项目和顺序27

10.3抽样与组批规则27

10.4判定规则28

10.5不合格品的处理28

10.6批的再提交28

11标志、包装、运输、贮存28

11.1标志28

11.2包装28

11.3运输29

11.4贮存29

附录A(资料性附录)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功能规则说明30

A.1功能规则数据30

A.2规则能力集数据38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数据类型及坐标系定义42

B.1数据类型说明42

B.2坐标及坐标系定义42

附录C(规范性附录)视频描述数据补充说明44

C.1视频描述数据类型说明44

C.2视频描述数据XML封装示例44

附录D(资料性附录)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性能测试序列52

D.1运动目标检测测试序列52

D.2遗留物检测测试序列56

D.3物体移除检测测试序列59

D.4绊线检测测试序列60

D.5入侵检测测试序列62

D.6逆行检测测试序列64

D.7徘徊检测测试序列67

n

GB/T30147—2013

D.8流量统计测试序列68

D.9密度检测测试序列72

D.1O目标分类测试序列76

参考文献78

m

GB/T30147—2013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北京智安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文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广州

浩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股份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朝武、李鹏飞、张跃、王列、杨达、陶海、魏一、龙中胜、赵炫、高磊、董鹏飞、黄麒麟。

GB/T30147—2013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的功能、性能、接口、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防监控中应用的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具有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功能的摄像机及

其他领域应用的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装置可参考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1.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857.5—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16796—2009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试验

GB/T25724—2010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25724-201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30147—2013

3.1.1

安防监控视频surveillancevideo

用于安全防范监控的、经摄像机采集的多帧图片构成的信息。

3.1.2

目标object

视频中的行人、车辆、物体等特定对象。

3.1.3

事件event

视频中出现的、满足用户预定义规则的特定事情。

3.1.4

目标大小objectsize

目标在视频中最小外接矩形的宽度(水平像素值)和高度(垂直像素值)。

3.1.5

目标位置objectposition

目标在视频中最小外接矩形的中心坐标,坐标系原点自视频左上角起,轴正向向右,),轴正向

向下。

3.1.6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realtimeintelligentvideoanalysis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相关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实时分析,自动检测感兴趣的目标或事

件,以文本、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输出分析结果。

3.1.7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realtimeintelligentvideoanalysisdevice

具有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功能的装置。

3.1.8

视频描述数据videodescriptiondata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输出的对视频中的目标、事件等内容进行描述的数据。

3.1.9

运动目标检测movingobjectdetection

在视频中设定检测区域,对该区域内处于运动状态的目标进行检测。

3.1.10

遗留物检测unattendedobjectdetection

在视频中设定检测区域,对物体移入该区域且保持静止超过一定时间的事件进行检测。

3.1.11

物体移除检测objectremovaldetection

在视频中设定检测区域,对物体移出该区域超过一定时间的事件进行检测。

3.1.12

绊线检测tripwiredetection

在视频中设定一条或多条检测线,对目标以指定方向穿越检测线的事件进行检测。

3.1.13

入侵检测intrusiondetection

在视频中设定检测区域,对目标进入或离开该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

2

GB/T30147—2013

3.1.14

逆行检测retrogrademotiondetection

在视频中设定检测区域及正常运动方向,对区域内目标不按正常方向运动的事件进行检测。

3.1.15

徘徊检测loiteringdetection

在视频中设定检测区域,对同一目标在该区域内运动超过一定时间的事件进行检测。

3.1.16

流量统计flowstatistics

在视频中设定一个或多个检测区域(或检测线),对单位时间内按指定方向进入或离开该区域(或穿

越检测线)的目标数量进行统计。

3.1.17

密度检测densitydetection

在视频中设定检测区域,对该区域内的目标稠密程度进行估计。

3.1.18

目标分类objectclassification

在视频中设定检测区域,将区域内的目标基于某种相似性归入不同类別。

3.1.19

正检truepositive

视频中出现应该被检测的目标或事件,且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输出了正确的检测结果。

3.1.20

误检falsepositive

视频中未出现应该被检测的目标或事件,但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输岀了检测结果。

3.1.21

漏检falsenegative

视频中出现应该被检测的目标或事件,但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未输岀检测结果。

3.1.22

检测目标detectedobject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输出的目标。

3.1.23

基准数据referencedata

对视频中的目标、事件等内容进行人工标注生成的数据,作为性能测试的参考值,

3.1.24

基准目标referenceobject

基准数据中的目标。

3.1.25

目标匹配率objectmatchingratio

检测目标与基准目标的匹配程度。

检测目标与基准目标重叠区域像素个数X2

卒_一基准目标像素个数+检测目标像素个数

3.1.26

检测率truepositiverate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输出的正确目标或正确事件与视频中应该被设备检测的目标或事件的百

分比。

3

GB/T30147—2013

正检数

检测率X100%

漏检数+正检数

3.1.27

误检率falsepositiverate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输出的目标或事件中,错误目标或事件所占的百分比。

误检数

误检率=X100%

误检数+正检数

3.1.28

分类准确率classificationaccuracy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对目标类别做出正确判断的百分比。

分类正确的目标数

分类准确率=X100%

分类正确的目标数+分类错误的目标数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QL:接收质量限(AcceptanceQualityLimit)

FN:漏检(FalseNegative)

FP:误检(FalsePositive)

FPS:帧每秒(FramesPerSecond)

MJPEG:运动图像逐帧压缩技术(Molion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

RQL:不合格质量水平(RcjectableQualityLevel)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Kit)

SVAC: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SurveillanceVideoandAudioCoding)

TP:正检(TruePositive)

4基本要求

4.1设备标识

设备的标识由设备名称、视频信号输入方式、视频描述数据输出方式和企业标识组成:

a)设备名称,用大写英文字母AF-VID的代号表示。

b)视频信号输入的具体支持方式,用两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下:

——AC:只支持模拟视频信号的输入;

——DC:只支持非网络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入;

——NC:只支持网络数字视频码流的输入;

——AD:支持模拟视频信号及非网络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入;

——AN:支持模拟视频信号及网络数字视频码流的输入;

——DN:支持非网络数字视频信号及网络数字视频码流的输入;

-AL:支持模拟视频信号、非网络数字视频信号及网络数字视频码流的输入。

c)视频描述数据输出的具体支持方式,用两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下:

——SP:只支持视频描述数据的独立输出;

——MX:只支持视频描述数据混合在视频编码数据中的输出;

——AL:支持视频描述数据的独立输出及混合在视频编码数据中的输出。

d)企业标识,可自定义扩展,用大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

4

GB/T30147—2013

AF-VID-D-□□□□

企业标识

视频描述数据输出的具体支持方式

视频信号输入的具体支持方式

设备名称

示例:某公司生产的只支持模拟视频信号输入、只支持视频描述数据混合在视频编码数据中输出的安防视频实时智

能分析设备,表示为:AF-VIIJ-AC-MX-MGS.,

4.2工作原理

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应包括以下内容:

a)数据输入:应支持模拟视频信号、非网络数字视频信号、网络数字视频码流中的一种或多种信

号源接入;宜支持音频、传感器报警数据等数据的输入;应支持控制数据的输入。

b)数据处理应包括输入数据预处理模块、智能分析处理模块、输出数据处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

—输入数据预处理模块对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格式变换等预处理,对输入的非

网络数字视频信号进行格式变换等预处理,对输入的网络数字视频码流进行解码等预

处理;

—智能分析处理模块对预处理后的视频数据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对输入的音频、传感器报警

等其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输出数据处理模块对智能分析处理模块输出结果进行处理生成视频描述数据,对预处理

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生成视频编码数据;

——设备控制模块对输入的控制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输岀响应控制数据。

c)数据输出:应支持视频描述数据及控制数据的输出,宜支持视频编码数据的输出。

U皿祝触18—

—一

图1设备工作原理图

4.3物理接口

4.3.1模拟视频输入接口

设备宜具有模拟复合视频输入接口,连接口应采用BNC(对应模拟复合信号传输)接口方式。

5

GB/T30147—2013

4.3.2数字视频输入接口

设备宜具有数字视频输入接口,连接口宜采用BNC(对应SDI信号传输)接口方式。

4.3.3模拟视频输出接口

设备宜具有模拟复合视频输出接口,连接口应采用BNC(对应模拟复合信号传输)接口方式。

4.3.4数字视频输出接口

设备宜具有数字视频输出接口,连接口宜采用BNC(对应SDI信号传输)接口方式。

4.3.5报警接口

设备宜具有报警输入及报警输岀接口。

4.3.6控制接口

设备宜具有RS-232或RS-485串行控制接口。

4.3.7网络接口

设备应至少具有1个10/100/1000BASE-T以太网口,连接口应采用RJ45接口方式。

4.3.8存储介质接口

设备宜具有存储介质接口,连接口宜采用USB接口或SD存储卡等接口。

4.4软件接口

设备应提供开放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以支持用户特定的应用开发或定制功能。

5—般要求

5.1外观及机械结构

5.1.1外观

设备表面应色泽一致,无明显变形、划痕、永久性污渍,亦无起泡、腐蚀、毛刺龟裂、脱落等现象,金属

表面不应有锈蚀等。说明文字应清晰。

设备应采用表面防伤害处理,应避免直角和锐角或做表面处理,丁作温度超过50°C的区域应做明

显警告标识。

5.1.2结构

设备应具有电源指示灯,指示设备是否正常供电。设备应具有指示灯表示设备正在参数设定。设

备应具有其他指示灯来说明设备的其他状态,至少应能说明设备正常T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室内使用的设备,其防护能力A级应符合GB4208—2008中IP20的规定,B级应符合

GB4208—2008中IP32的规定。室外暴露使用的设备或设备配合防护罩一起使用的套装,其防护能力

A级应符合GB4208—2008中IP65的规定,B级应达到GB4208—2008中IP66的要求,C级应达到

GB4208—2008中IP67的要求。

6

GB/T30147—2013

5.2电磁兼容性

5.2.1静电放电抗扰度

静电放电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26.2—2006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

试验期间,被测设备允许功能暂时丧失或性能暂时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应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

作者干预。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T作。

5.2.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26.3-2006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

试验期间,被测设备允许功能暂时丧失或性能暂时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应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

作者干预。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5.2.3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限制应符合GB/T17626.6-2008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

试验期间,被测设备允许功能暂时丧失或性能暂时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应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

作者干预。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T作。

5.2.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设备各端口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26.4-2008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

试验期间,被测设备允许功能暂时丧失或性能暂时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应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

作者干预。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T作。

5.2.5浪涌(冲击)抗扰度

浪涌(冲击)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26.5—2008中的规定,试验等级:交流电源线3级;直流、

信号、控制及其他输入线2级。

试验期间,被测设备允许功能暂时丧失或性能暂时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应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

作者干预。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T作。

5.2.6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

本要求仅适用于交流电源端口。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26.11—2008中的规定:试验等级:电

压暂降3类;短时中断3类,电压变化70%。

试验期间,被测设备允许功能暂吋丧失或性能暂时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应能口行恢复,不需要操

作者干预。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T作。

5.3环境适应性

5.3.1气候环境适应性

设备至少应能在表1规定的某一个环境类别下正常丁-作。

7

GB/T30147—2013

表1气候环境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

试验项目试验参数

类别T类别U类别皿类别IV

温度厂C5±3一10±3—25士3-40±5

低温试验(工作状态)

持续时间/h16161616

温度厂C40±355士355±370±3

髙温试验(工作状态)

持续时间/h16161616

相对湿度/%93±3

恒定湿热试验(工作状态)温度/°c40±2

持续时间,/h48

5.3.2机械环境适应性

设备至少应能在表2规定的某一类别机械环境试验后正常T作,且元器件无松动、移位和损坏,机

壳不应变形。

表2机械环境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

试验项目试验参数

类别T类别H类别tn类别N

频率范围/Hz10〜15010〜150

加速度/(m/s2)25

正弦振动试验轴向数目3

扫频速率/(oct/min)1

每轴向扫频周期的数目1

脉冲持续时间/ms6

试验样品质量,"

A=1000—200Xm

峰值加速度(kg):加<4.75

冲击试验A/(m/s2)试验样品质量m

不要求测试

(kg):加$4.75

冲击轴向数6

每轴向匕的脉冲次数3

高度/m0.5

跌落试验几何面数6

各个面跌落次数1

8

GB/T30147—2013

5.4安全性

5.4.1绝缘电阻

应符合GB16796—2009中5.4.4的要求。

5.4.2抗电强度

应符合GB16796—2009中5.4.3的要求。

5.4.3泄漏电流

应符合GB16796—2009中5.4.6的要求。

5.4.4防过热

应符合GB16796—2009中5.6的要求。

5.4.5信息加密

设备宜支持视频描述数据加密功能,加密算法可选择SM1、DES、AES等。

6功能要求

6.1视频实时智能分析

设备应至少支持以下1种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功能:

a)运动目标检测;

b)遗留物检测;

c)物体移除检测;

d)绊线检测;

e)入侵检测;

f)逆行检测;

g)徘徊检测;

h)流量统计;

1)密度检测;

j)目标分类。

由于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处于发展阶段,允许具有不在上面之列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功能的设备作为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参见第9章执行。

6.2视频描述数据输出

设备应实时输出视频描述数据,数据应包括目标、事件相关的文本信息,同时宜包括目标、事件相关

的图片信息。该数据可独立于视频流输出,也可作为辅助数据附加在视频编码码流中输出。

图片信息宜采用JPEGJPEG2000.BMP等编码格式。

视频描述数据的格式见第8章。

6.3报警输入输出

设备宜支持本地的报警输入及本地报警输出。

9

GB/T30147—2013

6.4视频输出

设备宜支持实时视频输出,视频宜采用SVAC、H.264、MPEG4、MJPEG等编码格式。

6.5视频异常检测

设备宜支持视频的丢失、抖动、冻结、遮挡、失焦、噪声、偏色、亮度异常、对比度异常等视频异常检测

功能。

6.6参数配置

设备应支持远程配置或现场配置功能,包括参数设置、设备控制和软件升级等:

a)参数应包括:设备的网络参数、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功能规则参数等。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功能规

则参数内容参见附录A;

b)控制操作应包括:设备启动/停止控制、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开始/停止控制、设备搜索、设备状态

查询、设备规则能力集查询等;

c)远程配置应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远程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设备控制和软件升级操作等;

d)现场配置应允许用户通过设备提供的串口或以太网口连接计算机,现场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

设备控制和软件升级操作等;

e)设备的参数设置信息应能保存在设备硬件中,当设备通电启动时,所有参数应能恢复至上次断

电时的状态。

6.7自检

设备应具有对自身工作是否正常的检查功能,并具有正常T作状态显示。自检内容由厂家规定。

6.8恢复出厂设置

设备应具有出厂初始参数的恢复设置功能。

7性能要求

7.1运动目标检测

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a)应能检测出水平或垂直方向速度在15px/s〜200px/s、且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16px的

单个运动目标;

b)单目标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5%;

c)单目标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20%;

d)应能同时检测多个目标。

7.2遗留物检测

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a)应可对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32px的物体进行检测;

b)物体停留判定时间应可在4s~300s设置;

c)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

d)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0%;

e)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20%。

10

GB/T30147—2013

7.3物体移除检测

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可对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32px的移除物体进行检测;

b)物体移除判定时间可在0s〜10s设置;

c)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

d)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0%;

e)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20%。

7.4绊线检测

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a)-200px/s、且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16px的

应能检测出水平或垂直方向速度为15px/s-

绊线目标;

b)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

c)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5%;

d)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10%。

7.5入侵检测

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能检测岀水平或垂直方向速度为15px/s--200px/s、且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16px的

入侵目标;

b)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

c)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5%;

d)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10%。

7.6逆行检测

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a)应能检测出水平或垂直方向速度为15px/s〜200px/s、且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32px的

逆行目标;

b)逆行判定距离应能在32px〜256px设置;

c)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

d)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5%;

e)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10%。

7.7徘徊检测

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a)应能对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32px的徘徊目标进行检测;

b)徘徊判定时间应能在5s〜600s设置;

c)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

d)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5%;

e)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10%。

7.8流量统计

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11

GB/T30147—2013

a)应能对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16px的目标进行流量统计;

b)目标流量统计误差应在一15%~15%范围内。

7.9密度检测

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a)应能对目标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10px的场景进行密度检测。

b)目标稠密程度估计误差应小于或等于1个级別;目标稠密程度分为4个级別。

1)很稀疏:目标覆盖面积占检测区域面积的0〜25%;

2)稀疏:目标覆盖面积占检测区域面积的26%〜50%;

3)密集:目标覆盖面积占检测区域面积的51%〜75%;

4)很密集:目标覆盖面积占检测区域面积的76%〜100%。

c)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2s0

7.10目标分类

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可对人、车、其他物体进行区分;

b)可对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64px的目标进行分类;

c)分类准确率应大于或等于80%。

8视频描述数据要求

设备输出的视频描述数据应采用XML的方式封装,或可通过SDK封装为XML格式。数据应至

少包含以下内容:

a)运动目标检测及目标分类输出信息包括:绝对时间、相对时间、目标编号、目标位置、目标大小、

目标速度、目标类型、目标颜色等;

b)遗留物检测、物体移除检测、绊线检测、入侵检测、逆行检测、徘徊检测等事件检测类输出信息

包括:绝对时间、相对时间、事件编号、事件类型、事件级别、事件状态等;

c)流量统计输出信息包括:绝对时间、相对时间、截面通过目标个数、通过目标类型等;

d)密度检测输出信息包括:绝对时间、相对时间、当前区域内目标密度等级或目标个数、目标类

型等。

数据的封装格式如表3〜表13所示,表中的数据类型、坐标系及视频描述数据类型定义见附录B

和附录C,表中是否必选项栏目说明该元素是否属于视频描述数据必须包含的内容,有效值栏目留空表

示默认取值范围。

表3视频描述数据封装格式

XML元索数据类型有效值是否必选项说明

绝对时间,格式为“YYYY-MM-DD

Tim已CHAR[23]是

hh:mm:ss.sss"

FramenoUINT32否相对帧号

Tim已stampUINT64是相对时间

12

GB/T30147—2013

表3(续)

XML元索数据类型有效值是否必选项说明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的唯一标识,

表明此视频描述数据来自哪一个

设备。

PUIDCHAR:20]是

设备标识应符合GB/T28181—2011

附录D规定的编码规则A,其中类型

编码取值范围为500〜599

视频描述数据对应的摄像机编号,表

明此视频描述数据是对该摄像机视

CameralDCHAR:20]是频内容分析的结果。

摄像机编号应符合GB/T28181—

2011中附录D规定的编码规则

FrameWidthUINT16是视频帧的宽度,单位为像索(px)

FrameHeightUINT16是视频帧的高度,单位为像索(px)

TypeCodelUINT32

视频描述数据类型,定义见附录B。

TypeCode2UINT32由低位至高位开始,每bit表明是否

ElementTypeTypeCode3UINT32是包含一种视频描述数据:

MetaElement

0:不包含;

TypeCode4UINT321:包含

Elemen订nfo是信息元索内容,定义见表4〜表13

表4目标信息封装格式

XML元索数据类型有效值是否必选项说明

NumUINT16是目标个数

IDUINT16是目标编号

PosXUINT16是目标位置,X坐标,单位为像素(px)

PosYUINT16是目标位置,y坐标,单位为像索(px)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