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3711.1-1999 集中润滑系统 术语和分类

JB/T 3711.1-1999 Centralized lubrication system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行业标准-机械 中文(简体)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JB/T 3711.1-2017 |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3711.1-1999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机械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9-06-28
实施日期
2000-01-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1.260

J21

JB/T3711.1999---1

eqvDIN24271/12———8

集中润滑系统术语和分类

Termsandclassificationforcentralizedlubricationsystems

1999-06-28发布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T3711.1----1999

前言

本标准是对JB3711.1—84《集中润滑系统名词术语和分类》的修订。JB3711.1—84等效采用

DIN24271/1—82《集中润滑系统名词术语和分类》。

本标准与JB3711.1—84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为:增加了油气式系统的分类和术语。同时对原

标准还作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3711.1—84。

本标准由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太原润滑液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季萍、戴国强、李幼荃、李伟民、白三文。

本标准于1984年6月首次发布。

I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711.1----1999

eqvDIN24271/1————82

集中润滑系统术语和分类

代替—

JB3711.184

Termsandclassificationforcentralizedlubricationsystem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中润滑系统和元件的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科研、工程技术文件、出版物中集中润滑系统及其元件称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T3711.2—1999集中润滑系统图形符号

3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

集中润滑系统是由一个集中油源向机器或机组的摩擦点供送润滑剂的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按其工作原理的分类见图1。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1

JB/T3711.1----1999

集中润滑系统

消耗型润滑系统(4.2.1.2)循环型润滑系统(4.2.1.1)

节流式系统()润滑剂节流式系统()

4.3.1润滑剂4.3.1

润滑油润滑油

手动半自动自动—半自动自动

——

单线式系统()润滑剂单线式系统()

4.3.2润滑剂4.3.2

润滑油润滑油

手动半自动自动—半自动自动

润滑脂—

双线式系统()润滑剂双线式系统()

4.3.3润滑剂4.3.3

润滑油润滑油

手动半自动自动—半自动自动

润滑脂—

多线式系统()润滑剂多线式系统()

4.3.4润滑剂4.3.4

润滑油润滑油

手动半自动自动—半自动自动

润滑脂—

递进式系统()润滑剂递进式系统()

4.3.5润滑剂4.3.5

润滑油润滑油

手动半自动自动—半自动自动

润滑脂—

油雾式系统()润滑剂

4.3.6

润滑油

——自动

油气式系统()润滑剂

4.3.7

润滑油

——自动

图1

2

JB/T3711.1----1999

4术语

术语见表1。

表1

序号术语定义

4.1基本术语

摩擦点

4.1.1E:Wearpoint摩擦力起作用的部位。摩擦点是机器或机组的组成部分

D:Reibstelle

润滑点

向指定摩擦点供送润滑剂的部位。润滑点是机器或机组集中润

4.1.2E:Lubricationpoint

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D:Schmierstelle

作用点

集中润滑系统内经常受外部作用(加油、操作、控制、排气、

4.1.3E:Actionpoint

维护等)以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部位

D:Eingriffstelle

加油点

向集中润滑系统注入润滑剂的部位(作用点)(如油箱的加油

4.1.3.1E:(Lubricant)fillerpoint

接头)

D:(Schmierstoff)Füllstelle

放气点

润滑系统规定的排气部位(作用点),排气可利用排气阀进行

4.1.3.2E:Airbleed

(如开关)

D:Entlüftgsstelle

主管路中压力增高并向润滑点供送润滑剂的时间。二者可同时

润滑脉冲时间进行或在时间上有所滞后。在某些润滑系统中,压力增高后出现

4.1.4E:Lubricationcycletime压力降低对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压力增高的值由油源

和摩擦点之间阻力之和决定。在某些润滑系统中润滑脉冲时间同

D:Schmiertaktzeit

油泵运行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参见5.1、5.2、5.3)

卸荷时间

4.1.5E:Relieftime为使分配器实现机械、液压动作而产生必需的压力降的时间

D:Entlastungszeit

间隔时间

主管路中从压力降低开始到下一次的压力回升开始的时间(参

4.1.6E:Pausetime

见第5章)

D:Pausenzeit

润滑周期

从一次润滑脉冲开始到下一次润滑脉冲开始的时间(参见第5

4.1.7E:Dutycycletime

章)

D:Arbeitszyklusdauer

润滑时间

集中润滑系统连续供油的时间,润滑时间同油泵运行时间是一

4.1.8E:Lubricationtime

致的(参见5.4)

D:Schmierzeit

3

JB/T3711.1----1999

表1(续)

序号术语定义

4.2润滑系统型式(参见第3章)

4.2.1按润滑剂使用方式分

循环型润滑系统

润滑剂通过摩擦点后经回油管路流回油箱以供重复使用。它适

4.2.1.1E:Circulatinglubricationsystem

用于除减少磨损外还能带走摩擦点产生的部分热量的部位

D:Umlaufschmieranlage

消耗型润滑系统

4.2.1.2E:Totallosslubricationsystem润滑剂流经摩擦点后不再返回油箱重新使用

D:Verbrauchsschmieranlage

4.2.2按操纵方式分

手动操作

润滑系统的操纵用手进行。手动操纵的时间须使所有润滑点都

4.2.2.1E:Manuallyoperated

获得规定容积的润滑剂或使润滑系统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D:Handbetätigt

半自动操纵

润滑系统的操纵用手起动(例如按钮操纵)后即自动实现后续

4.2.2.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