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501-2018 婺源绿茶 质量要求

DB36/T 501-2018 Wu Yuan Green Tea Quality Requirements

江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6/T 501-2018
标准类型
江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9-07
实施日期
2019-02-01
发布单位/组织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B3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501—2018

代替DB36/T501-2006

婺源绿茶质量要求

Wuyuangreentea—Qualityrequirement

2018-09-07发布2019-02-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6/T501—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产品分类..........................................................................1

4要求..............................................................................2

5试验方法..........................................................................5

6检验规则..........................................................................5

7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6

8保质期............................................................................6

I

DB36/T501—2018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501-2006《无公害食品婺源绿茶质量要求》,本标准与DB36/T501-2006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前言”;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品种和等级”章名为“产品分类和分级”,将婺源绿茶分类修改为“婺绿名茶”、“婺

绿初制茶”、“婺绿精制茶”三类;并将“婺绿名茶”按形状分类为“眉形名茶、针形名茶、

螺旋形名茶、颗粒形名茶、扁形名茶、花朵形名茶”六种;

——修改了“要求”,增加了“基本要求”符合“GB/T14456.1、GB/T14456.3、GB/T14456.5”

的规定;

——重新描述了“婺绿名茶”的感官品质要求;对婺绿初制茶和婺绿精制茶的感官品质描述进行了

修改;

——调整了水分、灰分、粉末、水浸出物等理化指标值,增加了茶多酚指标;

——修改了“卫生指标”的规定要求;

——修改了“净含量”的规定要求;

——修改了试验方法,增加了茶多酚和净含量试验方法;

——修改了检验规则;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增加了“保质期”。

本标准由上饶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婺源县茶业协会、婺源县茶业局、婺源县市场和质量监

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普香、李文金、余新祖、程根明、程国新、朱永健、蔡海兰、汪学群、裘金

印、李琛、李延升、陈丽珍、王鹰、江建国、王文凤。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501-2006。

II

DB36/T501—2018

婺源绿茶质量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婺源绿茶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婺源县行政区域内生产加工的绿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茶取样

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

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8313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14456.1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14456.3绿茶第3部分:中小叶种绿茶

GB/T14456.5绿茶第5部分:眉茶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30375茶叶贮存

DB36/T499婺源绿茶种植技术规程

DB36/T500婺源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3产品分类

3.1总则

婺源绿茶分为婺绿名茶、婺绿初制茶、婺绿精制茶

1

DB36/T501—2018

3.2婺绿名茶

采摘婺源县行政区域内按DB36/T499规定管理的茶园的细嫩芽叶为原料,按DB36/T500规定加工而

成的绿茶。包括眉形名茶、针形名茶、螺旋形名茶、颗粒形名茶、扁形名茶、花朵形名茶等;其中眉形

名茶、针形名茶、螺旋形名茶、颗粒形名茶各分特级和一级;扁形名茶、花朵形名茶不分级。

3.3婺绿初制茶

采摘婺源县行政区域内按DB36/T499规定管理的茶园的芽叶为原料,按DB36/T500规定加工而成的

炒青绿茶。分为一至六级。

3.4婺绿精制茶

以婺绿初制茶为原料,按DB36/T500规定精制加工而成的绿茶。分为珍眉、雨茶、贡熙、秀眉等四

个品种共十八个级别,其中珍眉分七级、贡熙分五级,雨茶分二级,秀眉分四级。

4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品质正常,无异味、无劣变;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4.1.2应符合GB/T14456.1、GB/T14456.3、GB/T14456.5的要求。

4.2感官要求

4.2.1眉形名茶(以“婺源茗眉”为代表)感官品质要求

外形微弯似眉,紧细,白毫披露,色泽翠绿光润;内质香气鲜浓持久或有兰花香,滋味鲜爽醇厚甘

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