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309-2013 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

GB/T 30309-2013 Polysulfide silane coupling agent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0309-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31
实施日期
2014-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5/SC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分类、型号、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多硫化钠为主要原料经反应制得的液体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以液体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与载体(N330炭黑或沉淀水合二氧化硅)复配成的固体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南京曙光硅烷化工有限公司
起草人:
陶再山、梅宁、徐娟、李春华、甘书官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4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1.100.40k_….、

5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0309—2013

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

Polysulfidesilanecouplingagent

2013-12-31发布2014-09-01实施

GB/T30309—2013

-XX.—1—

刖目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2)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曙光硅烷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荆州市江汉精细化T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再山、梅宁、徐娟、李春华、甘书官’

I

GB/T30309—2013

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分类、型号、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严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多硫化钠为主要原料经反应制得的液体多硫化物硅烷

偶联剂、以液体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与载体(N33O炭黑或沉淀水合二氧化硅)复配成的固体多硫化物

硅烷偶联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1671—2008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3051—2000无机化丁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T4472—2011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5561—2012表面活性剂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黏度和流动性质的方法

GB/T6488—2008液体化T-产品折光率的测定(20°C)

GB/T6679—2003固体化丁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0—2003液体化T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2006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11409—2008;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试验方法

3分类、型号和标记

3.1分类

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根据产品形态的不同分为液体和固体两类。

3.2型号

3.2.1液体产品的型号

液体产品按二硫化物含量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型号:

a)17型表示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多硫化物的二硫化物含量为(17.0+3.0)%;

b)56型表示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多硫化物的二硫化物含量为(56.0+5.0)%;

1

GB/T30309—2013

c75型表示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多硫化物的二硫化物含量为(75.0+5.0)%;

d85型表示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多硫化物的二硫化物含量为(85.0±5.0)%(不包含二硫

化物含量为80%)。

注:17型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俗称Si69。

3.2.2固体产品的型号

固体产品按四种型号的液体产品分别以N330炭黑、沉淀水合二氧化硅为载体复配成的产品分为

八个型号。

3.3标记

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型号标记如下:

载体代号(液体产品无此标记,N330炭黑用B表示,

沉淀水合二氧化硅用S表示)

-二硫化物含量代号

产品代号

示例:

二硫化物含量为(56.0±5.0)%、无载体,产品标记为:Si56;

二硫化物含量为(56.0±5.0)%、载体为N330炭黑,产品标记为:Si56-B;

二硫化物含量为(56.0±5.0)%、载体为沉淀水合二氧化硅,产品标记为:Si56-S。

4要求

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技术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表1液体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指标

项目试验方法

Sil7Si56Si75Si85

外观黄色透明液体5.2

密度(20°C)/(g/cm3)1.070〜1.0901.030〜1.0501.025〜1.0451.020〜1.0405.3

折光率"用1.4800〜1.49501.4600〜1.47501.4550〜1.47001.4500〜1.46505.4

黏度(20°C)/(mPa•s)£15.012.05.5

闪点/°c>1005.6

氯含量/%<0.405.7

杂质含量/%<4.05.8

80.0〜90.0

二硫化物含量/%14.0〜20.051.0〜61.070.0〜80.05.9

(不含80.0)

平均硫链长3.60〜3.902.45〜2.752.20〜2.502.05〜2.355.10

总硫含量/%21.7〜23.715.1〜17.513.5〜15.913.4〜15.85.11

2

GB/T30309—2013

表2固体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指标

项目试验方法

S订7-BSi56-BSi75-BSi85-BS17-SSi56-SSi75-SSi85-S

外观黑色颗粒白色粉末5.2

加热减量/%<2.05.12

10.5〜11.3〜11.4〜11.5〜52.0〜53.0〜54.0〜55.0〜

灰分/%5.13

12.513.313.413.562.063.064.065.0

丁酮不溶物/%49.0〜55.05.14

10.8〜7.5〜7.0〜6.5〜10.8〜7.5〜7.0〜6.5〜

总硫含量/%5.11

12.39.0&5&012.39.0&58.0

5试验方法

5.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1-2002,GB/T603-2002规定

制备,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本标准中试验数据的表示方法和修约规则应符合GB/T8170—2008中4.3.3修约值比较法的有关

规定。

5.2外观的测定

在自然光下目测。

5.3密度的测定

按GB/T4472—2011中4.3.3密度计法的规定进行测定。

5.4折光率的测定

按GB/T6488—2008的规定进行测定。

5.5黏度的测定

按GB/T5561—1994的规定进行测定。

5.6闪点的测定

按GB/T1671—2008的规定进行测定。

5.7氯含量的测定

5.7.1试样的制备

称取试样0.013g~0.015g(精确至0.0001g于小胶囊中的滤纸条上,小胶囊用透明的胶带(宽

12mm〜13mm制成,然后用滤纸包裹好,具体制法见附录A。

3

GB/T30309—2013

5.7.2试样的处理

在500niL燃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3〜6滴,

通入氧气约30s,点燃滤纸尾部后立即插入燃烧瓶中,按紧瓶塞,小心倾斜燃烧瓶;燃烧示意图见附录Ao

此时样品与滤纸在钳催化下充分燃烧(燃烧温度可达1000°C以上),燃烧完毕后,充分振摇燃烧瓶,水

封,放置30min至烟消失,然后打开瓶塞,用少量蒸憎水冲洗瓶塞及钳丝,加热溶液浓缩到5mL~10mL0

5.7.3试样的测定

按GB/T3051—2000的规定进行测定。

5.7.4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大于0.1%,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8杂质含量的测定

5.8.1原理

在选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汽化后通过色谱柱各组分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采用

内标法计算,得到杂质的含量。

5.8.2试剂及材料

5.8.2.1十一烷[1120-21-41(内标物),分析纯。

5.8.2.2乙醇[64-17-5](标准样),色谱纯。

5.8.2.3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550-02-9](标准样),含量$99%。

5.8.2.4严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089-70-3](标准样),含量$99%。

5.8.2.5环己烷[110-82-7],色谱纯。

5.8.2.6氮气,含量$99.99%。

5.8.2.7氢气,含量$99.99%。

5.8.2.8空气,经活性炭和分子筛净化。

5.8.3仪器

5.8.3.1气相色谱仪: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GB/T9722—2006的规定,带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583.2气相色谱柱:长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