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46-2004 生态办公区通则
DB11/T 246-2004 Eco-friendly Office District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40.10
P33
备案号:16131-2004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46—2004
生态办公区通则
Ecologicalofficedistrictgeneralguidance
2004-11-15发布2005-0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246—2004
目次
前言………………………Ⅱ
引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生态办公区构成要素…………………1
4.1办公区环境…………………………1
4.2资源利用……………3
4.3环境管理……………4
5生态办公区保障体系…………………4
5.1生态办公区的管理体系……………4
5.2生态办公区的方针…………………4
5.3生态办公区的目标…………………4
5.4生态办公区的组织机构和职责……………………4
5.5生态办公区的资源管理……………4
5.6生态办公区的运行控制……………5
5.7信息交流……………5
5.8生态办公区的自我评价……………5
5.9生态办公区的持续改进……………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态办公区的评价指标………6
参考文献…………………7
I
DB11/T246—2004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
京市海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良洛、星志国、汤万金、咸奎桐、谷艳君、张利华、赖东、常英实、王颖捷、
刘春生。
II
DB11/T246—2004
引言
生态办公区(EOD)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公区,已经在北京市进行了初步尝试与应用。为了引导、
推广、规范EOD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意识,推广平衡、有序、和谐的生态理念,实现资
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提出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办公区通则》。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生态办公区(EOD)的标准与理论研究报告》的主要
成果,完成了本标准的制定工作。本标准不但为生态办公区的科学管理、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南,也为生
态办公区的评价提供依据。
III
DB11/T246—2004
生态办公区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办公区的构成要素和生态办公区保障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为生态办公区的科学管理、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南。
本标准的附录A适用于生态办公区的评价。当附录A中的评价指标不能完全反应评价对象的特征
时,评价指标可适当增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T5700—19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1
生态办公区ecologicalofficedistrict(EOD)
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合理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利用高效,景观环境优美,结构功能完善,人
与自然和谐的办公区。
3.2
绿化覆盖率percentageofgreenerycoverage
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3.3
建筑容积率volumetricfractionofbuilding
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
3.4
建筑密度buildingdensity
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
4生态办公区构成要素
生态办公区的构成要素包括生态办公区环境、生态办公区资源利用和生态办公区环境管理3个一
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详见附录A)。评价指标应满足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
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T 11040-1996 电子玻璃高温粘度测试方法 1996-11-20
- DL/T 1006-2006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2006-09-14
- YS/T 535.2-2006 氟化钠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 硝酸钍容量法测定氟量 2006-07-27
- QJ 20065.4-2011 航天型号标准化文件编制要求 第4部分:大型试验标准化综合要求 2011-07-19
- JB/T 445-1992 上悬式离心机技术条件 1992-12-24
- HB 7617-1998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层板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1998-06-26
- HB 7030.10-1994 夹具通用元件定位夹紧件 加工管子用60°活顶尖 1994-10-31
- YB/T 5048-2006 拖拉机大梁用槽钢 2006-05-13
- HB 5219.9-1982 镁合金中铝量的测定 1982-09-22
- HDB/QB 103-2016 铁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