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434-2023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DB23/T 3434-2023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special planning of civil air defense construction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T 3434-2023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3-20
实施日期
2023-04-19
发布单位/组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20

CCSP18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XXXX—XXXX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送审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编制原则.........................................................................................................................................................2

5编制准备.........................................................................................................................................................2

6规划编制.........................................................................................................................................................2

7规划成果.........................................................................................................................................................7

8规划协调与衔接.............................................................................................................................................7

附录A(资料性)规划成果................................................................................................................................8

附录B(资料性)规划附表..............................................................................................................................11

参考文献.............................................................................................................................................................15

I

DB23/TXX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黑龙江省人防设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萌、王玉迪、李明、刘秀峰、吴涛、李铁东、崔宏江、杨再冉、吕晓冬、

唐跃宇、邹昊。

II

DB23/TXXXX—XXXX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的术语和定义、编制原则、基本要求、编制准备、

规划编制、规划成果及规划协调与衔接。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国家人防重点城市、省级人防重点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专项规

划的编制,县(市)级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08城市居住区人民防空工程规划规范

GB51143—2015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RFJ005—2011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要经济目标

指关系国计民生和支持战争的重要经济系统的资源和设施,包括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

枢纽、通信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

3.2

人防疏散设施

供战时人员疏散的设施,包括人防疏散场所和疏散通道。人防疏散场所包括疏散地域、疏散集结点、

疏散基地。

3.3

疏散地域

战时安排、配置疏散人员、物资和工业设施的区域,通常也称安置地域或接收地域。疏散地域的建

设原则上立足于依靠其已有设施,保障疏散人口的生存和生活,一般要求疏散地域道路交通方便,通信

设施齐全,水电供应充足,具有相应的指挥通信设施、配套设施和保障能力。

3.4

疏散集结点

用于疏散人员或物资进行临时集散或完成疏散准备的场所。通常选择在交通便利,且具有一定地幅、

一定的隐蔽疏散条件、一定临时保障能力的地域。

1

DB23/TXXXX—XXXX

4编制原则

4.1精准防护,突出重点

基于信息化战争精确打击的防护背景,按照城市防护与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并重的原则,突出重要经

济目标及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区、商业繁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毗连区的防护。

4.2体系防护,完善功能

以构建功能完善的城市人防综合防护体系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着力补强人防体系建设的短板。

4.3分区控制,分类引导

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思想,对各防护区采取适宜的规划指标控制和规划指引。

4.4平战结合,融合发展

按照人防建设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设指导,落实平战结合政策,充分发挥人防设施资源的

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编制准备

5.1资料收集

收集城市人防建设和人防设施的现状和规划基础资料,收集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

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5.2现状调研

调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情况,结合上版人防规划的实施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建设策

略,确定规划期内人防设施建设方向。

5.3资料分析

5.3.1空间一致性分析

空间一致性分析应对已建人防工程、人防警报、人防疏散设施等,与城市人口分布、重要经济目标

分布、重要区位分布等进行空间对比,分析人防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匹配度,确定人防建设发展方

向。

5.3.2指标符合性分析

指标符合性分析应对各类人防设施建设现状指标与上版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确定的各类指

标对比,分析规划实施的完整性。

6规划编制

6.1总体防护体系规划

6.1.1人防总体防护体系应明确市域总体防护策略与总体防护要求,提出市域城镇人防工程发展战略

与总体目标,划分城市总体防护结构与防护重点。

6.1.2城市人防工程发展战略与总体目标确定前应对市域内各城镇人防设施建设基础情况、城市建设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职能定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

DB23/TXXXX—XXXX

6.1.3城市防护区的划分应结合城市行政区划、功能组团、自然地理等因素综合确定,并按照国土空

间分区对人防工程规划进行分区控制。当防护区范围较大时,宜根据城市空间结构或功能组团,将防护

区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域划分为防护片区。

6.1.4城市防护重点的划定应结合城市性质与区位关系、城市战略定位与威胁环境分析、对战时城市

可能遭受打击的方向和强度进行科学研判的结果、毁伤后果确定。

6.2人防指挥通信规划

6.2.1规划应确定城市人防指挥体制构成,明确各级指挥机构职责与衔接关系,提出指挥机构常态化

建设要求。

6.2.2实战演训原则、实施对象、训练内容及训练计划应结合人防工作实际情况与需求。

6.2.3结合人防警报设施建设现状,提出人防警报设施规划总体要求,确定规划近期、远期警报规划

指标。

6.2.4各防护区警报设施规划应结合防护区内重点经济目标的分布状态、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及密度

等因素确定各类警报设施数量与覆盖范围;国家人防重点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警报音响应达到全覆盖,

非国家人防重点城市应不低于98%。中心城区范围以外的重要经济目标也应设置人防警报设施。

6.2.5警报覆盖半径宜按表1确定,实际覆盖半径应根据当地环境状况而定。

表1警报覆盖半径参考值

电声电声电动电动电动

警报器功率

(1kw)(2kw)(2.2kw)(4kw)(7.5kw)

覆盖半径600m800m500m600m800m

注:在环境噪声50db以下测试。

6.3人口疏散体系规划

6.3.1疏散原则与疏散对象的确定应根据城市防空袭方案计划的具体要求,结合城市人口分布特征确

定。

6.3.2人口疏散比例应根据信息化战争精确打击的毁伤影响与重要经济目标和重要区位的分布综合确

定。重要经济目标周边区域和重要区位的人口疏散比例应考虑空袭及次生灾害毁伤影响。

6.3.3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