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4/T 1059-2024 锂离子电池工厂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DB3204/T 1059-2024 Lithium-ion battery factory fire safety management regulations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04/T 1059-2024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3-29
实施日期
2024-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中创新航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20.01

CCSC80

3204

常州市地方标准

DB3204/T1059—2024

锂离子电池工厂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CodeoffiresafetymanagementforLithium-ionbatteryfactories

2024-03-29发布2024-05-01实施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4/T1059—202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消防安全责任........................................................................3

5.1通用要求........................................................................3

5.2工厂消防安全职责................................................................3

5.3人员消防安全职责................................................................4

6消防组织............................................................................4

6.1通用要求........................................................................4

6.2企业专职消防队..................................................................5

6.3微型消防站......................................................................5

7日常消防安全管理....................................................................5

7.1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5

7.2消防安全标识管理................................................................6

7.3用火用电安全管理................................................................6

7.4施工管理........................................................................7

7.5消防应急物资管理................................................................7

8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措施............................................................7

8.1通用要求........................................................................7

8.2生产过程消防安全措施............................................................8

8.3存储过程消防安全措施...........................................................10

8.4测试过程消防安全措施...........................................................11

8.5研发实验室消防安全措施.........................................................12

9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12

9.1防火巡查检查...................................................................12

9.2火灾隐患整改...................................................................13

10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13

10.1灭火应急疏散预案..............................................................13

10.2应急演练......................................................................14

11消防档案..........................................................................14

附录A(规范性)锂离子电池工厂典型工序的火灾危险性类别...............................16

附录B(规范性)消防安全标识的型号、尺寸和设置要求...................................17

I

DB3204/T1059—2024

附录C(规范性)微型消防站火灾处理流程图.............................................23

附录D(规范性)微型消防站装备配备参考标准...........................................24

参考文献..............................................................................25

II

DB3204/T105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中创新航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立刚、曹勇兵、胡庚松、李向阳、魏冉冉、王钦仙、陈文杰、宋醒醒、赵斌、

杨吉、骆晓阳、黄平、徐淼、乔栋、蒋锦辉、朱志明、朱亚青。

III

DB3204/T1059—2024

锂离子电池工厂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工厂(以下简称“工厂”)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组织、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措施、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及消防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常州地区锂离子电池工厂的研发、生产和储存等环节的消防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6.14爆炸性环境第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

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5603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38315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1377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标准

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AQ427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XF1131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XF/T1245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DB32/T3293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和管理规范

DB32/T4337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验收规范

DB32/T4444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锂离子电池工厂lithium-ionbatteryfactory

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储存的工厂。

3.2

混料blend

把电池活性材料和辅料在溶剂中进行高度分散形成非牛顿型高黏度流体的过程。

3.3

注液fill

向电池中注入电解液的过程。

1

DB3204/T1059—2024

3.4

涂布coating

把浆料涂覆到集流体上,通过干燥去除溶剂的过程。

3.5

化成formation

对电池充放电的过程。

3.6

电解液electrolyte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是有机溶剂和电解质盐化合物的混合物,常见的有机溶剂是环状碳酸酯与链状

碳酸酯的混合物,电解质盐化合物包括六氟磷酸锂(LiPF)和四氟硼酸锂(LiBF)等。

3.7

₆₄

故障电池faultybattery

指电池电压超过3伏特,存在胀气、短路、破损、过充电安全缺陷的电池,不包括持续浸泡在水中

的电池。

3.8

电池包batterypack

由多个电池单体模块组合,并加入电气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壳体等成为的电池包产

品(下文简称PACK)。

3.9

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

一种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稍有气味,可燃,化学式为C5H9NO,闪点>80℃,在锂离子电池制造

过程中作为溶剂和清洗剂使用,下文简称NMP。

3.10

企业专职消防队enterprisefirebrigade

由一定规模的工厂建立、管理、使用,具有防火灭火技术装备、人员、处所,主要从事本单位防火

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也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它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任务的消防队。

3.11

志愿消防队volunteerfirebrigade

由工厂志愿人员组成,兼顾消防值班备勤,配备消防装备、通信器材,定期组织消防训练,能够迅

速集结、参加灭火救援的消防组织。

3.12

微型消防站mini-firestation

依托志愿消防队伍,有固定的用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主要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初起火

灾扑救等工作的消防组织。

3.13

消防救援设施firerescuefacilities

用于安全、有效展开消防救援的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或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救援口及消

防电梯等设施。

4基本规定

4.1工厂的消防安全管理应以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为目标,通过采取

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预防和控制火灾的能力。

2

DB3204/T1059—2024

4.2工厂应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自行开展或委托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

定期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并宜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产品和方法,保证建筑具

备消防安全条件。

4.3对于有两个及以上产权方和使用方的工厂,应通过书面形式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对涉及公

共消防安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及消防救援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并应符合XF/T1245的规

定。

4.4工厂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应当与其工艺和物质的危险特性相符合。其典型工序火灾危险性类

别应符合GB50016、GB51377和GB55037的要求,且不低于附录A文件的要求。

5消防安全责任

5.1通用要求

5.1.1工厂应加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全面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和各岗位

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建立消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

重预防工作机制。

5.1.2工厂应依法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确定后及时向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备案。在

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履行DB32/T4444的要求。

5.2工厂消防安全职责

5.2.1工厂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存在实际控制人的,承担同等法定

的消防安全责任。

5.2.2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由工厂高级管理人员、安全部门负责人担任,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

作。

5.2.3工厂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

的消防管理人员,至少应有1人及以上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

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他部门应当按照分工,

实施本部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2.4集团型企业应设置消防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具备隶属关系的需对下

属单位和经营主体消防安全工作实施指导监督、检查管理。

5.2.5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负责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及总结;

b)负责消防安全及紧急应变的统筹管理;

c)对公司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加强本文件8.1、8.2、8.3、8.4、8.5重点部

位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

d)负责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等管理工作;

e)负责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

f)负责与消防管理部门对接消防相关工作。

5.2.6其他部门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组织对本部门的消防责任区域进行消防安全自查与火灾隐患整改工作,严格落实本文件8.1、

8.2、8.3、8.4、8.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安全管控措施;

b)组织对新入职员工开展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c)定期开展消防巡查,确保各类消防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并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

3

DB3204/T1059—2024

d)及时上报需要维修(新增)的消防设施及器材;

e)发生火灾时,组织员工疏散,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5.3人员消防安全职责

5.3.1各岗位人员均应履行DB32/T4444的职责要求。

5.3.2消防安全责任人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掌握锂电池生产工艺的消防安全风险情况,定期组织研判本工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督促相

关部门、人员落实相关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b)针对本工厂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全要素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5.3.3消防安全管理人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组织开展锂电池生产工艺消防安全风险排查整改;

b)针对本工厂的实际情况制定全要素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至少每半年一次组织开展全要素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5.3.4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辅助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工厂生产工艺消防安全风险排查整改;

b)辅助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全要素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辅助开展全要素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5.3.5其他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组织员工开展本部门锂电池生产工艺过程消防安全风险辨识;

b)制定本部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5.3.6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了解锂电池生产工艺各环节消防安全风险;

b)熟悉和掌握锂电池生产工艺各环节消防安全风险处置策略和措施。

5.3.7员工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掌握本岗位生产工艺消防安全风险;

b)具备本岗位火灾事故处置的能力。

5.3.8防火巡查人员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巡查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是否存在火灾隐患;

b)巡查电解液存放是否按照规定存放,是否存在火灾风险;

c)巡查库房存储状态,是否存在火灾风险。

5.3.9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队员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掌握锂电池生产工艺消防安全风险及其相关处置措施;

b)定期针对锂电池生产工艺消防安全风险开展消防安全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

6消防组织

6.1通用要求

6.1.1工厂设置消防组织应结合区域规划、工厂火灾危险性、生产规模、固定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及邻

近消防协作条件等因素确定。

6.1.2工厂应根据规定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定期组织训练、演练,配备

消防器材装备,储备扑灭锂离子电池火灾的专用灭火药剂,建立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联勤联动机

4

DB3204/T1059—2024

制。

6.2企业专职消防队

6.2.1锂离子电池产能大于10GWh时,国家消防救援队或政府专职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内无法

到达的工厂,宜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

6.2.2企业专职消防队的选址、设施、建筑、车辆装备器材配备、人员配备等应符合DB32/T3293有

关要求。

6.3微型消防站

6.3.1未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工厂应当建立微型消防站,并符合以下要求:

a)微型消防站每班(组)灭火处置人员不应少于6人,且不得由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兼任;

b)微型消防站应设置值班备勤室、器材库等用房,可与消防控制室合并设置;有条件的,宜单

独设置。应设置统一的明显标志,张贴(悬挂)“××微型消防站”标牌,设置必要的办公

设施,满足值班需求,将组织架构、岗位人员联系方式、应急处置程序等张贴上墙;

c)微型消防站应设站长、副站长、消防员,配有消防车辆的微型消防站应有驾驶员。其中,站

长副站长应由具备消防安全管理经验和灭火经验的人员担任,消防员应年满18周岁,最高年

龄不宜超过55周岁;

d)应根据防火检查巡查、扑救初起火灾及开展宣传培训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通信、防护、宣

传等器材装备。宜采用专门用于锂离子电池火灾的新产品、新技术,如背负式特种药剂灭火

装置等灭火器材,鼓励采用更为先进、高效,具有降温、洗消、防护多功能的灭火设施;

e)消防器材装备应根据灭火救援需要,结合建筑分布、功能布局、室内外消火栓等情况,分区

域合理设置存放点,宜设置在电解液、电池成品仓库、定容化成车间等火灾高风险场所附近。

6.3.2微型消防站应当制定并落实岗位培训、队伍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联动、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

确保值守人员24h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出动准备。微型消防站应当组织开展日常业务训练,提高扑救初

起火灾的能力。训练内容应包括体能训练、灭火器材和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等。

6.3.3微型消防站的队员应当熟悉建筑基本情况、建筑消防设施设置情况、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熟

练掌握建筑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装备的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落实器材装备维护保养,参加日常防火巡

查和消防宣传教育。接到火警信息后,队员应当按照“3分钟到场”要求赶赴现场扑救初起火灾,组织

人员疏散,同时负责联络辖区消防救援机构,通报火灾和处置情况,做好到场接应,并协助开展灭火救

援。

7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7.1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

7.1.1工厂应当在主要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宣传栏、悬挂电子屏、张贴消防宣传挂图,以及举办

各类消防宣传活动等形式,对员工宣传防火、灭火、应急逃生等常识,重点提示场所火灾危险性、安全

疏散路线、灭火器材位置和使用方法。

7.1.2工厂应至少每年进行2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建筑整体情况、灭火和应急疏散

组织架构、工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

7.1.3员工应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上岗前消防培训应

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5

DB3204/T1059—2024

b)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

c)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d)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e)本岗位的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等;

f)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实操内容。

7.1.4工厂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企业专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消防控

制室的值班人员应每半年接受消防安全专项培训,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a)建筑基本情况,消防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灭火和应急救援设施设置位置;

b)工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等;

c)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场所的防火巡查、检查要点;

d)灭火救援、疏散引导及基本医疗救护技能。

7.2消防安全标识管理

7.2.1工厂应通过规范运用标志、标识、标牌等可视载体,实现消防安全管理各个环节可视化、规范

化。

7.2.2消防安全标识传达的信息应清晰、简洁,且应设置在明显部位。

7.2.3消防安全标识的制作、消防安全标识设置位置应符合GB13495和GB15630的相关规定。

7.2.4工厂消防安全标识一般分为三类,即提示性标识、禁止性标识和引导性标识,消防安全标识应

符合附录B的要求。

7.2.5提示性标识应按照以下要求设置:

a)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水泵接合器、消防控制室、消防

水泵房、配电房、消防电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及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

队等应设置显示设施、部位名称的标识;

b)灭火器、室内消火栓、防火卷帘、常闭式防火门、消防泵、备用发电机、室外消火栓、水泵

接合器、报警阀、消火栓和自动喷淋等消防设施器材应设置简易操作说明、维护保养责任人、

管道阀门的常开常闭状态等内容的标识;

c)化学品库、变配电室、化学实验室、存放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其他可燃物资的仓库明显位置

应制作储存物品标识牌,标识储存主要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和基本扑救方法。

7.2.6禁止性标识应按照以下要求设置:

a)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防火卷帘、消火栓、消防车道、登高作业场地、灭火救援

窗口等应设置禁止堵塞、占用、圈占和停放车辆等内容的标识;

b)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厂房、仓库、工段等部位及入口处应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等标志;

c)存放遇水燃烧、爆炸的物质或用水灭火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设置“禁止用水扑救”

标志。

7.2.7引导性标识应按照以下要求设置:

a)消防水池、市政消火栓、消防车回车场地、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点周

围应设置消防安全引导性标识;

b)引导性标识应通过柱式、地面箭头或满足视觉连续的间断布置等附着式方式,引导指向一定

距离以外的消防设施设置点。

7.3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7.3.1焊工、电工应持证上岗。电工应能正确区分消防配电和其他配电线路,熟练掌握消防电源正常

工作的操作和切断非消防电源的技能。

6

DB3204/T1059—2024

7.3.2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因维修、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焊、气焊、气割、

热熔等动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