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846-2021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DB34/T 3846-2021 Oil-bearing Krameria variety regional tes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846-202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1-25
实施日期
2021-02-25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皖西盐肤木研究所、皖西学院、六安市绿色发展研究会、六安市林业局、安徽省淮滨园艺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846—2021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regionaltestofoil-usedrhusChinennsisvarieties

2021-01-25发布2021-02-2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84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皖西盐肤木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皖西盐肤木研究所、皖西学院、六安市绿色发展研究会、六安市林业局、安徽省

淮滨园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存武、吕晓龙、戴军、王利来、张作仿、姚厚军、邹怀斌、董国庭。

I

DB34/T3846—2021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用盐肤木品种试验设计与方法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地选择、田间设

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73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象色谱分析

DB34/T2935盐肤木栽培技术规程

DB34/T1267造林技术规程

DB34/T3151-2018盐肤木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种cultivar

植物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自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群体。

3.2

对照品种controlcultivar

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参试品种作对比的品种。

3.3

区域试验regionaltest

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

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学

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

3.4

适应性分析adaptiveanalysis

通过生物的遗传组成赋予某种生物的生存潜力。在区域试验中品种与环境表现相适应的现象。通过

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表现判断品种适宜推广的区域。

4试验点

4.1试验点选择

1

DB34/T3846—2021

试验点应具有生态与生产代表性、良好的试验条件和技术力量,一般设在县级以上(含县级)林业

科研单位、林木原(良)种场、林场等。

4.2试验点数量

省级区域试验组试验点数目以4个~6个。

5区域试验

5.1试验品种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

按照原国家林业局《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2017年10月25日国家林业局第44号令)执行。

5.2对照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照品种应选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在相应生态类型区内当前生产上主栽品种。

5.3品种数量

区域试验以5个~8个品种为宜(包括对照品种)。

5.4苗木质量

试验品种、对照品种苗木应符合DB34/T3150-2018中的1级苗木标准。

5.5试验时间

区域试验需要连续进行3个结果期。

6试验田选择

试验田应选择有当地林地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形状相对规正、大小合适、

肥力均匀的地块。

7田间设计

7.1试验设计

区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以上重复,重复的次数原则上根据参试品种数确定,一般要

求误差自由度大于12。小区面积60m2~100m2,同一试验点小区面积应一致,试验在同一地块进行。

7.2小区形状与方位

小区长方形,长:宽=5:1,长边应与试验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平平行。

7.3保护行设置

区域试验田四周均应设置不少于2行保护行,栽植对应小区品种。

7.4作业道设置

区组间、小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操作道,宽度150cm~200cm。

2

DB34/T3846—2021

8栽培管理

8.1原则

同一组试验栽培管理措施应一致,如遇特殊情况,在还没有达到试验报废的程度时,必须严格遵循

局部控制的原则,同一区组内应一致。栽培技术按DB34/T2935、DB34/T1267、DB34/T3150标准执行。

8.2试验地准备

圃地、试验地,应精耕平整,施用腐熟有机肥。

8.3苗木选择

苗木应选择苗龄两年及以上的优质苗木。

8.4栽植

株行距150cm×200cm,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苗龄,同期栽植。栽植后及时查苗补缺。

8.5田间管理

按照DB34/T2935的规定执行。

9观察记载

观察记载试验概况、试验结果、品种初步评价等,参见附录A。

10试验总结

10.1参试单位年度总结

10.1.1试验概况

概述试验目的、参试品种、试验点、田间设计、栽培管理、气候特点、抗性鉴定以及数据质量控制

等基本情况。列表说明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单位等和试验点的地理分布、栽植期等信息。

10.1.2报告内容

10.1.2.1丰产性

计算分析品种果实产量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并列出数据表。

10.1.2.2全生长期

计算分析品种全生长期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性,并列出数据表。

10.1.2.3主要性状

计算分析品种主要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并列出数据表。

10.1.2.4抗性

3

DB34/T3846—2021

记录各品种抗逆性、病害及虫害田间发生情况,抗逆性进行描述性记载,抗病害及虫害分无、轻、

中、重4级记载,并列出数据表。

10.1.2.5综合评价

分析品种在该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主要性状、抗逆性、品质表现等做出综综合评价,并说明其主

要优缺点。参见附录B。

10.2主持单位年度总结

10.2.1描述性总结

将参试单位试验概况、参试品种生育期、主要性状情况进行汇总。

10.2.2果实的油质指标检测

方法与标准按GB/T17377执行。

10.2.3将多年度、多点产量试验结果进行联合方差分析以及适应性分析

参见附录C。

4

DB34/T3846—2021

A

A

附录A

(资料性)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

A.1试验概况

A.1.1试验田土壤状况

A.1.1.1土壤质地

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A.1.1.2土壤肥力

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A.1.2苗圃

A.1.2.1育苗

插穗类型:根系、枝条或萌发苗,扦插方式有裸地扦插和保护地扦插。

A.1.2.2施肥

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A.1.2.3田间管理

除草、病虫防治等日期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A.1.3试验田

A.1.3.1前作

作物名称及种植方式等。

A.1.3.2耕整情况

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耕整状况。

A.1.3.3试验设计

设计方法及重复次数。

A.1.3.4小区面积

实栽面积,以平方米表示,保留1位小数。

A.1.3.5行株距

以厘米表示。

A.1.3.6小区行数

实栽行数。

A.1.3.7小区株数

5

DB34/T3846—2021

实栽株数。

A.1.3.8保护行设置

品种及行数。

A.1.3.9基肥

肥料名称及数量。

A.1.3.10追肥

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A.1.3.11病、虫等防治

日期、农药名称与浓度(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A.1.3.12其它田间管理

除草、中耕等措施及日期。

A.1.4气象条件

试验期间气候概况及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A.1.5特殊情况说明

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

用。

A.2试验结果

A.2.1生育期

A.2.1.1栽植期

实际栽植日期,以月/日表示。

A.2.1.2始穗期

10%果穗露出枝头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A.2.1.3开花期

10%果穗见花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A.2.1.4成熟期

90%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A.2.1.5全生长期

萌芽至果实成熟之日的天数。

A.2.2主要性状

A.2.2.1密度

6

DB34/T3846—2021

株/hm2。

A.2.2.2基径粗增长速度

区域试验移栽成活后在第Ⅰ、Ⅲ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二纵行第3株起连续调查5株(定点),10

天测定一次,两个重复平均。停止生长后各品种各重复均测定取值。以mm/日表示。

A.2.2.3株高生长速度

用A.2.2.2相同的样株和同日测定。以mm/日表示。

A.2.2.4群体整齐度

根据长势、长相情况目测,分整齐、中等、不齐3级。

A.2.2.5长势

生长中期目测,分繁茂、中等、差3级。

A.2.2.6叶色

生长中期目测,分浓绿、绿、淡绿3级。

A.2.2.7叶姿

生长中期目测,分挺直、中等、披垂3级。

A.2.2.8穗型

分紧密、中等、松散3类。

A.2.2.9果实颜色

分绿褐、黄褐、红褐3类。

A.2.2.10落粒性

成熟期用手轻捻果穗,视脱粒难易程度分难、中、易3级。难:不掉粒或极少掉粒;中:部分掉粒;

易:掉粒多或有一定的田间落粒。

A.2.2.11株穗数

用A.2.2.2相同的样株,收获前1天~2天,每品种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株,数每株果穗数。另每株取

一穗(共5穗)作为室内考查穗部性状的样本。

A.2.2.12穗长

小穗分枝至穗顶的长度,取5穗的平均数,保留1位小数。

A.2.2.13每穗实粒数

5穗总粒数/5穗,保留1位小数。

A.2.2.14千粒重

7

DB34/T3846—2021

在考种后晒干的实粒中,每品种各随机取两个1000粒分别称重,其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取两

个重复的平均值,以克表示,保留1位小数。

A.2.3抗病虫性

记录各品种病害及虫害田间发生情况,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

A.2.4果实产量

A.2.4.1产量测定

分区(或10株)单收、晒干、扬净、称重后,测定含水量,并按12.5%的标准含水量折算小区产量,

以千克表示,保留2位小数。按品种折算每公顷产量,以千克每公顷表示,保留1位小数。

A.2.4.2产量分析

计算各试验品种比对照品种的增产百分率。并作方差分析,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比较品种

间的差异显著性。

A.2.5品质

对品种果穗的油质指标进行检测,方法与标准由主持单位统一按GB/T17377执行。

A.3品种评价

根据品种在本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抗性、品质及其他主要性状的表现,对品种作出简要评价。

8

DB34/T3846—2021

B

B

附录B

(资料性)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点年度报告

B.1概述

本附录给出了《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年度报告》格式。

B.2报告格式

B.2.1封面

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点年度报告

年度)

试验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执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