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484-2017 紫孢侧耳代料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DB14/T 1484-2017 Gardenia-derived composting technology for pollution-free production of Pleurotus ostreatus with purple-spore cultivation method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T 1484-2017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2-10
实施日期
2018-02-10
发布单位/组织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山西省农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孢侧耳代料栽培无公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场所、生产原料、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紫孢侧耳代料栽培无公害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
起草人:
张利环、刘文艳、李园、贾彬良、张颖、赵慧婷、朱芷葳、王向英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20

B31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484—2017

紫孢侧耳代料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7-12-10发布2018-02-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4/T1484—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生产场所..........................................................................2

5生产原料..........................................................................2

6生产技术..........................................................................2

7病虫害防治........................................................................4

8生产档案..........................................................................4

I

DB14/T148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利环、刘文艳、李园、贾彬良、张颖、赵慧婷、朱芷葳、王向英。

II

DB14/T1484—2017

紫孢侧耳代料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孢侧耳代料栽培无公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场所、生产原料、生产技术、病虫

害防治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紫孢侧耳代料栽培无公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2798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2728

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紫孢侧耳

紫孢侧耳[Pleurotussapidus(Schulz.)Sacc.],又称美味侧耳、紫平菇。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担

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3.2

接种

菌种移植到培养基中的操作。

3.3

日光温室

1

DB14/T1484—2017

由采光、保温、墙体、骨架等结构组成的,以塑料膜、草帘子或保温被为保温材料,东西向延长,

在寒冷的季节主要依靠其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生产的设施。

3.4

塑料拱棚

采用塑料膜(厚度0.08cm~0.10cm)覆盖的拱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等制成。

3.5

养菌

采菇后调控环境条件,使其利于菌丝调整生理代谢、吸收和积累养分、继续生长,以利下潮菇的发

生。

4生产场所

4.1选址

生产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2798的规定。

4.2菇棚

紫孢侧耳以室内栽培为主,菇棚有日光温室和塑料拱棚。菇棚使用前要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

平整地面,通风日晒后进行灭虫和消毒。

5生产原料

5.1主料

栽培紫孢侧耳的主要原料是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

5.2辅料

辅料包括麦麸、米糠、玉米粉、石膏和石灰等。

5.3原料安全要求

原料要新鲜、干燥、无霉、无异味,应符合NY5099的规定。

6生产技术

6.1生产季节

紫孢侧耳为低温型侧耳品种。每年春秋两季栽培为宜,春季安排在1~3月份接种出菇袋,3~5月份

出菇;秋季安排在8月下旬~10月份接种出菇袋,9月份后出菇。可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合理安排

生产季节。

6.2培养料配方

2

DB14/T1484—2017

培养料配方含水量为60%~65%,拌料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培养料主要有以下几种配方:

a)棉籽壳85%,米糠10%,石灰2%,磷肥1%,石膏1%,蔗糖1%;

b)玉米芯65%,棉籽壳20%,麦麸或米糠12%,磷肥1%,石灰1%,石膏1%;

c)阔叶树木屑75%,麸皮或米糠20%,石灰2%,玉米粉2%,石膏粉1%。

6.3培养料处理

6.3.1预湿

配方栽培时任选一种,然后将选用配方中的玉米芯、木屑、棉籽壳等主料预湿4h~8h。

6.3.2拌料

按照配方将主料和辅料搅拌均匀,最终含水量控制在60%~65%,装袋前培养料酸碱度调至pH7.0~

8.0。

6.3.3装袋

将培养料与水充分拌匀后,装入塑料袋内,装料要松紧适宜。料袋采用耐高温低压聚乙烯和聚丙烯

塑料膜制成的优质塑料袋,规格为(20~22)cm×(45~48)cm,袋厚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