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358-2022 方舱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DB22/T 3358-2022 Hospital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temporary facilities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3358-2022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4-28
实施日期
2022-04-28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358—2022

方舱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Medicalmanagementspecificationsofmakeshifthospitals

2022-04-28发布2022-04-28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35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殷艳玲、张捷、孟广平、张基昌、张思瑾、孙宇佳、白一秀、吴淑华、范舒雅、

许崴崴。

I

DB22/T3358—2022

方舱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方舱医院的组织管理、医疗管理、感染防控管理和运行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方舱医院的医疗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方舱医院makeshifthospital

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医疗及技术保障功能的方舱组合而成,主要用于集中收治轻型确诊患者或无症状

感染者的医疗场所。

4组织管理

4.1组织架构

4.1.1方舱医院应成立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综合组、感控组、医

疗组、护理组、保障组。方舱医院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织架构见图1。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a)综合组:负责运行方案制定、流程确定、总体分工和协调、各类信息的收集、公示和上报、患

者转运对接与协调、行政人员排班及运行问题的及时协调处理;

b)感控组:在联合感控巡查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下设制度流程制定与培训组、监测采样组、流

调组、感控督导组。负责统筹方舱医院运行期间感染预防与控制全面工作;

c)医疗组:含医疗组和专家巡诊组。医疗组负责制定医疗方案、相关核心制度及流程、医务人员

信息汇总、排班及管理等;专家巡诊组负责医疗巡查、会诊和指导,对患者转院的判定、高危

和特殊人群的筛查及治疗给予指导性意见;专家组成员中应有心理学专家,定期对患者及工作

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1

DB22/T3358—2022

d)护理组: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用药治疗、急救护理、康复护理及健康宣教;建立由护士主导,

医、护、患协同的临时党支部,塑造“党建一体,自管互助”的管理模式,让患者参与力所能

及的活动中,医患同心,共抗疫情;

e)保障组:为全力保障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工作的常态化运行。可在保障组内下设信息系统维护专

班、清洁物资转运专班、医疗废物转运专班、环境清洁消杀专班、后勤维修专班、保安专班,

各专班应在感控组的监督指导下开展工作。

方舱医院医疗救治领导小组

综感医护保

合控疗理障

组组组组组

图1方舱医院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图

4.1.2方舱医院应完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设立联合感控巡查组,组长应由方舱医院院长担任,组员

为医疗救治领导小组下设的各组组长,全面负责感控风险排查及问题整改落实。感控组下设制度流程制

定与培训组、监测采样组、流调组、感控督导组,感控督导组下设舱内感控督导员、舱内感控巡查员及

驻地感控督导员,负责方舱医院运行期间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感染防控组织架构见图2。

联合感控巡查组

感控组

流调组感控督导组

制度流程制定监测采样组

与培训组

舱内感控督导员舱内感控巡查员驻地感控督导员

图2感染防控组织架构图

2

DB22/T3358—2022

4.2人员配置

4.2.1方舱医院要按照床护比1:0.2、医护比1:5配备医护人员,依据感染防控组织架构配齐配足感

控人员,感控专职人员数量不足时可抽调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至感控队伍,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每

4小时~6小时为1班次。

4.2.2根据方舱医院规模及床位数量配备一支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保洁、消杀、清洁物资转运、医废

转运、后勤维修、治安保卫等运行服务保障团队,并配备驻舱公安干警和消防队员。

4.3人员要求

4.3.1医疗队员选拔

应符合以下全部条件:

a)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强,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b)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优先选拔完成3次疫苗接种的队员;

c)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d)孕检结果为阴性。

4.3.2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医疗队员、保障人员以及其他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其他

相关人员。应做到:

a)遵守方舱医院各项制度要求;

b)服从总体指挥、分工明确、主动作为、相互支持;

c)实行闭环管理;

d)不得擅离岗位;

e)每日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等新冠疑似症状时应及时上报,不得带病上岗;

f)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

g)遵守信息保密制度,不得随意泄露不当信息。

4.3.3工作人员培训

4.3.3.1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均应经过专业培训及严格的感控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入舱工作。

4.3.3.2首次上岗应由有经验的人员带教。

4.3.3.3加强对保安、保洁、维修等工勤人员个人防护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在其工作中监督指导落实情

况。

4.3.3.4应持续强化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操作熟练。

4.3.4工作人员防护

4.3.4.1清洁区工作人员采用一级防护。所有进入方舱内工作人员均应按二级防护标准正确穿戴防护

用品。

4.3.4.2从事气管插管、气切、血滤、ECMO、协助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等操作时,除二级防护外,应

做好额外防护,建议使用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

4.3.4.3隔离病区工作人员不建议使用挂耳式医用防护口罩,每次进入隔离病区前,要进行医用防护

口罩适合性及密合性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

3

DB22/T3358—2022

5医疗管理

5.1医疗设备配置

5.1.1方舱医院应配备常用药品,以及能够满足诊疗需要的常规设备设施,有条件的方舱医院可以配

备便携式超声、移动CT等设备。

5.1.2大型平层方舱应设置6张~8张床位的急救区域,多层方舱应每层设置2张急救床位,并配齐

急救设备设施、急救药品、物品等。

5.1.3有条件收治孕产妇的方舱,应设置独立的孕产妇专属区域,并配备便携式超声及胎心监护仪等

设备。

5.2患者收治

5.2.1患者收治条件

应符合以下全部条件:

a)一般状况良好,神志清晰,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b)原则上有自主生活能力,年龄<60周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放宽;

c)不合并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其他系统基础疾病;

d)非孕产状态或分娩后超过1周且恢复良好,在救治条件完善的方舱可收治妊娠28周以内无合

并症的孕妇;

e)无精神类疾病史;

f)静息状态指氧饱和度(Sa02)>93%,呼吸频率≤24次/分;

g)无其他传染性疾病史。

5.2.2患者入院流程

5.2.2.1接到患者入院通知,提前做好收治准备。

5.2.2.2医务人员在患者入口处对收治患者进行初步预检分诊。对符合收治标准的患者,指引其入住

方舱;对于不符合收治标准的患者,如患者病情较重,应遵循先收再转的原则。

5.2.2.3根据患者查对制度,对患者进行身份核查。

5.2.2.4登记患者入院信息,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手机号码、

确诊日期及地址等。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如扫码填写信息小程序进行登记。

5.2.2.5引导患者至病床,为患者测量体温、血压、指脉氧等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记录。

5.3患者管理及教育

5.3.1做好住院患者宣教工作,普及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知识。

5.3.2指导患者自觉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呼吸道暴露行为,正确实施手卫生。

5.3.3指导患者错时用餐,打水、洗漱、如厕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5.3.4患者实行封闭管理,不擅自更换床位,禁止舱内吸烟。

5.3.5鼓励患者共同保持环境整洁安静,非必要不在舱内流动,不聚集。妥善保管个人贵重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