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61-2022 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防范规范

DB5117/T 61-2022 Telecommunications Internet unit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pecification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17/T 61-2022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5-19
实施日期
2022-05-25
发布单位/组织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达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防范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重点分目标及其重要部位,管理 要求,设计和施工要求,评审、检验、验收和运行维护要求,监督和检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规划设计和防范管理,已建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防范 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达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 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中电科电科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 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中国联合网 络通信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北京至简墨奇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太极计算 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易简云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 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易利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李森、叶春林、郭家彬、邓刚、彭维、曾亢、韩湘生、唐远清、毕严先、张瑞、 吉祥、高启龙、任忠刚、陶建、赵胜、杨萌、郭庆浪、刘文辛、赵洲、何清、刘洋、黄军勇、杨保国、 曹晔。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CCSA90

5117

四川省(达州市)地方标准

DB5117/T61—2022

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防范规范

Specificationforanti-terrorismprecautionattelecomInternetunits

2022-05-19发布2022-05-25实施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17/T61—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缩略语.............................................................................2

5重点分目标及其重要部位.............................................................3

6管理要求...........................................................................3

7设计和施工要求.....................................................................5

8评审、检验、验收和运行维护要求....................................................14

9监督和检查........................................................................14

附录A(资料性)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防范工作检查实施................................15

参考文献.............................................................................19

I

DB5117/T6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与《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规范》、《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规范》等系列标准共同构成达州市

反恐怖防范标准体系。本文件是电信互联网单位的反恐怖防范特殊要求,与《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规范》

配套使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达州市公安局提出。

本文件由达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达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

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中电科电科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

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中国联合网

络通信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北京至简墨奇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太极计算

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易简云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

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易利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森、叶春林、郭家彬、邓刚、彭维、曾亢、韩湘生、唐远清、毕严先、张瑞、

吉祥、高启龙、任忠刚、陶建、赵胜、杨萌、郭庆浪、刘文辛、赵洲、何清、刘洋、黄军勇、杨保国、

曹晔。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5117/T61—2022

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防范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防范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重点分目标及其重要部位,管理

要求,设计和施工要求,评审、检验、验收和运行维护要求,监督和检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规划设计和防范管理,已建电信互联网单位反恐怖防范

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12663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控制指示设备

GB1679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2581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T36546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告警装置技术要求

GB/T3707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37300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GB/T3978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52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6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594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1

DB5117/T61—2022

GA/T1132车辆出入口电动栏杆机技术要求

YD/T1666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

YD/T1806基于IP的远程视频监控设备技术要求

YD/T2883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DB5117/T56-2022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B5117/T56-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信teIecommunication

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它

形式信息的活动。

3.2

互联网Internet

泛指广域网、局域网及终端(包括计算机、手机等)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接入设备等基于一

定的通信协议连接形成的,功能和逻辑上的大型网络。

3.3

电信互联网单位telecomInternetoperationsandmaintenanceunit

提供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或政务信息服务的运行维护主体单位。

3.4

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分目标sub-targetofthekeypreventiontargetsforanti-terrorism

以企业或行业为整体确定的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中,遭受恐怖袭击可能性较大以及遭受恐怖袭击可

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设施及分支机构等,为该整体性反恐怖防

范重点目标的分目标,简称重点分目标。

3.5

电信互联网机房(楼)teIecomInternetmachineroom(buiIding)

为电信互联网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物或场所,简称机房(楼)。

3.6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ecenter

基于电信网和互联网,为集中式收集、存储、处理和发生数据的设施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网络条件,

系统维护及相关服务的场所及配套设施,简称数据中心。

4缩略语

2

DB5117/T61—2022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RP: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

FHD:全高清(FullHighDefinition)

MAC: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AccessControl)

SVAC: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SurveillanceVideoandAudioCoding)

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

5重点分目标及其重要部位

5.1确定原则

重点分目标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确定,报同级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反恐办)备案。重点目标

责任主体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

分目标的重要部位。

5.2重点分目标

反恐怖防范重点分目标主要有:提供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或政务信息服务的机楼、电信机房、

数据中心,包含为上述提供支撑的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网络管理监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等。

5.3重要部位

反恐怖防范重点分目标的重要部位主要有:机房、主要出入口、周界、门卫室、保安装备存放室、

储油库、配电房、空调主机室、网络管理监控室、安防监控室、消防监控室等。

6管理要求

6.1人防

6.1.1配置原则

人防设置应符合DB5117/T56-2022中7.1.1的要求。

6.1.2人防组织

6.1.2.1应符合DB5117/T56-2022中7.1.2的要求。

6.1.2.2电信互联网单位应设置或确定承担与反恐怖防范任务相适应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机构,明确第

一责任人和责任部门,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反恐怖防范的具体工作。

6.1.2.3电信互联网单位应明确反恐怖防范重要岗位,重要岗位人员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监控人员、

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安防监控人员、技防系统管理人员、电力维护人员、消防值守人员。

6.1.3人防配置

人防配置应符合表1的要求。

3

DB5117/T61—2022

表1人防配置表

序号项目配设要求设置要求

1工作机构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应设

2责任领导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应设

3责任部门安保部门兼任或独立应设

4联络员指定联络员1名应设

5技防岗位重要技防系统设施管理维护应设

6固定岗位机楼出入口、网络管理监控室、安防监控室应设

机房、周界、储油库、配电房、空调主机室、网络管理

7安保巡查岗位应设

监控室、安防监控室等重要部位

力量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8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监控应设

岗位

9机动岗位备勤、周界应设

6.1.4人防管理

6.1.4.1电信互联网单位应建立与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及行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联系,

定期报告反恐怖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发现可疑人员、物品、信息安全隐患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

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公安机关,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和相关信息记录。

6.1.4.2电信互联网单位应加强人防管理:

a)电信互联网单位负责领导、责任部门负责人应签订反恐怖防范目标责任书,重要岗位的从业

人员应签订相应的反恐怖防范承诺书和工作保密承诺书;

b)对重要岗位人员开展背景审查,建立人员档案并备案,确保用人安全;

c)加强反恐怖防范教育宣传,开展应急技能训练和应急处突演练,提升人防技能;

d)加强检查督导,开展制度体系实施与改进,提高人防效率;

e)每2h对机房、周界、储油库、配电房、空调主机室、网络管理监控室、安防监控室等重要

部位巡查不少于1次;

f)加强门卫与寄递物品管理、开展巡查与安检、技防系统的值守监看和运维,确保人防职责落

实;

g)应确保外部人员访问重点分目标前得到授权和审批,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和监督,限制和

监控其活动范围,并登记在案和电子记录双重备案管理。

6.1.4.3电信互联网单位应指定专职联络员,联络员应确保24h通信畅通。联络员的配置和变更,应

及时向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和公安机关备案。

6.1.5安保力量要求

6.1.5.1安保力量应符合DB5117/T56-2022中7.1.5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反恐怖防范专(兼)职工作人员应熟悉机楼、电信机房、数据中心等重点分目标和重要部位

的地理环境及主要设施布局,熟悉消防通道和各类疏散途径;

b)具有应对相关涉恐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协助、配合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和行

业指导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c)安保力量包括保安人员、巡查人员、机动人员、管理监控人员、电力维护人员、消防值守人

员等;

4

DB5117/T61—2022

d)电信互联网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结合目标规模、人员数量、重点分目标和重要部位分布等

反恐怖防范工作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安保力量,明确常态安保力量人数。

6.1.5.2常态安保力量配备原则如下:

a)机楼出入口、网络管理监控室、安防监控室在岗安保力量不小于1人;

b)网络安全管理在岗力量不少于1人;

c)巡查岗位安保力量每组每班不少于2人;

d)固定岗位、机动岗位安保力量可采用专(兼)职结合方式。

6.2制度防

6.2.1一般要求

制度防应符合DB5117/56-2022中7.5.1要求。

6.2.2制度防组成

制度防组成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等标准化文件。

6.2.3管理标准

6.2.3.1制定重点分目标管理制度,制定反恐怖防范领导小组管理制度,明确层级管理的联动要求。

6.2.3.2制定反恐怖袭击专项应急预案、反恐通信保障专项预案、通信网络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信

息安全保护管理制度。

6.2.3.3制定反恐怖防范责任承诺制度,明确反恐怖防范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的签订要求。

6.2.3.4应对反恐怖防范管理活动中的主要管理内容建立反恐怖防范管理制度,应形成由安全策略、

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记录表单等构成的全面的反恐怖防范管理制度体系。

6.2.3.5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反恐怖防范管理制度的制定,反恐怖防范管理制度应通

过正式、有效的方式发布,并进行版本控制。

6.2.4工作标准

6.2.4.1制定电信互联网单位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的正(副)职、联络员的职责和权限。

6.2.4.2在安保、网络管理监控、网络安全管理、安防监控、技防系统管理、巡查岗位、机动岗位、

电力、消防等工作岗位的标准中,要明确人员的配置标准、资质条件、操作规范和权限等,细化每个岗

位工作细节及与其他岗位人员协调、配合、交接的操作流程。

6.2.4.3制定详细的考核条件和奖惩办法,明确检查考核部门和时间要求,明确考核程序和考核办法,

应有考核记录。

6.2.5技术标准

6.2.5.1配备反恐怖防范工作中所涉及到物防、技防等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6.2.5.2对尚未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技术事项,应制定相应的内控管理标准化文件。

7设计和施工要求

7.1物防

5

DB5117/T61—2022

7.1.1配置原则

7.1.1.1应纳入建设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并应与新建或改建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7.1.1.2使用的设备和设施应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7.1.2物防组成

物防包括实体防护设施、个人应急防护装备、公共应急防护装备及设施、行包寄存设施等。

7.1.3物防配置

物防配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物防配置表

序号项目安放区域或位置设置要求

机楼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或所在院落与外界相通

1机动车阻挡装置应设

的出入口

机楼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或所在院落与外界相通

2人车分离通道应设

的出入口

防盗安全门、金属防护门、防火安机房、网络管理监控室、安防监控室、储油库、配

3应设

实体防护全门或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电房、空调主机室等重要部位出入口

设施

4围墙或栅栏机楼周界应设

5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一、二楼无人值守的机房窗户应设

棚栏

6网络管理监控室、安防监控室应设

7防盗保险柜、防盗保险箱财务室应役

8对讲机、强光手电、防护棍棒保安员、安防监控室、门卫室、消防监控室应设

9毛巾、口罩、防护面罩各工作区域应设

个人应急

10防护装备防暴盾牌、钢叉安防监控室或保安装备存放室、门卫室应设

防暴头盔、防割(防刺)手套、防

11安防监控室或保安装备存放室应设

刺服

12防爆毯(含防爆围栏)安防监控室或保安装备存放室应设

公共应急

13防护装备应急报警器安防监控室或门卫室应设

及设施

14灭火器材各工作区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