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60-2022 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规范

DB5117/T 60-2022 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 Institution Anti-terrorism Precautions Specification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17/T 60-2022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5-19
实施日期
2022-05-25
发布单位/组织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达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的术语和定义,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管理要求,设计和施 工要求,评审、检验、验收和运行维护要求,监督和检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规划设计和防范管理,已建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可参 照本文件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达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达州市广电公共服务 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中电科电科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 新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中国联合 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北京至简墨奇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太极计 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易简云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 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易利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李森、叶春林、郭家彬、邓刚、彭维、曾亢、杨政、毕严先、张瑞、吉祥、高 启龙、任忠刚、陶建、赵胜、杨萌、郭庆浪、刘文辛、赵洲、何清、刘洋、黄军勇、杨保国、曹晔。
出版信息: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CCSA90

5117

四川省(达州市)地方标准

DB5117/T60—2022

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规范

Specificationforanti-terrorismprecautionatradioandtelevisionmediainstitutions

2022-05-19发布2022-05-25实施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17/T60—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3

5管理要求...........................................................................3

6设计和施工要求.....................................................................5

7评审、检验、验收和运行维护要求....................................................17

8监督和检查........................................................................17

附录A(资料性)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工作检查实施..................................19

参考文献.............................................................................23

I

DB5117/T6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与《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规范》、《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规范》等系列标准共同构成达州市

反恐怖防范标准体系。本文件是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特殊要求,与《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规范》配

套使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达州市公安局提出。

本文件由达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达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达州市广电公共服务

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中电科电科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

新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中国联合

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北京至简墨奇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太极计

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易简云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

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易利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森、叶春林、郭家彬、邓刚、彭维、曾亢、杨政、毕严先、张瑞、吉祥、高

启龙、任忠刚、陶建、赵胜、杨萌、郭庆浪、刘文辛、赵洲、何清、刘洋、黄军勇、杨保国、曹晔。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5117/T60—2022

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的术语和定义,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管理要求,设计和施

工要求,评审、检验、验收和运行维护要求,监督和检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规划设计和防范管理,已建广电传媒机构反恐怖防范可参

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0409-2019防盗保险柜(箱)

GB12663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控制指示设备

GB12899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

GB15210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规范

GB17565-2007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0147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T32581-2016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T3707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37300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GB/T3978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GB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52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586-2020广播电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防范要求

1

DB5117/T60—2022

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751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

GA/T1093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GA/T1132车辆出入口电动栏杆机技术要求

GA/T1211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1260人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闸通用技术条件

GA/T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

GD/J037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D/J038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DB5117/T56-2022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B5117/T56-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广电传媒机构radioandtelevisionmediainstitution

向用户传输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3.2

地球站earthstation

位于地球表面或地球大气层主要部分内部的台站,用来与一个或多个空间站进行通信,或者借空间

一个或多个反射卫星或其他物体与一个或多个同类型台站进行通信。

[来源:GB/T7400-2011,定义3.177]

3.3

演播室studio

为电视或声音节目制作而特别设计的房间或区域,可分为室内、室外,包含演播室本身、技术区、

制作区以及相关的设备和设施。

[来源:GB/T7400-2011,定义3.1165]

3.4

直播区directbroadcastarea

声音和(或)图像节目不经预先录制而直接播出的区域。

[来源:GB/T7400-2011,定义3.1350,有修改]

3.5

广播电视发射台broadcastingtransmittingstation

2

DB5117/T60—2022

用无线电发射设备将声音和(或)图像节目播送出去的场所,其中装有一部或若干部发射机及其附

属设备和天线。

[来源:GB/T7400-2011,定义3.412]

3.6

分前端hubheadend

向下传输来自主前端的广播信号、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同时接收来自服务区内所有用户上行信号

的前端。

[来源:GB/T7400-2011,定义3.319,有修改]

3.7

播控中心mastercontrolcenter

主要用来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信号进行分配、切换、混合、播出和监测等的场所。

[来源:GB/T7400-2011,定义3.626,有修改]

4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

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主要包括:演播室、直播区、播控中心、信息中心、广播电视发射台、微波站、

地球站、卫星接收天线场区、分前端机房、配电房、安防监控中心、主要出入口、档案室、发电房、停

车场等。

5管理要求

5.1人防

5.1.1设置原则

应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地理面积、建筑结构、员工人数、建筑分布、重要部位等反恐怖防范工作实

际需要,配备足够的安保力量,明确常态安保力量人数。

注:广电传媒机构的安保力量包括保安员、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等。

5.1.2人防组织

5.1.2.1应设置或确定承担与反恐怖防范任务相适应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第一责

任人,指定专职联络员,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反恐怖防范的具体工作。

5.1.2.2应明确反恐怖防范重要岗位。重要岗位包括:反恐怖防范工作主管领导岗,演播室、直播区、

播控中心、信息中心、广播电视发射台、微波站、地球站、卫星接收天线场区、分前端机房、配电房、

安防监控中心、档案室、发电房等工作岗,反恐工作联络岗,安保岗。

5.1.3人防配置

5.1.3.1反恐怖防范的人防配置应符合表1要求。

3

DB5117/T60—2022

表1人防配置表

序号项目配设要求设置要求

1工作机构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应设

2责任领导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应设

3责任部门安保部门兼任或独立设置应设

4联络员指定联络员1名应设

5技防岗位重要技防系统设施应设

直播区、演播室、播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信息中心、

6固定岗位广播电视发射台、微波站、地球站、主要出入口、停车应设

安保

卫星接收天线场区、分前端机房、配电房、发电房、档

7力量巡查岗位应设

案室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8网络安全维护应设

岗位

9机动岗位备勤、周界应设

5.1.3.2安保力量配备原则如下:

a)直播区、播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主要出入口在岗安保力量不得少于2人;

b)广播电视发射台、微波站、停车场在岗安保力量不得少于1人;

c)有群众参与演播活动的场所在岗安保力量不得少于群众入场数的1%;

d)巡查岗位安保力量每班不得少于2人;

e)每2h对地球站、卫星接收天线场区、档案室、配电房、发电房等部位巡查不得少于1次;

f)每周对分前端机房巡查不得少于1次;

g)固定岗位安保力量可采用专(兼)职结合方式。

5.1.4人防管理

5.1.4.1应建立与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定期报告反恐怖

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互通信息、完善措施。发现可疑人员、违禁和管制物品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发

现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公安机关,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5.1.4.2应加强人防管理:

a)应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

b)加强应急技能训练和应急处突演练,提升人防技能;

c)加强重要岗位人员背景审查,建立人员档案,并向公安机关备案,确保用人安全;

d)加强安保巡查与安检、技防系统的值守监看和运维,确保人防职责落实;

e)加强检查督导,开展制度体系实施与改进,提高人防效率;

f)广电传媒机构负责领导、责任部门负责人应签订反恐怖防范目标责任书。

5.1.4.3应指定专职联络员,联络员应确保24h通信畅通。联络员的配置和变更,应及时向行业主管

部门、属地的公安机关和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备案。

5.1.5安保力量要求

反恐怖安保力量应符合DB5117/T56-2022中7.1.5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4

DB5117/T60—2022

a)反恐怖防范专(兼)职工作人员应熟悉单位重要部位的地理环境和主要设施布局,熟悉消防

通道和各类疏散途径;

b)积极应对相关涉恐突发事件,协助、配合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及行业主管部

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2制度防

5.2.1一般要求

制度防应符合DB5117/T56-2022中7.5.1要求。

5.2.2制度防组成

制度防组成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等标准化文件。

5.2.3管理标准

5.2.3.1制定制播重点区域人员出入管理制度。

5.2.3.2制定安保人员管理制度。

5.2.3.3制定反恐怖防范责任承诺制度,明确反恐怖防范目标责任书和反恐怖防范承诺书的签订要求。

5.2.3.4应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约定合同履行期间双方的管理界限、管理责任、

联动机制和应急管理措施。

5.2.4工作标准

5.2.4.1制定播控中心等重要部位安保岗位工作标准,对安保人员配置标准、资质条件、权限、现场

操作规范,以及交接班方式等要求进行明确。

5.2.4.2制定播控中心工作人员等岗位工作标准,明确反恐怖防范工作责任、应急疏散过程中的工作

要求等。

5.2.5技术标准

5.2.5.1应符合反恐怖防范工作中所涉及到物防、技防等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5.2.5.2对尚未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技术事项,应制定相应的内控管理标准化文件。

6设计和施工要求

6.1物防

6.1.1配置原则

6.1.1.1应纳入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新建或改建项目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6.1.1.2使用的设备设施应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6.1.2物防组成

重点目标物防包括实体防护设施、个人应急防护装备、公共应急防护装备及设施等。

6.1.3物防配置

5

DB5117/T60—2022

反恐怖防范的物防配置应符合表2要求。

表2物防配置表

序号项目安放区域或位置设置要求

1机动车阻挡装置主要出入口应设

2防机动车冲撞或隔离设施主要出入口或停车场应设

直播区、演播室、播控中心、信息中心、安防监控中

实体防护防盗安全门、金属防护门或防尾

3心、广播电视发射台、微波站、地球站、分前端机房应设

设施随联动互锁安全门、卫星接收天线场区、配电房、发电房、档案室

4人车分离通道主要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应设

5隔离围墙或栅栏周界宜设

6对讲机、强光手电、防暴棍门卫室、安防监控中心应设

7毛巾、口罩各工作区域宜设

8个人应急防毒面罩或防烟面罩各工作区域应设

防护装备

9防暴盾牌、钢叉安防监控中心、门卫处、保安装备存放处应设

防暴头盔、防割(防刺)手套、

10安防监控中心、保安装备存放处应设

防刺服

11防爆毯或防爆(球)安防监控中心、保安装备存放处应设

公共应急

12防护装备应急警报器门卫室、安防监控中心应设

及设施

13灭火器材各工作区域应设

注:阻挡装置指出入口的杆或闸门,一般安装在机动车出入口,主要是对出入行为实施放行、拒绝、报警功能的设

施;防机动车冲撞或隔离设施指能够有效防范汽车冲撞等暴力侵害的硬质设施,如防冲金属柱、水泥柱(墩)、

翻板式路障机等高强度防汽车冲撞功能的设备。

6.1.4物防要求

6.1.4.1物防设备设施要求

6.1.4.1.1一般要求

物防设施应符合DB5117/T56-2022中7.2.4.1的规定。

6.1.4.1.2实体防护设施

实体防护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a)防暴阻车路障至少应符合GA/T1343-2016中B2级的要求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且常态处

于升起状态;

b)防火防盗安全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17565的规定,防火防盗安全门的防护能力应不低于GB

17565-2007规定的丙级防盗安全级别,金属防护门的防护能力应不低于GB17565-2007规定

的丙级防盗安全级别;

c)实体围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砖混结构、钢栅栏等结构形式,高度不应低于2.2m;

6

DB5117/T60—2022

d)采用砖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墙厚不小于370mm,砖混结构围墙的强度应符合相应的国家

现行工程建设标准;

e)采用钢栅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采用单根直径不小于20mm,壁厚不小于2mm的钢管(或单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

棒,单根截面不小于8mm×20mm的钢板)组合制作;

2)防护栏与防护栏间距应不大于100mm×250mm;

3)用于窗的防护时,栅栏应安装在窗内侧;

4)用于窗体或门体防护时,单个栅栏空间最大面积应不大于400mm×100mm;

5)栅栏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应牢固可靠;

6)用于实体周界封闭时,栅栏的竖杆间距不大于150mm,lm以下部分不应有横撑,且不

易攀爬,安装应牢固可靠;

7)钢栅栏的设置应符合消防的有关规定。

f)采取开启限位措施窗户开启的最大间隙应不大于110mm,粘贴防暴薄膜的膜厚应不少于

0.275mm;

g)防盗保险柜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10409-2019的规定,防盗保险柜的防护能力应不低于GB

10409-2019规定的B30类防盗安全级别。防盗保险柜安装应采与墙或地面固定,且安装牢固

可靠,防盗保险柜背面应靠墙安放。

6.1.4.1.3演播室防护设施

有群众参与演播活动的演播室安检防护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安检点的面积、通过能力应按群众入场数确定;

b)安检点宜设置在入场口;

c)安检设施的空间应设置在入场流线上,不应影响出场流线;

d)设置于地面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安检流程的要求;

e)演播舞台周界、出入场口应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可采用隔离带;

f)出入场口应设置存放个人应急防护装备、公共应急防护装备的区域。

6.1.4.1.4直播区、播控中心、广播电视发射台、地球站、微波站防护设施

直播区、播控中心、广播电视发射台、地球站、微波站防护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a)直播区、播控中心与外界相通入口处宜安装安全玻璃门;

b)直播室、播出机房应安装防盗安全门,防盗安全门应符合GB17565有关规定;

c)广播电视发射台、地球站、微波站场所门窗应安装防护栏和金属防护门。

6.1.4.1.5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