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908-2014 摄影 加工废液 硼的测定

GB/T 30908-2014 Photography—Processing wastes—Determination of bor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0908-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7-08
实施日期
2014-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2)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曹永丽、鲍立民、孙朝霞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7.040.99

G84GB

主七

中华人民

和国国家标准

GB/T30908-2014

珊的测定

加工废液

摄影

Photography一-Processingwastes-Determinationofboron

(ISO6849:1996,MOD)

2014-12-01实施

2014-07田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90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6849:1996《摄影加工废液棚的测定》(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6849:1996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z

根据我国环保部对水质采样的规范要求,对采样和样品预处理的内容作了补充修改。增加了

采样方法、注意事项及样品保存等内容。

参考文献中所列标准,由于大部分已有新的版本z或者合并或者废止,所以本标准在引用这些标准

时,均采用最新版。具体修改如下z

二→叮so385-1:1g84、ISO3852:1984、ISO3853:1984”改为叮so385:2005”。

一一“ISO648:1977”改为“GB/T12808-1991”。

一二勺so835-1:1981、ISO8352:1981、ISO835-3:1981、ISO835-4:1981、”改为叮so835:2007”。

一一一“ISO1042:1983”改为“GB/T12806-1991”。

二一“ISO4788:1980”改为“ISO4788:2005”。

“ISO5726-1:1994”改为“GB/T6379.l2004”。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

原理中,增加2个条标题:3.1方法A、3.2方法B;

一一将8.3.l、8.3.2、8.3.3中各段改为字母项列出z

一-一删除资料性附录A,保留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曹永丽、鲍立民、孙朝霞。

I

GB/T30908-2014

摄影加工废液珊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方法测定摄影加工废液中的棚。

方法A是甘露醇棚酸络合物法,用甘露醇珊酸络合物(一种比棚酸酸性强的酸)滴定的方法测定砌

酸盐,适用范围是珊含量高于0.1mg/L。在0.1mg/L~5mg/L范围内,磷酸盐用乙酸铅沉淀去除。

在lmg/L~100mg/L范围内,样品稀释25倍,如果磷的浓度低于500mg/L,就可以去除磷的干扰。

方法B是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棚浓度范围在0.1mg/L~LOmg/L

本标准适用于摄影加工过程所排放废液中砌的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432.12006摄影照相级化学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CISO10349-1:2002,

IDT)

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495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ISO6353-1:1982化学分析试剂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

Part1:Generaltestmethods)

ISO6353-2:1983化学分析试剂第2部分:规范第一系列(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

Part2:SpecificationsFirstseries)

ISO63533:1987化学分析试剂第3部分:规范第二系列(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

Part3:SpecificationsSecondseries)

3原理

3.1方法A原理

使用甘露醇砌酸络合物,加人乙酸铀平衡酸碱度。样品用硫酸酸化,煮沸后排除二氧化碳。冷却至

室温,加入氢氧化铀调节pH到7。加入甘露醇与棚酸形成络合酸,滴加0.02mol/L的氢氧化铀把pH

调回7。在规定的时间内滴定样品和空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干扰降到最低。本方法不应用于氨

气、醋酸或盐酸气体蒸气存在的场合,因为这些可能被样品吸收而改变pH。

3.2方法B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加入硫酸、氢氟酸,形成四氟棚酸盐离子(BF4),然后添加亚甲基蓝,用

1,2-二氯乙皖提取络合物。在波长660nm附近测量提取物的吸光度。

GB/T30908-2014

4安全和操作预防措施

4.1危险警告

测试过程中列出的一些化学药品具腐蚀性、有毒或有其他方面的危险。在正文和脚注中巳详细列

出了危险警告,在执行任何化学品操作时都应始终执行标准的预防措施。测试过程中一种危险材料第

一次提及时,危险将通过单词“危险”及跟在其后面的一个由包含一个字母的角括号“〈〉”组成的符号来

指明。双括号“《》”用来表示特别危险的情况。在后续的陈述中包含了危险性物质的处理方法,但只用

由括号和字母组成的危险符号标记。此外,对于一个特定的原材料,一个章节内危险性符号只用一次。

危险警示符号不用于用量小于1L的普通有机溶剂,除非它们具有特别的危险性。

详细的处置化学品及其稀释液的警示符号不包含在本标准的范围中。

企业应按法律要求提供培训和健康、安全资料。

本标准采用的危险符号系统只是为使用者提供资料,并不是法律规定的符号,因为各个国家的规定

是不同的。

我们强烈建议:任何使用这些化学品的人应从制造商那里获取化学品的危险性、处理方法、使用方

法和废弃物处置方法。

4.2危险警示符号

<B>吸入伤害。避免吸入粉尘、蒸汽、烟雾或气体。使用时必须有适当的通风设备。

<C>接触伤害。避免接触到眼睛、皮肤及衣物。触摸后彻底清洗。

<S>吞咽有害。接触后彻底清洗。如不慎吞咽,应立即就医。

《S》如果吞咽,可能会致命。如果吞咽,立即去就医。

<F>易燃。远离热源、火花及明火。使用时要有适当的通风设备。

<O>氧化剂。与其他材料接触可能会引起火灾。不要贮存于易燃物附近

4.3安全预防措施

所有的吸量管操作时都应使用洗耳球或使用活塞式眼量管。这是一条关键性的安全警告!

所有实验室工作都应佩戴安全眼镜。

5材料和试剂

5.1通则

5.1.1处置和标识

试剂应按照包装容器上标注的或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处置。制备好的试剂其标

识应包括:化学名称、制备日期、失效期、重新标定日期、制备人和适当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试剂的

废弃处置应遵从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

5.1.2纯度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中所使用的试剂均应为试剂级化学品或满足适用的标准的化学品,以及分析过

程可接受的纯度的化学品。细节见ISO6353-1:1982,ISO6353-2:1983和ISO6353-3:1987。

2

GB/T30908-2014

5.1.3水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中只使用蒸锢水或相等纯度的水。

5.1.4试剂的浓度

5.1.4.1除非另有规定,酸和氢氧化镀均为浓溶液。

5.1.4.2当需要使用标准溶液时,其溶液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效数字

的位数应足够多,能够保证试剂不影响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5.1.4.3非标准溶液的浓度用克每升(g/L)表示,并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位数。

5.1.4.4当溶液被稀释时,稀释液表示为(X+Y),即X体积的试剂或浓榕液,用Y体积的蒸馆水或去

离子水稀释。

5.2方法A所用试剂

5.2.1乙酸铅榕液,c[Pb(C2H302)2•3H20]~0.5mol/L:

在1L的容量瓶中加入大约750mL水,加人190g士1g三水合乙酸铅(危险《S》),溶解后用水稀

释到标线。如果榕液不澄清,用滤纸过滤。滤纸预先折叠好,中等流速:过滤100mL水用时55s,中等

孔隙度:8µm颗粒不可滤过。

5.2.2甘露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