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410-2015 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63/T 1410-2015 Th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of greenhouse vegetable crop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410-2015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9-24
实施日期
2015-12-20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备案号:47890-2015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410—2015

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5-09-24发布2015-12-20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410—2015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屹、张广楠、王丽慧、杨君丽、马桂花、徐红星、李育静、孙雪梅、谭龙、

马元鑫、徐海勤、闫国瑛。

I

DB63/T1410—2015

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温室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虫害种类、防治原则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青海省温室辣椒、番茄、茄子等蔬菜种植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主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3.1主要病害

3.1.1苗期病害

立枯病、猝倒病等。

3.1.2番茄主要病害

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等。

3.1.3辣椒主要病害

疫病、炭疽病、菌核病、病毒病、枯萎病、根腐病等。

3.1.4茄子主要病害

黄萎病、绵疫病、菌核病、褐纹病、根腐病等。

3.2主要虫害

蚜虫、白粉虱、斑潜蝇、蓟马、叶螨等。

3.3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病虫害发生后参见附录A。

4防治原则

1

DB63/T1410—2015

根据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和主要病虫发生为害的特性与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

方针,以应用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采用防病栽培技术等农业措施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

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合理进行化学防治的原则。

5综合防治技术

5.1农业防治

5.1.1合理轮作

与非茄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播前、播后深翻晒垡;精耕细耙。

5.1.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茄果类蔬菜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3的要求。

5.1.3壮苗标准

与腐熟有机肥按照6:4比例配置营养土育苗;通过种子消毒(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拌种)、穴

盘育苗等方法培育无病虫壮苗。

辣椒,株高15厘米~20厘米,茎粗4毫米~5毫米,叶片10片~12片,现蕾,叶色浓绿,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

番茄,株高15厘米~20厘米,茎粗5毫米~6毫米,节间短,呈紫绿色;叶片7片~9片,叶色深绿,

叶片肥厚;根系发达,侧根数量多,植株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茄子,植株健壮,株高15厘米,叶片肥厚且舒展,叶色深绿带紫色。茎粗6毫米~10毫米,节间短。

第一花蕾出现,,根系发达,无病虫症状。

5.1.4嫁接

辣椒、茄子选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

5.1.5土壤处理

高温消毒,前茬收获后,深翻土壤后大水漫灌,待水渗入土壤后,盖上地膜、扣棚升温,地表10

厘米地面温度达到50℃以上,闷棚7天以上。闷棚结束后,及时翻耕土壤,晾晒10天~15天定植作物。

或采用药剂消毒,定植前密闭温室用硫磺粉等药剂熏蒸;或每667平方米撒施石灰50千克~100千克

再翻耕;或用敌克松、多菌灵等药剂按每667平方米用药2千克~3千克拌适量的细土均匀撒施再翻耕处

理真菌病害;用72%农用链霉素或络氨铜等药剂淋施土壤处理细菌病害等。

5.1.6清洁田园

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将植株的残枝败叶清除掉,集中处理。

5.1.7栽培模式

起垄覆膜栽培,采取滴灌、膜下暗灌的栽培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辣椒采用大小行栽培,

大行6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单株定植时每亩3500株~4000株;双株定植时每亩7000株~8000

株。茄子栽培,中晚熟品种行距75厘米、株距35厘米~45厘米,667平方米定植2000株~2500铢;早熟

2

DB63/T1410—2015

和早中熟品种行距65厘米、株距34厘米,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番茄定植密度为3000株~4000株,采

取大小行栽培,大行8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28厘米~35厘米。

5.1.8温湿度管理

保护地晴天上午适当晚放风,使室温迅速升高,当室温升至30℃时,再开始放风;当室温降至0℃

时,关闭通风口以延缓温度下降;夜间温度保持在12℃~15℃,以预防灰霉病、叶霉病及疫病等病害

的发生。

5.1.9合理施肥

根据产量指标和土壤肥力合理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6000千克。作物

生长中后期喷施2次~3次叶面肥。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要求。

5.2物理防治

5.2.1应用防虫网

在棚室通风口用60目~80目的尼龙网纱密封。

5.2.2色板诱杀

设置黄板诱杀粉虱、蚜虫、潜叶蝇;设置蓝板诱杀蓟马;黄、蓝板设置在温室行间与植株等高处高

出20厘米~30厘米处,每667平方米挂30片~40片。

5.2.3铺设银灰膜

地面铺银灰色地膜。

5.3生物防治

植株定植后10天,或根据历年病虫发生情况、提前7天~15天施用生物农药进行保护性防治;发病

初期,可与部分低毒农药混用或交替使用。

5.3.1病害防治

5.3.1.1微生物体杀菌剂

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枯萎病、疫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用木霉菌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

晚疫病等。

5.3.1.2植物源杀菌剂

用乙蒜素、丁子香酚、小蘖碱、苦参碱、蛇床子素等防治灰霉病、晚疫病、疫病、叶霉病、病毒病

等。

5.3.1.3抗生素类杀菌剂

用多抗霉素、中生霉素、春雷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

枯萎病、疮痂病、溃疡病、叶霉病等。

5.3.1.4诱抗剂类杀菌剂

用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香菇多糖、低聚糖素等防治菌核病、晚疫病、病毒病等。

3

DB63/T1410—2015

5.3.2虫害防治

5.3.2.1微生物体杀虫剂

用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菜蛾、菜螟类害虫。

5.3.2.2植物源杀虫剂

用苦皮藤、藜芦碱、苦参碱等药剂防治蚜虫、蛾类幼虫。

5.3.2.3抗生素类杀虫剂

用阿维菌素、浏阳霉素等药剂防治潜叶蝇、叶螨、蚜虫等害虫。

5.3.2.4昆虫生长调节剂

用甲氧虫酰、灭幼脲等药剂防治菜蛾、菜螟类害虫。

5.4化学防治

在植株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按照GB/T4285和GB/T8321的规定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及使用

方法参见附录B。

4

DB63/T1410—2015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温室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表A.1说明了温室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害发生症状、虫害为害症状及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表A.1温室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病虫害名称症状发生特点

苗期病害。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土壤里越冬,适温10℃~15

猝倒病

渐缢缩呈细线状而倒伏。℃。苗床温度低、湿度大,光照不足发病重。

以菌丝体或菌核土壤里越冬,直接侵入,通过水流、

苗期病害。病苗基部变褐并缢缩,幼苗白天萎蔫,夜晚恢

立枯病农机具传播。适温24℃。温暖、高湿,播种密、幼

复,当病斑绕茎1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

苗徒长易发生。

各部位均可发病,以果实受害严重。果皮呈灰白色,软腐,以菌核在土壤或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越冬越

灰霉病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呈水浸状V夏,借气流、农事操作传播;开花期是发病高发期,

字型向内扩展,后省灰霉枯死。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

各部位均可发病。初现退绿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斑块,病残体越冬,气流传播。20℃~25℃,相对湿度80%

白粉病

病斑扩大连片,病部表面产生白粉状霉层。以上易传播。

各部位均可发病,叶片于叶尖呈水浸状灰褐色,迅速蔓延

至枯死;果实自果柄向果面蔓延,果实似水烫过,菌核外菌核在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中越冬越夏。温度15

菌核病

生在果实上;茎部染病病斑灰白色稍凹陷,后期表皮开裂,℃~20℃,相对湿度85%以上易发病。

拨开茎部,可见大量菌核,严重时植株枯死。

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种子上越

下部叶片或茎秆一侧叶片发黄萎蔫,剖开病茎,维管束变

枯萎病冬,随灌溉传播。土温28℃,土壤连作、潮湿,植

褐。

株生长势弱发病重。

主要为害果实。初现黄褐色圆斑,扩大后呈黑色,略凹陷,

以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越冬,经雨水传播。27

炭疽病有同心轮纹,其上密生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溢出红色粘

℃,相对湿度95%以上,高温、高湿发病重。

稠物。

常见花叶型:整株发病,叶片黄绿相间;坏死斑点型:病主要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可通过蚜虫、蓟马

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坏死及环斑等,叶片传毒,也可通过整枝打叉等农事操作接触伤口传

病毒病

皱缩,高低不平;畸形:病株矮小、叶片变蕨叶型、分枝播。高温干旱天气、定植晚、缺水缺肥或偏施氮肥

变多,呈丛枝状等。易流行。

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越冬,气流、灌水、

各时期、各部位均可染病。初呈小黑点,后不断扩展为椭

番茄早疫病农事操作传播,温度20℃~28℃,相对湿度80%以

圆型或不定型的同心轮纹斑,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

上易发生和蔓延。

叶和青果受害重。叶片多从下部叶尖或叶缘发病,初为暗

绿色水浸状不整形病斑,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气流或灌水传播,温度20℃~

番茄晚疫病

交界处长白霉;果实染病初呈油浸状暗绿色病斑,侯冰暗25℃,相对湿度80%以上,易发生和蔓延。

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湿度大是长白霉并迅速腐烂。

5

DB63/T1410—2015

表A.1温室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续)

病虫害名称症状发生特点

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土壤或种子上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