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044-2005 指针式石英手表

GB/T 6044-2005 Analogue quartz watch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6044-2016 |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6044-200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09-26
实施日期
2006-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瑞朗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起草人:
李北、王永宁、史方宗、詹省洲、李正义、张庆辰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3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9.040.10

Y11

巧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044-2005

代替GB/T6044-1992

指针式石英手表

Analoguequartzwatches

2005-09-26发布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6044-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6044-1992((指针式石英手表》。

本标准与原GB/T6044-1992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在技术要求中对产品技术参数进行合理调整(见第4章);

—增加了产品附件抗外力性能((4.16);

—增加了产品的附加日历机构((4.17);

—增加了产品的附加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4.18);

—增加了镀金手表的厚度要求((4.19);

—增加了产品及其附件覆盖层性能的要求((4.20);

—根据产品生产特点将抽样做了调整,在出厂检验中增加了孤立批的抽样方案,在型式检验中增

加了小样本量的抽样方案,并将型式检验的样本量统一减少(见第6章);

—对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按照GB/T1.1-2000和GB/T1.3-1997进行重新规范

(见第7章)。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

本标准由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瑞朗精密计时

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北、王永宁、史方宗、詹省洲、李正义、张庆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6044-1985,GB/T6044-1992;

-GB/T6045-1985。

GB/T6044-2005

指针式石英手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指针式石英手表(以下简称手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石英谐振器、标称工作电压为DCl.5V,包括附有可卸或不可卸表带作为整体

销售的手表。其他标称值电压的手表可参照使用除“工作电压”的其他条款,手表机心和其他采用该类

机心的计时装置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I)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DTISO2859-1:1991)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7168锌银扣式电池

GB/T10111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T13262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13264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14256计时学术语第二部分商业技术用定义((一;B/T14256-1993,idtISO6426-2:1984)

GB/T15239-1994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QB/T1897钟表防水手表(QB/T1897-1993,idtISO2281:1990)

QB/T1898钟表防震手表(QB/T1898-1993,idtISO1413:1984)

QB/T1899钟表防磁手表(QB/T1899-1993,idtISO764:1984)

QB/T1901.2表壳体及其附件金合金覆盖层第2部分:纯度、厚度、耐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

的测试(ISO3160.2:1992,NEQ)

QB/T1901.3-1999表壳体及其附件金合金覆盖层第3部分:标准样块上覆盖层的抗磨损

试验(idtISO3160-3:1993)

定义

GB/T14256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技术要求

工作温度

手表在一50C-50℃的温度范围内不应停走。

电压范围

手表在供电电压为DC1.55V^-DC1.25V的范围内不应停走。

平均瞬时日差m或平均实走日差M

手表连续运走3d的平均瞬时日差示或平均实走日差而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

GB/T6044-2005

表1项目及指标

指标

序号项目

优等一等合格

平均瞬时日差而或

1一0.5--0.5一1.0-1.0一1.5-v1.5

平均实走日差M/(,/d)

2平均温度系数C-Ca/[s/(d"℃)」一0.10^-0.10一0.120.12一0.15--0.15

3电压系数C/[s/(d·V)]一0.8-0.8一1.5-1.5一2.0-2.0

4耐湿性能R/(s/d)一1.8-1.8

5电池更换周期L/a)2>1.5>1

6时分针协调差Xo一180^180一240-240一300^-300

4.4平均温度系数CIc.

温度由23℃变化到8℃时,平均每度引起手表的瞬时日差变化量的平均值为C;温度由23℃变化

到38℃时,平均每度引起手表的瞬时日差变化量的平均值为C-。C,,C,,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

4.5电压系数Co

供电电压由DC1.55V降为DCl.25V,电压每变化1V引起手表的瞬时日差变化量为电压系数

C,C。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

4.6耐湿性能R

手表在温度为((4。士1)0C、相对湿度为85%-95%的条件下经24h耐湿性能试验,不应停走,试验

前后手表瞬时日差变化量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

4.7耐振动性能

手表受到加速度为19.6m/s'、频率为30Hz-120Hz、扫描周期为1min的连续扫频振动后不应

停走,振动期间实走误差应不超过10s,零部组件不应有松动、损坏现象。

4.8电池更换周期L

手表电池更换周期L应不低于表1中的规定。

4.9止秒功能

有止秒机构的手表,止秒时秒针应停止不动,恢复常态后应能继续运走。

4.10使用可靠性

4.10.1手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停走,零、部、组件不应自行脱落,拨针机构应工作可靠。

4.10.2手表在预运走和进行平均瞬时日差、平均温度系数试验时累计误差应不超过10so

4.10.3手表时针和时符中心重合时,分针偏离“12”时符中心的角度应不大于900,

4.11时分针协调差Xo

手表时针与时符中心重合时,分针偏离“12”时符中心的角度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

4.12防磁性能

有“防磁”标记的手表,其防磁性能应符合QB/T1899的规定。

没有“防磁”标记的手表,置于磁场强度为1600A/m的直流磁场中不应停走。

4.13防及性能

有“防震”标记的手表,其防震性能应符合QB/T1898的规定。

没有“防震”标记的手表,受末速度为3.13m/s的冲击锤冲击后,不应停走及影响正常功能,手表

零、部、组件不应有松动、损坏。

4.14防水或密封性能

4.14.1防水性能

优等品及有“防水”标记的非优等品手表,其防水性能应符合QB/T1897的规定。

4.14.2密封性能

没有“防水”标记的一等品手表经5.3.14.2密封性能试验后,表玻璃内表面不应出现凝雾现象。

2

GB/T6044-2005

4.15外观

4.15.1手表表盘与表玻璃间不应留有任何肉眼可见异物。表盘上各种字符和图案应准确、清晰。表

盘及表针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泛色、污点、印迹、划痕等缺陷。

4.15.2表壳造型、型面应规则、清晰。表壳组件的外观应清洁,不应有明显缺陷及划痕。带旋转前圈

的表壳,旋转前圈转动应灵活可靠。

4.15.3表带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扭曲,带身不应有明显麻点、划痕

4.16附件抗外力性能

经5.3.16规定的附件抗外力性能试验后,手表连接部位及表带应无零件脱落及开裂现象。

4.17日历机构

有附加日历机构的手表对日历机构的要求见第A.1章。

4.18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

有附加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的手表对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的要求见第B.1章。

4.19镀金层

手表金合金覆盖层厚度不小于5t}m时方可称为镀金手表,并应在合格证或使用说明上标明,也可

在手表后盖注明镀金层厚度。实际镀金层厚度与标明厚度允许偏差值为镀金层标明厚度的一20%}

4.20表壳体及其附件彼盖层性能

4.20.1耐腐蚀性能

具有覆盖层的优等品和一等品手表经耐腐蚀性能试验后,表壳体及其附件表面不应出现肉眼可见

的腐蚀点、腐蚀沉积物及盐析。

4.20.2结合强度

具有覆盖层的优等品和一等品手表经结合强度试验后,覆盖层表面不应有龟裂、起泡及分离、脱落

等现象出现。

4.20.3耐磨损性能

具有覆盖层的优等品和一等品手表分别经受相当标准样块镍镀层厚度为stun和31,m的耐磨损性

能试验后,覆盖层表面应无露底现象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环境

除有特殊要求外,试验的环境温度为18*C-250C,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不大于20C,相对湿

度不大于70

5.1.2预运走时间

测试手表的平均瞬时日差或平均实走日差时,测试前手表应在5.1.1的环境中至少运走2h.

5.2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设备分辨率及最大允许误差见表2,

表2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设备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

日差测试仪器0.01s/d士0.01s/d

标准时计is士0.05s/d

电流测试仪器0.05pA

恒温恒湿箱10C,RH1%士I"C,RH士3%

GB/T6044-2005

表2(续)

试验仪器设备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

防水试验仪1pg/min士5pg/min

防磁试验仪10A/m士1%

振动试验台0.1g,IHz士10%,士1Hz

时段计时测试仪0.01.10-'s

5.3试验项目

5.3.1工作温度

将手表置于温度为((5。士1)℃的环境中保温24h,再置于5.1.1的环境中至少1h,然后置于温度为

(-5士1)℃的环境中保温24h(试验时也可先做低温),结果应符合4.1的要求。

5.3.2电压范围

分别将手表的供电电压调至DC1.55V和DC1.25V各保持1min,观察手表在1min内的运走情

况,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

5.3.3平均瞬时日差而或平均实走日差厕

将连续运走的手表以CH位置放置于((23士)℃的环境中保持至少2卜,分别测出3d的瞬时日差

mmz,m3,或分别测出手表在5.1.1规定的条件下连续运走3d的实走日差M风、呱,按式(1)或式

(2)计算,结果应符合4.3的要求。

一m,-I-mi+M3·..·..·.…·…(1)

972=.—3一一一

式中:

m-3d的平均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实走一天后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2—实走二天后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3—实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