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706-2020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 38706-2020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in ceramics industry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706-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3-31
实施日期
202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
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陶瓷行业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能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指导建议,包括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管理职责、能源方针、能源管理体系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管理评审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日用陶瓷等陶瓷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电子陶瓷和工业陶瓷等其他陶瓷企业也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广东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梦佳智能厨卫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安彼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创潮流卫浴新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南安市质量计量检测所、潮州市潮安区舒曼卫浴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欧美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浙江环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陶瓷工业能耗测试中心、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长城世家瓷业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
张帆、李治、陈仁杰、王赓、李燕、李莹、张旗康、林毅、朱一军、侯姗、林孝发、陈卫哲、谈一兵、刘川、白景运、陈媛媛、商蓓、柯善军、孙宝钧、苏锡波、苏瑶广、邱陶辉、陈树生、郑锡春、吴意囡、翁晓伟、谢晓军、朱瑞娟、尹君、李文清、杨松林、袁芳丽、陆国海、李立、田涛、李凡、毛鲜变、曾文、王羽、伍川生、周楚煌、陈伟雄、蔡奕渚、黄建宏、黄玉斌、竹松娟、回志峰、刘继武、赵钢、鲍威、李继庚、李清举
出版信息:
页数:29页 | 字数:5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7.010

F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387062020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Imlementationuidanceforenermanaementsstemsinceramicsindustr

pggygyy

2020-03-01发布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387062020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2

4.1总要求………………2

4.2管理职责……………2

4.3能源方针……………2

4.4策划…………………3

4.5实施与运行…………………………9

4.6检查…………………14

4.7管理评审……………15

()………………

附录资料性附录陶瓷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策划阶段能源评审示例

A17

()……………………

附录资料性附录陶瓷行业能源绩效参数示例

B24

参考文献……………………25

/—

GBT3870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SACTC20

/—

GBT387062020

引言

,、,。

陶瓷行业尤其是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日用陶瓷等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制定本标

,、、

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陶瓷行业的能源管理对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系统性实

施指南。

/—和/—规定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

GBT233312012GBT294562012

,、、。/—

南为各类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了系统的要求本标准是对GBT233312012

,/—。

在陶瓷行业应用的展开和具体化体现便于陶瓷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BT233312012

,、、,

能源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对原有能源管理方式方法的系统性体系化的整合能

。、,

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在原有管理体系基础之上企业按本标准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充分考

、(:、),

虑融合企业原有管理体系如质量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从而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集成

与统一。

/—

GBT387062020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

本标准提供了陶瓷行业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能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指导建议包括

、、、、、。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管理职责能源方针能源管理体系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管理评审等内容

、(“”),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日用陶瓷等陶瓷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电子陶瓷和工业陶瓷

等其他陶瓷企业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陶瓷砖

GBT4100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GBT5000

/卫生陶瓷

GBT69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GBT12497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T13462

/、、

GBT13469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

/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

GBT13470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GBT17954

GB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15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1252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2012

/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4851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GBT36713

GB36890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3术语和定义

/、/、/、/—和/—界定的以及下列

GBT4100GBT6952GBT5000GBT233312012GBT294562012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要生产系统mainroductionsstem

py

从原料经计量离开原料仓库开始到成品计量入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工艺过程和设备。

1

/—

GBT387062020

3.2

辅助生产系统auxiliarroductionsstems

ypy

、。、、、、、

为生产系统工艺装置配置的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供水供热供气供油机修采暖和厂内原料

、、。

场地成品仓库及安全环保处理等

3.3

附属生产系统subsidiarroductionsstems

ypy

()。、

为生产系统专门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办公室操

、、、、、、。

作室休息室更衣室浴室中控室分析室材料及配件加工处理等

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

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应

)/—、,、

a按照GBT233312012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结合企业的自身状况建立实

、;

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

b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并形成相应的文件

),,

c策划并确定可行的实施方法并根据企业的管理运营状况和体系运行状况不断调整完善体系

,。

文件以达到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

、、,

企业应依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管理范围现场区域等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应

、。:

涵盖所有的耗能设备设施和场所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一般包括

———:、、、、、、、

主要生产系统原料粗中细碎原料制备输送粉料制备模型制作釉料制备成型干燥施

、、、、、、;

釉彩绘装饰烤花电镀烧成冷加工检验包装等用能单元

———:、、、、、、、

辅助生产系统供水供热供气供油机修采暖和厂内原料场地成品仓库及安全环保处理

等用能单元;

———:、、、、、、、

附属生产系统办公室操作室休息室更衣室浴室中控室分析室材料及配件加工处理等

用能单元。

4.2管理职责

4.2.1最高管理者

企业应符合/—中的相关要求。

GBT2945620124.2.1

4.2.2管理者代表

企业应符合/—中的相关要求。

GBT2945620124.2.2

4.3能源方针

、/—。

企业制定发布和修订的能源方针应确保满足GBT233312012的相关要求能源方针在能源

,。

管理体系中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是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行动纲领能源方针应由最高管理者制定

批准发布。

,,,、

能源方针是企业总方针的一部分在制定时应该结合考虑其他管理体系方针实现企业的生产经

、、、。

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能源方针的统一

,,,

应定期对能源方针进行评审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或者补充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使其

保持适应性和有效性。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制定与自身能源使用和消耗的特点以及规模相适应的能源方

2

/—

GBT387062020

。,。

针若陶瓷企业所属企业集团还应体现企业集团的能源管理要求

4.4策划

4.4.1总则

企业应符合/—中的相关要求。

GBT2945620124.4.1

4.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4.2.1总则

/—、、

企业应该按照GBT294562012的要求进行获取识别实施和评审企业能源管理所涉及的法律

、。、、、

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企业应当收集辨识转换和执行与企业能源管理相关的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规

,:

章及其他要求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法律法规;

a

)标准;

b

)其他要求等。

c

4.4.2.2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和其他部门包括国家和地方发布具有法律效力与企业能源

,:

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与陶瓷行业能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一般包括

):,《

a能源相关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

》《》《》;

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

b节能相关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条例办法规定细则等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

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

c地方性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

常务委员会为执行和实施宪法基本法和单行法及行政法规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和发布的规

,《》;

范性文件如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

):、、、

d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

,《“”

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十三五节能减

》《》《》。

排综合工作方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

4.4.2.3标准

标准按照性质可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涉及的标准有:

),、;

a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如GB21252GB36890等

),/;

b节能设计标准如GBT50543

),、/;

c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标准如GB17167GBT24851

),/、/;

d陶瓷窑炉热平衡和能耗监测评价标准如GBT23459GBT27969

)、,/、/、/、/、

e用能设备运行能效等级标准如GBT12497GBT13462GBT13469GBT13470

/、/、/、、/、、、

GBT17954GBT17981GBT18292GB18613GBT19065GB19153GB19761

GB19762等;

),/、/、/、/。

f基础性标准如GBT2589GBT15587GBT24915GBT13234等

4.4.2.4其他要求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涉及的其他要求一般包括:

3

/—

GBT387062020

———、;

能源相关的优惠政策主要分为财政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处罚政策

———,《》;

各级政府部门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等行政要求如节能工作目标责任书

———陶瓷行业协会的要求;

———、;

企业上级集团公司的要求

———节能自愿性协议;

———,《》;

与供应商或顾客的协议如能源管理改进协议

———与能源供方的协议;

———企业对公众的承诺等。

,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在关注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关注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制

、。

定的规范性文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以及涉及能源管理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4.4.3能源评审

4.4.3.1总则

、,、、、、

企业应将能源评审的程序方法和结果形成文件包括能源评审的职责范围时间间隔方法工

、、。

具主要能源使用的确定结果的输出以及再次能源评审的要求

、,

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和开发适用的能源评审方法能源评审方法应与企业的实际相

,,。

结合针对不同的环节和层级宜多种方法和工具结合进行

4.4.3.2能源评审的方法与工具

:、、、、、

常用能源评审方法能源诊断与规划能源审计能源标杆基准分析能效对标工艺分析能源需求

、、、、、。

分析精益能量分析基本负荷分析夹点分析能量平衡专家诊断等

:、、、、、。

常用能源评审工具流程图能流图能源网络图能源平衡表回归分析调查表等

4.4.3.3能源评审的输入

能源评审的输入可包括:

)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

a

),:

b评价过去和现在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可包括

)厂区布置与设计的合理性;

1

)工艺与流程的合理性;

2

)主要材料的消耗伴随的能耗;

3

)、;

4耗能设备的运行参数耗能设备效率

)(、、、);

5主要能源或耗能工质包括原煤电力天然气水煤气等的消耗

)能源或耗能工质分配或流向和传输中的损耗;

6

)、、;

7放散的可燃物余热余压

)、;

8设备采购与配备改造

)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等。

9

)、、、,,、、

c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及工作人员状况能源绩效现况生产负荷主要能源质量主要耗能参

,、、、

数等相关变量运行值班方式操作人员要求调度规律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策略及实施情况等

静态因素。

)(、、)。

d能源管理现状能源管理的职能体制制度等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e

、、

能源评审的输入应充分参考或应用政府及有关部门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审核节能监察能源审计的

结果及第三方机构节能诊断或认证审核评价的结果。

4

/—

GBT387062020

4.4.3.4能源评审的重点内容

企业在开展能源评审重点的选择是否分层级开展能源评审及评审流程的确定应充分考虑企业的

、。/—

内外部环境和可投入的资源来确定企业开展能源评审的步骤和内容除参照GBT294562012中

,:

4.4.3执行外还应考虑以下内容

)。、、。

a能源管理机制包括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能源管理制度和人员配备等

),:、:

b识别能源使用涉及的过程单元一般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

):、、、、、、、

1主要生产系统原料粗中细碎原料制备输送粉料制备模型制作釉料制备成型干燥

、、、、、、;

施釉彩绘装饰烤花电镀烧成冷加工检验包装等用能单元

):、、、、、、、

2辅助生产系统供水供热供气供油机修采暖和厂内原料场地成品仓库及安全环保

处理等用能单元;

):、、、、、、、、

3附属生产系统办公室操作室休息室更衣室浴室中控室分析室成品检验材料及

配件加工处理等用能单元。

),:

c在对各个单元过程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识别能源使用时可考虑以下方面

),:、;

1主要耗能点及能效指标的监测如天然气水煤气和电力等能源利用效率等

),、;

2高效设备的采用情况负荷变化的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合规性等

),:、、、、

3工艺指标控制的合理性如球磨细度泥浆比重泥浆的流动性坯体的可塑性生坯强

、、;

度干燥收缩烧成收缩等

)当前负荷下的效率和设计值的比较;

4

)、、、;

5输变配电系统的性能参数运行方式

),、、、

6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单耗如球磨机综合电耗压机综合电耗窑炉综合气耗窑炉综合能

耗等;

),;

7能量回收利用如余热余能回收及能源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等

),:;

8技术改进在能源绩效方面的潜力如识别与应用已有先进节能技术的情况

),;

9能源的浪费如分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问题

)其他方面等。

10

),。

d能源使用的识别应尽可能细化至具体的用能设备并分析到具体的参数控制指标

),、、

e企业应当对识别出的能源使用进行评价并建立更新识别评价主要能源使用的准则要求及

。,:

测算方法评价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1合规性未满足法律法规要求时通常应当评价为主要能源使用

),

2能源使用对能源管理绩效影响的规模及程度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或者某种能源单耗高

于规定值时;

)发生的频率及持续时间;

3

),;

4能耗相对用量如消耗量大于规定比例时

)、,、,

5差距机会如产品单耗与同类可比的先进指标有较大差距或波动较大时能源使用的控

制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时等;

),;

6当前重点关注的能源问题如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的能源消耗等

),、;

7能源应急管理应急计划的制订测试并评审

)、;

8经济技术及现行管理状况

),。

9其他方面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

),,、

f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在技术上可行以及产品实现过程质量风险可控的原则下识别管理和

。,

优化主要能源使用优化主要能源使用的运行控制准则时应充分验证其对产品实现过程质

,。

量特性的影响当统计数据证明其优化对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可控时方可实际应用如对于

,,

识别评价的主要能源使用可采用试点的原则将某部门的某能源使用识别为主要能源使用但

5

/—

GBT387062020

,

也可以将相同或相似的能源使用在其他部门不识别为主要能源使用从而避免使用完全平等

的原则控制主要能源使用带来的风险。

)、,。

当运行条件及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进行能源使用及相关信息的再识别和评价如能源

g

、、。

消耗结构的变化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变化重大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

h企业用能设备管理状况包括设备负荷管理设备的维修策略和设备状态管理设备故障状态

(、)。

设备计划检修及排产达不到经济批量设备设施低负荷运转的经济运行规定和执行情况等

)。、,

i能源成本管理包括能源成本管理的职责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组织内部能源价格确定与结算

,、。

方式转供能源的计量定价与结算等

企业能源评审示例可参照附录A。

4.4.3.5能源评审的输出

能源评审的输出结果应当包括:

)主要能源使用。

a

)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人员。

b

)、。,

c影响能源绩效的相关变量静态因素例如生产产品和能源质量等相关变量班次和调度规律

等静态因素。

)能源基准及能源绩效参数。

d

),、。

e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包括能源结构调整管理的改进和节能技术进步

。。、

能源评审输出以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的改进为重点能源评审输出宜形成能源评审报告专业

,,、、

局部的能源评审输出可结合企业的管理实际以多种形式输出如节能项目清单节能管理规定能源管

、。

理计划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

4.4.4能源基准

4.4.4.1总则

,。/,

企业需建立能源基准并用于自身比较能源基准的建立按照GBT36713中的相关要求同时还

,、、、

应充分考虑公司实际能源管理水平和产品生产的特点考虑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

的能源绩效现状。

。,

基准期的选择应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相适宜通过与基准的对比分析及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及

,。

时变更控制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改进能源绩效的目的

,,、

基准的设立是能源管理的需要能源基准宜与确立的能源绩效参数相协调可对主要的能源指标

。,、

关键的能源绩效参数建立能源基准企业应当将能源基准的确定方法形成文件规定统计计算准则时

、。

间范围更新规定等

4.4.4.2能源基准的确定

,,

企业通过与基准的对比分析及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变更控制方法和工具达到改进能源绩效

。,

的目的能源基准应与确立的能源绩效参数相一致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面和主要能源使用单元均可

。。

建立基准值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适用的能源绩效参数建立能源基准

企业在建立能源基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

)、、、,

a根据能源评审确定的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并考虑与

,,、

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相适宜的时间间隔建立能源基准如年度各生产部门能源消耗量产品产

、。

量单位产品各能源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