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676.9-2017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第9部分:推荐的试验方法

GB/T 7676.9-2017 Direct acting indicating analogue electrical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their accessories—Part 9:Recommended test method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9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676.9-201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9-07
实施日期
2018-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4)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薛德晋、申莉、裴茂林、刘献成、靳绍平、陈波、秦国鑫、李冀、丁振、陈闻新、袁慧昉、刘沛、蔡毅、刘鹍、郑元豹、黄建钟、郭小广、崔涛、王伟能、白泰、黄建中、甘依依、周丽霞、李荣平、郑孟霞、林晓龙、刘丹、刘复若、赵锦锦、霍建华、来磊、王念莉、冯学礼、邵凤云、侯兴哲、王三强、吴维德、赵铎、李道民、王新军、曾仕途、毕伟、陈乃恩
出版信息:
页数:98页 | 字数:19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220.20

N21(3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676.9—2017

代替GB/T7676.9—1998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第9部分:推荐的试验方法

Directactingindicatinganalogueelectricalmeasuringinstrumentsand

theiraccessories—Part9:Recommendedtestmethods

2017-09-07发布2018-04-01实施

发布

GB/T7676.9—2017

目次

前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通用试验条件2

4.1概述2

4.2参比条件2

4.3视差2

4.4轻敲2

4.5热稳定3

4.6预处理时间3

4.7机械零位调节3

4.8电零位调节3

4.9试验装置的不确定度3

4.10读数方法3

4.11多相试验3

4.12交流仪表的直流试验3

4.13多测量范围和多功能仪表的试验3

4.14试验导线3

4.15电阻表的试验3

5基本不确定度试验3

5.1试验条件3

5.2电流表和电压表3

5.3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5

5.4指针式频率表6

5.5振簧式频率表6

5.6相位表7

5.7功率因数表8

5.8同步指示器9

5.9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9

5.10可互换分流器10

5.11可互换串联电阻器(阻抗器)13

5.12可互换霍尔电流传感器13

5.13可互换霍尔电压传感器14

5.14其他可互换电子变换器14

6改变量试验16

6.1铁磁支架引起的改变量16

T

GB/T7676.9—2017

6.2环境温度引起的改变量17

6.3湿度引起的改变量试验22

6.4位置引起的改变量23

6.5外磁场引起的改变量24

6.6直流被测量的纹波引起的改变量25

6.7交流被测量畸变引起的改变量26

6.8交流被测量的峰值因数引起的改变量28

6.9交流被测量的频率引起的改变量29

6.10交流被测量的电压/电流分量引起的改变量33

6.11功率因数引起的改变量41

6.12电池电压变化引起的改变量43

6.13不平衡电流引起的改变量44

6.14导电支架引起的改变量45

6.15外电场引起的改变量45

6.16电压和功率因数同时影响引起的改变量46

6.17多相仪表和变换器的不同测量元件间相互影响引起的改变量47

6.18辅助电源电压引起的改变量48

6.19辅助电源频率引起的改变量49

6.20自热引起的改变量49

6.21分流器的热电势影响试验50

6.22开环霍尔传感器的磁滞引起的改变量50

7电磁兼容性试验51

7.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51

7.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51

7.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52

7.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53

7.5浪涌抗扰度试验53

7.6振铃波抗扰度试验54

8其他试验54

8.1标志和外观检验54

8.2防接触封印检验55

8.3接线端检验55

8.4过冲试验55

8.5响应时间试验56

8.6机械零位(或量程调节器)调整试验56

8.7偏离零位试验57

8.8零点稳定性试验57

8.9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或其变换器仅对电压线路通电的试验58

&10电阻表(阻抗表)的最大电流试验58

&11止挡和超量限指示试验59

&12同步指示器的频率落差试验59

&13同步指示器的频率拖差试验60

n

GB/T7676.9—2017

614同步指示器的开路试验60

615交流电压试验和可接触零部件试验60

616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试验61

617与电网电源连接的试验61

618防电击结构要求试验61

619对电池要求的评定61

620阳光辐射试验(对C组仪表)61

621仪表的短时过负载试验62

622附件的短时过负载试验62

&23连续过负载试验62

&24大电流过载后的电流线路的不开路63

625振动和冲击试验63

626耐振动和耐颠震(碰撞)试验65

627耐机械应力试验66

&28温度极限值试验67

629交变湿热试验67

630耐热和阻燃试验68

631外壳防护能力试验68

632标志特性试验69

633统调不确定度试验69

9试验条件和试验项目与技术条款的对应关系70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条件以及试验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款的对应关系71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与上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77

图1直流大功率稳定电源试验电路图11

图2双臂电桥测量受试分流器电阻的线路图12

图3占空系数示意图28

表A.1试验条件以及试验项目与各部分技术条款对应关系索引71

I

GB/T7676.9—2017

■>r■—>—

刖弓

GB/T7676《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由以下9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定义和通用要求;

——第2部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殊要求;

——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

——第4部分:频率表的特殊要求;

——第5部分:相位表、功率因数表和同步指示器的特殊要求;

——第6部分: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特殊要求;

——第7部分:多功能仪表的特殊要求;

——第8部分:附件的特殊要求;

第9部分:推荐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7676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7676.9—1998《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9部分:推荐的试验

方法》。

本部分与GB/T7676.9-1998相比,变化较大,调整了标准结构,修改了多个条款,具体的变化参

见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哈尔滨电丁仪表研究所、上海英孚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

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工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自动化控制设备厂、深圳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迪克森电器有

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德力西集团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

学研究院、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上海康比利仪表有限公司、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

电力公司、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南仪表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

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计量

中心、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凯益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薛德晋、申莉、裴茂林、刘献成、靳绍平、陈波、秦国鑫、李冀、丁振、陈闻新、

袁慧昉、刘沛、蔡毅、刘鸦、郑元豹、黄建钟、郭小广、崔涛、王伟能、白泰、黄建中、甘依依、周丽霞、李荣平、

郑孟霞、林晓龙、刘丹、刘复若、赵锦锦、霍建华、来磊、王念莉、冯学礼、邵凤云、侯兴哲、王三强、吴维德、

赵铎、李道民、王新军、曾仕途、毕伟、陈乃恩。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676.9—1987.GB/T7676.9—1998O

GB/T7676.9—2017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第9部分:推荐的试验方法

1范围

GB/T7676的本部分规定了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的通用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为使试验更简单和/或更准确,这些推荐试验方法并没有限制使用特殊的试验方法和/或特殊的试

验装置。

本部分适用于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的电测量指示仪表,如:

电流表和电压表;

——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

指针式和振簧式频率表;

——相位表、功率因数表和同步指示器;

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

上述形式的多功能仪表。

本部分也适用于某些与上述仪表连同使用的有限可互换附件或可互换附件,如:

——分流器;

——串联电阻器和阻抗器;

—-霍尔电流传感器;

——霍尔电压传感器;

——电子变换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

12h循环)试验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6—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坏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24—2013电丁电子产品坏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

阳辐射及其试验导则

GB/T2423.55—2006电丁电子产品坏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h:锤击试验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1—2006电T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

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7676.1-201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1部分:定义和通用要求

GB/T7676.2—201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2部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

殊要求

1

GB/T7676.9—2017

GB/T7676.3—201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

的特殊要求

GB/T7676.4—201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4部分:频率表的特殊要求

GB/T7676.5—201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5部分:相位表、功率因数表和

同步指示器的特殊要求

GB/T7676.6—201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6部分:电阻表(阻抗表)和电

导表的特殊要求

GB/T7676.8—201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8部分:附件的特殊要求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8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2013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IEC61010-1: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使用的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Safety

requirementsforelectricalequipmentformeasurement,control,andlaboratoryuse—Part1:General

requirements)

3术语和定义

GB/T7676.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待并线路incomingcircuit

在使用中通常连接到相对于另一个“运行线路”相位可调的源,以便于有可能使它们同步。

4通用试验条件

4.1概述

除另有规定外,在满足下列条件下,本部分所描述的试验方法方可被采用。

4.2参比条件

参比条件应根据GB/T7676.1—2017,GB/T7676.2〜7676.6—2017和GB/T7676.8—2017中表1

的规定。如果规定了一个参比范围,试验则在此参比范围的两个极限值上进行。

4.3视差

读数时应注意避免视差的影响。

对刀形指示器仪表,应使视线经指示器尖端与仪表的标度盘垂直。

对带有镜面标度尺的仪表,应使视线经指示器尖端与其在镜中的反射影像相重合。

4.4轻敲

取读数前用手指或铅笔的橡皮头轻敲仪表或其支持物。

然而,在本试验方法声明的某些试验中是不允许轻敲的,诸如在确定基本不确定度、回复零位及冲

击和振动的影响的某些试验中,则不允许轻敲。

2

GB/T7676.9—2017

4.5热稳定

所有仪表和附件应放在参比温度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消除温度梯度。

通常,2h被认为是足够的。

4.6预处理时间

见GB/T7676.1—2017的4.3.3。

4.7机械零位调节

在读取每组读数之前断开仪表的所有电源,用机械零位调节器将指示器调节在零分度线上或标度

尺上用作基准的标志上,按以下方法:

a)调节零位调节器使指示器从一个方向向仪表的零分度线移动。

b)继续按a)所选择的方向使指示器移动,并轻敲仪表外壳把指示器调节在零分度线上。调节方

向一旦选定就不应该改变,直到指示器调节在零分度线上。

c)指示器调节在零分度线上后,将零位调节器向相反方向移动足够的距离,使零位调节器中产生

足够的机械间隙,但不能太大以免扰动指示器的位置。

没有机械零位调节器或者标度尺上不出现机械零位的仪表不予调节。

4.8电零位调节

在读取每组读数前用电零位调节器将指示器调节到基准标志上。具体的调节方法参阅各制造厂的

使用说明书。

4.9试验装置的不确定度

进行所有试验时,所用试验装置的基本不确定度应不大于被试表和/或附件的相应准确度等级的

1/40推荐试验装置的基本不确定度不大于被试仪表和/或附件的等级指数的1/10。

作改变量试验时,如有可能应避免对试验装置施加影响量(例如温度)。当试验装置和被试仪表和/

或附件承受相同的影响量(例如频率改变)时应保证试验装置的影响不大于被试仪表和/或附件的允许

改变量的1/4。

制造厂对试验装置的不确定度应留有余地,以保证所有仪表和/或附件在交货时均在规定的不确定

度极限内。与此相应,使用者在验收仪表和/'或附件时应将允许的不确定度极限和其试验装置的不确定

度相加,并将相加的和作为试验的极限值。

4.10读数方法

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应将被试表调整在分度线上,读取标准试验装置的读数。

对于可互换附件,则应将标准试验装置调整在分度线上(或数字表的整数上),使用一个基本不确定

度与被试附件相比可以忽略的标准装置读取附件的输出值。

标准试验装置应有足够的分辨力(或数字位数),以使读数的数值分辨率等于或优于被试仪表和/或

附件的相应等级指数的1/5。

4.11多相试验

多相仪表可以连接到电压、电流及相位角可被正确测量和控制的适当的多相电源上进行试验。

对于可以用单相法试验的多相仪表进行单相法试验时,电流电路应串联,电压电路应并联。所有情

况下,详细的连接方法和适用的校验常数应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

3

GB/T7676.9—2017

4.12交流仪表的直流试验

某些交流仪表,如电动系、热系或者静电系仪表可以在直流下试验。如果有这种情况,可使用直流

电源,按规定对仪表进行试验。在这些情况下,应将每一测量线路按正极性和颠倒极性进行试验,以正

负极性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与标称值之差计算不确定度。与交流改变量有关的其他试验不能用直流

试验。

4.13多测量范围和多功能仪表的试验

所有测量范围和所有功能应分别进行试验。具有多供电电压能力的仪表应分別连接到每个电压源

上进行试验。

4.14试验导线

试验中导线的位置不应影响试验结果,如果制造厂规定了试验导线,应该使用这些试验导线进行试

验。否则,试验中使用的导线尺寸不应影响试验结果。

4.15电阻表的试验

对于高值试验电阻器,试验导线应有足够的绝缘,以确保试验电阻器不会因导线的分流而产生大于

电阻表规定的基本不确定度1/10的改变量。

对于低值电阻器,除非试验导线的总电阻与试验电阻器的阻值相比可以忽略的之外,应考虑试验导

线的总阻值。

具有尖形端部的特殊导线的电阻表可能需要特殊的与尖形端子相配的试验电阻器。

测量四端电阻器阻值的电阻表需要专用的试验电阻器。

如果一个电阻表在测量试验电阻的规定值(或者开路)时有一个试验电压的规定值,应使用一个允

许的不确定度不超过试验电压1%的电压表測量该电压。当在试验电阻的规定值上测量电压时,可以

将电压表和电阻并联而获得这个值。完全无泄漏的静电电压表将适用于施行开路电压试验。

可以用一个直流电子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但是应注意避免输入的失调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应小心注意不要因电阻表的输出电流而损坏试验电阻器。

5基本不确定度试验

5.1试验条件

所有的基本不确定度试验都在参比条件下进行。

5.2电流表和电压表

5.2.1程序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若有关,轻敲调整零位。

b)不轻敲。足够缓慢地增大激励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包括测量范围下限和上限在内的至少

5个近似等距离的每一条分度线(“刃)上,记录标准表上这些点的激励值(Brui)0

c)不轻敲。增大激励到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0%处,或使指示器到达其行程的上限,取两者之中

较小值,立刻缓慢地减小激励,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与步骤b)相同的分度线(Be)上,记录

4

GB/T7676.9—2017

标准表示出的激励值(Brdi)0

d)比较步骤b)和步骤c)中的(Brui)和(BrdJ,与所对应的分度线偏离最大的值,记为

(Brm),并将此分度线对应的值记为(Ex)o

对零位在标度尺内的仪表,这些试验应适当地在零分度线两边进行。

5.2.2计算

5.2.2.1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仪表基本不确定度:

AF

式中:

af——基准值。

5.2.2.2若需要时,对每条选定的分度线(Bxi),比较其相应的(Brui)和d,取其偏离较大者记为

(Bri),按下式计算每条相应分度线的以百分数表示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5.3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

5.3.1程序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若有关,轻敲调整零位。

b)电压电路接额定电压,允差为±2%。

c)不轻敲。在功率因数为1(无功,si呼=1)时足够缓慢地增大电流,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包

括测量范围下限和上限在内的至少5个近似等距离的每一条分度线(Be)上,记录标准表示出

的激励值(Brui)。

d)不轻敲。在功率因数为1(无功,si呼=1)时增大电流到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0%处,或使指示

器到达其行程的上限,取两者之中较小值,立刻缓慢地减小电流,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与步

骤C)相同的分度线(Bxi)±,记录标准表示出的激励值(BRD!)o

e)比较步骤C)和步骤d)中的(Brui)和3rd】)与所对应的分度线(Bxi)偏离最大的值,记为

(BRM),并将此分度线对应的值记为(Ex)o

对零位在标度尺内的仪表,这些试验应适当地在零分度线两边进行。

5.3.2计算

5.3.2.1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仪表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5.3.2.2若需要时,对每条选定的分度线(Bxi),比较其相应的(rui)和(BrdJ,取其较大值为(Bri),按

下式计算每条相应分度线的按百分数表示的基本不确定度。

5

GB/T7676.9—2017

式中:

基准值。

5.4指针式频率表

5.4.1程序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若有关,轻敲调整零位。

b)不轻敲。在测量频率下限施加额定电压,或参比范围限值之一的电压值,缓慢地提高频率使指

示器顺序地指示在包括测量范围下限和上限在内的至少5个近似等距离的每一条分度线

3xi)上,记录标准表示出的频率值(Be)。

c)不轻敲。提高频率到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0%处,或使指示器到达其行程的上限,取两者之中

较小值,立刻缓慢地降低频率,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与步骤b)相同的分度线(Bxi)上,记录

标准表示出的激励值(Brdi)0

d)比较步骤b)和步骤c)中的(Brui)和〔Brdi)与对应的分度线(Bxi)偏离最大的值,记为(Brm)»

并将此分度线对应的值记为(Bx)o

对零位在标度尺内的仪表,这些试验应适当地在零分度线两边进行。

5.4.2计算

5.4.2.1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仪表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5.4.2.2若需要时,对每条选定的分度线(Bxi),比较其相应的(Brui)和(BrdJ,取其较大值为(BRi),按

下式计算每条相应分度线的以百分数表示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p基准值。

5.5振簧式频率表

5.5.1程序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施加额定电压,或参比范围限值之一的电压,其频率为能使该排中最高额定频率值(BXi)的振

簧以其最大振幅谐振,记录标准表示出的频率值(Br1)0

b)降低频率,使该排中次高频率额定值3x2)的振簧以其最大振幅产生共振,记录标准表示出的

频率值(BR2)o

c)对每个振簧重复步骤b)。

d)如果仪表有多排振簧,对每排振簧重复步骤a)、b)、c)获得相应的(BxJ和(Bri)0

6

GB/T7676.9—2017

e)比较并找出步骤a)〜d)的所有振簧的标称频率值和标准表的示出值偏离最大的值,记为

(Brm),将最大偏离值所对应振簧的标称值⑴宀记为(Bx)o

5.5.2计算

5.5.2.1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仪表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5.5.2.2若需要时,对每个选定的振簧,根据其频率额定值(Bxi)和其相应的标准表的示出频率值

按下式计算每个振簧的以百分数表示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5.6相位表

5.6.1程序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若有关,轻敲调整零位。

b)将测量线路之一与符合GB/T7676.1—2017中表1和GB/T7676.5—2017中表1的电源相

连接,另一测量线路与另一电源连接,应将两个电源的频率设定为相同,两个电源之间的相位

角应可调并已知。

c)缓慢地调节两个电源之间的相位差到零,并记录该指示值。

d)不轻敲。缓慢地仔细地增加相位差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包括测量范围下限和上限在内的至

少5个近似等距离的每一条分度线(r)上,记录标准表示出的相位差值(Brui)o

e)增加相位差到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0%处,或使指示器到达其行程的上限,取两者之中较小

值;但对不能指示超出上限的仪表,只需达到测量范围上限相应的值。不轻敲,立刻缓慢地减

小相位差,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与步骤d)相同的分度线(Bxi)±,记录标准表示出的激励值

(BRDI)o

f)对于能够连续转动360°的相位表,应顺时针方向施行步骤d),然后逆时针方向重复试验。省

略步骤e)o

g)比较步骤a)〜f)记录到的所有相应激励值与相应分度线(r)最大偏离值,记为(Brm),并将

此分度线对应的值记为(Bx)o

5.6.2计算

5.6.2.1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仪表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7

GB/T7676.9—2017

5.6.2.2若需要时,对每条选定的分度线比较其相应的(Brui)和(Brdi),取其较大值为(Bri),按

下式计算每条相应分度线的以百分数表示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基准值。

5.7功率因数表

5.7.1程序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若有关,轻敲调整零位。

b)电压线路与符合GB/T7676.1—2017中表1和GB/T7676.5—2017中表1规定的电源的电

压输出电路相连接,将电流线路与该电源的电流输出电路相连接。电源的电压输出电路和电

流输出电路之间的相位可调并已知,频率为功率因数表的额定频率。

c)对电流线路施加100%的额定电流。

d)不轻敲。缓慢而仔细地增大相位差,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包括测量范围下限和上限在内的

至少5个近似等距离的每一条分度线(Bxi)上,记录标准表示出的功率因数对应的电角度值

(BRUl)O

e)增大相位差到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0%,或使指示器到达其行程的上限,取两者之中较小值;

但对不能指示超出上限的仪表,只需达到测量范围上限相应的值。不轻敲,立刻缓慢地减小相

位差,使指示器顺序地指示在与步骤d)相同的分度线(BXI)±,记录标准表示出的激励值对应

的电角度值(BRD1)o

f)在电流线路中施加40%额定电流,重复步骤d)和e)。

g)对于能够连续转动360°的相位表,应顺时针方向施行步骤d)和f),然后逆时针方向重复试验。

省略步骤e)0

h)对双向标度尺的仪表,这些试验应适当地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i)比较步骤a)〜h)记录到的所有相应激励值与相应的分度线(Bxi)偏离最大的值,记为(rm),

并将此分度线对应的值记为(BX)o

5.7.2计算

5.7.2.1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仪表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5.7.2.2若需要时,对每条选定的分度线(BXI),比较其相应的(Be)和(Brdi),取其较大值为(Bri),按

下式计算每条相应分度线的以百分数表示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8

GB/T7676.9—2017

5.8同步指示器

5.8.1程序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待并线路和运行线路分别与独立的电压源相连接,调节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同步指示器的

额定电压,频率为同步指示器的额定频率。

b)将标准相位表的两组电压线路分别和步骤a)的两个独立电压源的相同相位的电压线路相

连接。

c)调节与待并线路连接的电压源的相位,使指示器指示在同步指示器的同步标志上,记录标准相

位表示出的相位值(Br)o

注:同步指示器的基本不确定度还可使用其他简便的方法试验。

5.8.2计算

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仪表的基本不确定度:

Br

u=”X100

式中:

AF基准值。

5.9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

5.9.1程序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如有电池(组),其条件应与制造厂的说明一致。

b)若有关,轻敲调整零位。

c)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初步调节。

d)逐次地将已知阻值的试验电阻器与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连接以确定电阻表(阻抗表)、电导

表的基本不确定度。试验电阻器的已知阻值的不确定度应是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在此阻

值(阻抗值)、电导值时的不确定度的1/10或更小。

可能时,用可调节电阻器(例如,多位十进制电阻箱)作为试验电阻器。调节电阻箱使指示器顺

序地指示在每个带数字的标度线(BXI)±,不轻敲。记录试验电阻器的值(Bri)0

e)对于多标度尺的电阻表(阻抗表)、电导表,应该对每个标度尺按步骤d)进行试验。

f)比较步骤d)所得的数据,取其中试验电阻器的阻值(BrJ和相应分度线(Bf)的标度值偏离最

大的一组数据分别记为(Ex)和(Brm)0

5.9.2计算

5.9.2.1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仪表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

5.9.2.2若需要时,对每条选定的分度线(Em),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基准形式的基本不确定度:

9

GB/T7676.9—2017

“XI—BRI

uX100

AF

式中:

基准值。

5.10可互换分流器

5.10.1测试输出电压(稳定电源)法

5.10.1.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在稳定电源输出电流和直流标准电阻的功率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程序。

b)使用的直流电流比较仪的输出回路电流应能按匝数比自动跟踪输入回路的电流,跟踪的不确

定度应不大于受试分流器的基本不确定度的l/10o

c)稳定电源输出功率应与受试分流的额定电流相适应;输出稳定度应不大于受试分流器的基本

不确定度的1/10;输出电流的纹波含量应符合GB/T7676.8—2017的相应要求。

d)直流标准电阻器的基本不确定度应不大于受试分流器的基本不确定度的1/3〜1/5。

e)测量标准电阻上的电压和测量受试分流器输出电压的直流数字电压表的基本不确定度应不大

于受试分流的1/5。

f)除非注明频率值,对被试分流器施加直流电流,如果分流器既可以用于直流,又可以用于交流,

则应分别进行交流的和直流的试验。

5.10.1.2试验程序

试验步骤如下:

a)按图1连接标准电阻和受试分流器。选择比较仪的输入、输出的匝数比以及适当的标准电阻

使得IA和Um的标称值接近相等。连接受试分流器的导线尺寸应与受试分流器的额定电流

相适应,如果要求分流器安装到汇流排上,则试验装置中应包括能按规定使用位置安装符合额

定电流要求的汇流排。

b)试验开始时应首先在参比温度下施加额定电流对受试分流器进行预处理,使受试分流器达到

热稳定。

C)调整主电源的输出电流至受试分流器的额定电流。当Um的电压值每分钟的变化不大于受试

分流器基本不确定度的1/10,认为试验已经达到热稳定时,记录(Us)为标称值时的受试分流

器的电压值(Umi)。

d)当用户有要求时,将主、副电源的输出极性反接,重复步骤C),记录(Us)为标称值时的受试分

流器的电压值(UM2)O

e)比较并找出步骤c)和步骤d)(若有时)的(Um】)和(42)值与标称值相差最大的值,记为(UM)0

5.10.1.3计算

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分流器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Af基准值,额定输出电压值。

10

GB/T7676.9—2017

说明:

W,——直流电流比较仪的原边线圈;

W2——直流电流比较仪副边线圈;

Rs标准电阻器;

Rm受试分流器;

Us——监视标准电阻匕电压的直流数字电压表;

17m——测量受试分流器输出电压的直流数字电压表;

IS流过标准电阻的电流;

II流过受试分流器的电流;

D——直流电流比较仪的反馈调节装置。

图1直流大功率稳定电源试验电路图

5.10.2双臂电桥(电阻)法

5.10.2.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当试验电源输出电流达不到受试分流器60%的额定电流值时,可以采用此方法;

b)标准电阻的功率应与受试分流器的额定电流相适应,标准电阻的基本不确定度应不大于受试

分流器允许的基本不确定度的1/10;

c)双臂电桥的畸变不确定度不应大于受试分流器允许的基本不确定度的1/4;

d)当检零仪表的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外接反射式检流计;

e)试验电源的输出稳定度应优于受试分流器的基本不确定度的1/10,输岀电流的纹波含量应符

合GB/T7676.8—2017的相应要求。

5.10.2.2程序

试验步骤如下:

a)按图2连接受试分流器和标准电阻。连接受试分流器的导线尺寸应与受试分流器的额定电流

相适应,如果要求分流器安装到汇流排上,则试验装置中应包括能按规定使用位置安装符合额

定电流要求的汇流排。

b)开关&、瓦都置于1的位置。调整稳定电源的输岀电流至标准电阻的额定电流,保持15min

以上,使其达到热稳定,调节比较臂电阻使电桥的检流计归零。相应记录为(^A)o

c)开关K,仍置于1,将瓦置于2的位置,重复步骤b),调节比较臂电阻使电桥的检流计归

11

GB/T7676.9—2017

零,记录相应电阻值为(Rb)0

d)将开关K,置于2、瓦置于1的位置,重复步骤b),记录电桥的相应电阻值为(RQ。

e)将开关&置于2、瓦置于2的位置,重复步骤c)。记录电桥的相应电阻值为(Rd)。

Rs大功率标准电阻;

Rm——受试分流器的电阻;

R出2——分别为电桥的外比例臂电阻和内比例臂电阻;

R、R'——电桥可调节的比较臂的电阻;

K——切换测试电流方向的开关;

K2——切换双臂电桥内外臂的开关。

图2双臂电桥测量受试分流器电阻的线路图

5.10.2.3正反向平均电阻的计算

按式(1)计算正向试验的受试分流器平均电阻Rmp的值:

RMl+RM2

RMP(1)

2

式中:Rmi=Rs,R2=Rs

按式(2)计算反向试验的受试分流器平均电阻Rmr的值:

Q_RMR1+RmR2

KMR=o

式中:S

R2

按式(3)计算正反向电阻的平均值Rm:

RMP+RMR

RM(3)

2

12

GB/T7676.9—2017

5.10.2.4计算

根据下式计算受试分流器的以百分数表示的基本不确定度:

式中:

Rm—一受试分流器的正反向平均电阻值;

Af—一基准值,受试分流器的额定电阻值Rn。

5.11可互换串联电阻器(阻抗器)

5.11.1程序

试验步骤如下:

a)将受试电阻器(阻抗器)与测量电流相应的标准电流表串联,标准表的电阻(阻抗)与被测量的

电阻器(阻抗器)相比应可忽略不计。

b)将受试电阻器(阻抗器)的额定电压施加于受试电阻器(阻抗器)和标准电流表串联电路的两

端,记录标准电流表示出的电流值(Br)0额定电压对电阻器应为直流电压,对阻抗器应为额

定频率的交流电压;如果电阻器既可以用于直流,又可以用于交流,应分别用直流和交流额定

电压进行试验。

5.11.2计算

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可互换电阻器(阻抗器)的基本不确定度:

AF

式中:

Af—一基准值,受试电阻器(阻抗器)的额定电流值/n。

5.12可互换霍尔电流传感器

5.12.1程序

试验步骤如下:

a)用与受试传感器额定电流相适应的导线(或汇流排)连接标准电流表或标准分流器,穿过受试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窗口后接到大功率稳定电源上,电流方向应与标志的方向一致。霍尔传感

器的电源接口接入制造厂规定的电源上;受试传感器的输出接口连接与其输出额定值相适应

的电压或电流标准表上。如果串联的是标准分流器,则分流器的基本不确定度应等于或小于

受试互感器的1/3,其电压输出端应接数字电压表,数字电压表的基本不确定度应是受试霍尔

互感器允许的基本不确定度的1/5。

对于直流霍尔电流传感器应采用直流电源进行试验。

对于交流霍尔电流传感器应采用交流电源进行试验。

b)在输入电流为零时调整失调电流(对于闭环传感器)或失调电压(对于开环传感器),使其到零。

c)增大大功率稳定电源的输出电流,分别达到受试传感器额定电流的10%、20%、60%、80%和

100%等5个试验点上。读取与传感器串联的标准电流表的示值或分流器输出的电压值,记为

(Bxui);同时读取与受试传感器输出接口相连接的标准表输出的相应值(Brui)0

d)调节大功率稳定电源达到受试传感器额定电流的120%,逐步降低输出电流值使其分别为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