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63-20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深度技术规程

DB42/T 1863-2022 DB42/T 1863-202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design depth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architectural design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T 1863-2022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4-25
实施日期
2022-08-25
发布单位/组织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80.40

CCSP25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863—20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深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signdepthofassembledbuildingwith

concretestructure

2022-04-25发布2022-08-25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42/T1863—2022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技术策划及方案设计.................................................................2

一般规定.......................................................................2

技术策划.......................................................................3

方案设计说明...................................................................3

设计图纸.......................................................................4

6初步设计...........................................................................5

一般规定.......................................................................5

总平面.........................................................................5

建筑专业.......................................................................6

结构专业.......................................................................6

机电专业.......................................................................8

内装系统.......................................................................8

7施工图设计........................................................................11

一般规定......................................................................11

总平面........................................................................11

建筑专业......................................................................11

结构专业......................................................................14

机电专业......................................................................18

内装系统......................................................................20

8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21

一般规定......................................................................22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提资..........................................................22

设计说明......................................................................23

设计图纸......................................................................24

建筑专业技术要求..............................................................25

结构专业技术要求..............................................................26

机电专业技术要求..............................................................28

生产、运输和安装工艺设计......................................................28

9预制构件安装图设计................................................................28

一般规定......................................................................28

I

DB42/T1863—2022

生产、运输和安装要求...........................................................29

10数字化设计........................................................................29

一般规定......................................................................29

设计内容和交付标准............................................................29

设计检查......................................................................30

信息化应用....................................................................31

参考文献..............................................................................32

条文说明..............................................................................35

II

DB42/T186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科创发展有限公司、美好建筑装配科

技有限公司、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天华华中建筑

设计有限公司、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上海富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志雄、朱海军、刘献伟、谷倩、武身军、张于程、王红军、谭园、刘记雄、

任晓丹、吴永超、孙志庭、李井哲、蒋科卫、彭林立、沈浩、郑明星、田水、柯叶君、李魏武、邹智慧、

张再鹏、曹源、王海、程浩、刘波、吴渭、谢怡、郑晓龙、孟浩、胡建军、李文文、龚家兴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027-68873063,邮箱:

407483361@。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湖

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路8号,邮编430014,联系电话:027-82743203,邮箱:110934440@)。

III

DB42/T1863—2022

引言

为促进湖北省建筑产业化发展,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结合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构件加工、运输、安装和验收的相关内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结合湖北省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情况和实践经验,作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的

深度规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湖北省相关标准与

法规的规定。

本文件体现了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设计深度和流程方面的一些特色,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

用性和操作性。其规定了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宜由原主体设计单位完成,也可由其他具备预制构件加工

图设计能力的相关单位配合完成,其成果文件应经原建筑主体设计单位进行符合性审查,并签署审查意

见,主体设计单位对主体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建筑功能负责。

IV

DB42/T1863—20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深度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全过程,包括技术策划及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

设计、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预制构件安装图设计、基于BIM的数字化设计。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预制构件加工、运输、安装和验收的相关要求,给

出了各阶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981建筑用轻钢龙骨

GB/T23451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5112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GB/T512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JGJ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规程

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367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

JGJ/T467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

JGJ/T491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

DB42/T1386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concrete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

配混凝土结构等。

深化设计detaileddesign

1

DB42/T1863—2022

在已确定的各专业施工图基础上,综合考虑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吊装、支撑、连接等环节以及

各专业施工图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要求等方面因素而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进行的详图设计。包括设计阶

段的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安装图设计。

内装系统interiordecorationsystem

由楼地面、墙面、轻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卫生间等组合而成,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体。

预制构件加工图processingdrawingofprefabricatedcomponents

表达与预制构件相关的所有信息,可直接用于预制构件加工的详细图纸。

安装图installationdrawing

由施工单位完成的用于施工阶段表示预制构件、部品、部件之间的装配组合关系、以及它们与现浇

混凝土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安装顺序和临时支撑等相关图纸。

4基本规定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均应进行装配式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设计前应进行技术策划,对规划条件、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实施

性进行评估分析,对地方政策和约束条件进行调查,合理提出装配式建筑建造目标和技术实施方案。

方案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策划做好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构件生产加工的可行性,按

照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进行预制构件拆分和布置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应在建筑图纸中完整表达预制构件布置,完善建筑平立剖面,优化预制构件拆分和

布置,优化连接节点设计,详细计算装配式技术指标,论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方案的合规性、主体结构

的安全性、建筑性能的可靠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内装等专业,考虑构件加工、堆放、运输和安装等因

素,进行装配式专项设计。

深化设计阶段包括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和安装图设计两部分内容,前者应在装配式施工图基础上

进行,综合考虑建筑、设备、内装各专业以及生产、运输、安装施工等各环节对预制构件的要求,完成

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后者是在施工阶段,由施工单位完成安装图,表达预制构件施工安装方向、安装

顺序等内容,指导现场安装,保证施工的准确度。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制定构件工厂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的设计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设计和信息化管理。

5技术策划及方案设计

一般规定

5.1.1技术策划应对规划设计、部品生产和施工建造各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对技术选型、技术经济性

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建筑、结构、机电、内装、经济、构件生产等环节应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并全过

程参与。

5.1.2技术策划文件一般包括结构选型、装配方案、构件选型、内装工业化技术方向确定、设备管线

技术方向确定、生产安装方案以及经济性评估等内容。

2

DB42/T1863—2022

5.1.3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应在确定建筑方案的功能、风格、造型、高度及质感时,考虑装配式的影

响和实现可能性,复核是否满足装配率目标要求,并确定相应的装配实施范围。

5.1.4方案设计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a)设计总说明书、各专业设计说明、装配式专项设计内容以及投资估算等;

b)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

c)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技术策划

5.2.1设计单位应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根据建设规模、装配化目标、成本额度、技术路径等,与建

设单位共同确定项目的装配式建造目标、主体结构选型、围护结构选型、集成化技术配置等。

5.2.2结构选型应说明装配式结构体系和预制构件选用配置方案、连接方式、标准化、预制构件深化

设计等要求。

5.2.3内装工业化技术方向确定,应对内装系统的工艺及产品应用进行明确,包括拟采用的成品内装

部品部件规格尺寸、连接方式以及接口方式等。

5.2.4设备管线技术方向确定,应明确设备管线与其他系统,特别是主体结构和预制构件中的建筑电

气、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各专业管线、预留孔洞的处理原则。

5.2.5生产和安装策划应包括构件生产、运输、安装等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当地预制构件供应资源、

生产规模、生产能力,预制构件厂与项目的距离及运输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施工现场堆放及场内运输的

可行性,吊装能力、吊装周期及吊装作业单元的确定等。

5.2.6技术经济性评估包括项目规模、成本、质量、效率、工期、安全等内容。

方案设计说明

5.3.1设计依据应包含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政策。

5.3.2项目概况应包含项目位置、项目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装配式建筑面积及

比例、装配式建筑楼栋号及位置和最小装配率等规划要求。

5.3.3装配式技术方案应包含项目基本情况、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

信息化管理、绿色建筑等信息。

5.3.4总平面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阶段总平面图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a)说明项目实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单体的分布情况,各建筑单体的建筑面积统计;

b)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载明建筑预制围护墙体的面积统计和面积占比情况;

c)说明总平面设计与构件运输、构件存放、构件装配化吊装施工的关系,说明设计方案的应对措

施与满足情况。

5.3.5建筑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a)装配式建筑单体的高度、层数、类别、结构型式等建筑基本情况;

b)模数化、标准化设计:建筑方案的标准单元的模数化、标准化设计(包括标准单元空间的开

间、进深、层高以及门窗洞口等部位);

3

DB42/T1863—2022

c)建筑立面形态与工厂化生产及装配化施工的关系(包括立面预制构件的构件类型、构件种类、

组合关系、连接方式、立面材料等);

d)概述建筑节能设计及围护结构节能措施(明确所采用为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或夹心保温

墙体)。

5.3.6结构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

b)设计依据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

c)结构方案

1)概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选型、预制构件选配方案、装配率等;

2)底部结构加强区的层数及相关说明。

d)主要结构材料,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钢材牌号、

连接材料、接缝密封材料等;

e)表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包括采用钢模、铝模及标准定型新型材料模板等的装

配式模板技术等。

5.3.7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电气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说明采用装配式的各建筑单体的分布;

b)设计依据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

c)设计说明简述电气管线、电气预埋箱、电气盒等在预制构件及主体结构中的处理原则。

5.3.8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阶段给排水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说明采用装配式的各建筑单体的分布;

b)设计依据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

c)设计说明简述给排水管线或相关设备等在预制构件及主体结构中的处理原则。

5.3.9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阶段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说明采用装配式的各建筑单体的分布;

b)设计依据包含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

c)设计说明简述暖通风管、管线、设备等在预制构件及主体结构中的处理原则。

5.3.10投资估算文件,由编制说明、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等内容组成。

设计图纸

5.4.1总平面设计图纸

方案设计阶段总平面设计图纸应包含以下内容:

a)在总平面设计图纸中对采用装配式技术的拟建建筑和未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拟建建筑应采

用不同的图例予以注明,进行区分;

4

DB42/T1863—2022

b)技术经济指标表,统计装配式建筑面积及占地上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5.4.2建筑设计图纸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图纸应包含以下内容:

a)平面图:标准层预制构件分布示意图,表达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筑单体标准层平面中用

不同图例注明采用预制构件(墙体、柱等)类型,以及标示预制构件板块划分位置;

b)立面图:标注竖向采用预制构件的楼层范围。

6初步设计

一般规定

6.1.1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a)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说明应包括对于装配式建筑应有的专项内

容;

b)各专业的设计图纸;

c)主要设备或材料表;

d)工程概算书;

e)有关专业计算书,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件,但应按本规定相关条款的要求编制。

6.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编排顺序如下:

a)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b)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

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c)设计文件目录;

d)设计说明书;

e)设计图纸(可单独成册);

f)内装系统(可单独成册);

g)概算书(应单独成册)。

6.1.3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并应满足本文件第6章的规定。

6.1.4概算文件中的各项内容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总平面

6.2.1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装配式专项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6.2.2装配式专项说明书

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中的装配式专项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a)说明项目装配式应用比例要求、各装配式楼栋的户型分布,主要应用预制构件类型,各楼栋的

装配率要求;

5

DB42/T1863—2022

b)对预制构件堆放场地加以说明;

c)交通组织对预制构件的运输流线加以说明。

6.2.3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设计图纸应包含以下内容:

a)总平面图;

b)应对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拟建建筑采用不同的图例进行标示,并在图例列表中注明。

建筑专业

6.3.1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装配式专项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6.3.2装配式专项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装配式专项设计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a)设计依据:

1)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政策;

2)与项目有关的行政批文。

b)设计概述:

1)简述设计任务书中对项目的装配指标要求,包括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筑面积、装

配式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装配率等技术指标;

2)说明项目中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筑单体的分布情况及单体中预制构件种类及占比;

3)注明奖励政策文件和项目执行情况;

4)当采用预制外墙时,应注明预制外墙外饰面做法,如反打面砖或石材、后贴面砖、涂料

等;

5)概述建筑节能设计及围护结构节能措施(明确所采用为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或夹心

保温墙体等)。

6.3.3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装配式设计图纸应包含以下内容:

a)平面图: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筑单体,应在平面图中说明所采用的预制构件(如:柱、剪力墙、

楼面板、围护墙体、凸窗等);

b)立面图:

1)标注竖向采用预制构件的范围;

2)选用的立面材料名称;

3)预制构件板块的立面示意及拼缝的位置。

c)典型节点详图:

1)预制外墙防水、保温、隔声、防火的典型构造详图;

2)建筑构筑配件典型安装详图;

3)卫生间等有水房间的地板、墙体防水节点详图等。

结构专业

6

DB42/T1863—2022

6.4.1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装配式专项设计说明书、结构布置图

和计算书。

6.4.2装配式专项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装配式专项设计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各单体采用的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预制构件选用配置方案、预制构件位置

及种类、装配率;

b)设计依据: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

c)结构设计: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选型概述;

2)预制构件分布情况说明;

3)采用预制构件的相关说明,包括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钢筋保护层等;

4)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特殊技术的说明,结构重要节点的说明或简图、装配式混凝

土建筑的结构典型连接方式(包括结构受力构件和非受力构件的连接等)。

d)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2)钢筋种类、钢绞线或高强钢丝种类、钢材牌号;

3)砌块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

4)预制构件连接材料、密封材料;

5)灌浆料的抗压强度、流动度、膨胀率等性能说明;

6)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锚具、铸钢件、成品支座、阻尼器等)的说明等。

e)概述装配式构件施工方式,包括采用钢模、铝模及标准定型新型材料模板等的装配式模板技

术,预制钢筋网和骨架等;

f)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必要时提出试验要求,如进行连接节点试验等;

2)对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需要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或其他专项论证的项目应明确说

明;

3)注明对构件生产、施工、吊装、临时支撑、施工工艺等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6.4.3装配率计算书

初步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

a)采用预制构件的情况简述,各建筑单体采用预制构件的类型;

b)装配率的计算:

1)初步计算各类预制构件的体积和表面积,统计各建筑单体的装配率;

2)预制构件数量统计表。

6.4.4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装配式设计图纸应包含以下内容:

a)结构平面布置图:

1)注明所采用的预制构件(如:柱、剪力墙、楼面板、围护墙体、凸窗等)的位置,并采

用不同图例区分;

7

DB42/T1863—2022

2)示意构件拆分图,注明预制构件主要尺寸和标高范围。

b)典型节点详图:

1)主要或关键性节点、支座及连接示意图;

2)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预制构件之间连接节点详图。

6.4.5计算书

除主体结构计算书外,尚应按照相关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

设备管线以及地方规定中的创新项等分项初步计算装配率。

机电专业

6.5.1建筑电气专业

初步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a)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概况、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并满足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施工安装及

使用维护的要求;

b)建筑电气设备、管线及附件等在预制构件中的安装、敷设方式及处理原则;

c)电气专业在预制构件中预留孔洞、沟槽、预埋管线等布置的设计原则;

d)电气专业管线与建筑结构分离的设计原则;

e)防雷引下线的设置方式及确保有效接地所采取的措施。

6.5.2给水排水专业

初步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书,应包含下列内容:

a)装配式设计概况、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

b)给排水管线分离的设计原则;

c)给排水设备、管线及附件等在预制构件中的安装、敷设方式及处理原则。

6.5.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

初步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设计说明专篇,其主要内容含:

a)工程概况说明采用装配式的建筑单体分布情况;

b)设计依据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筑设计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

c)空调、通风、防排烟、燃气系统形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d)交代管材、接口、敷设方式及施工要求。当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时,管材材质及接口方式,

预留孔洞、预埋套管、沟槽等安装方式;

e)暖通管线分离设计原则。

内装系统

6.6.1初步设计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总平面图、平面图、吊顶图(立面图,剖面图,重点空间或

做法详图)、主要材料表、工程概算书。

6.6.2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阶段内装系统的装配式专项设计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

8

DB42/T1863—2022

b)设计内容和范围;

c)设计依据;

d)对方案设计进行深化设计的说明;

e)其他说明。

6.6.3装配式装修内装设计宜与建筑、结构、机电设计同步一体化进行,建筑移交应符合GB50204

的规定。

6.6.4装配式装修内装设计应包含隔墙、地面、墙面、顶面、卫生间、厨房、内门窗、收纳等系统设

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装配化装修内装设计应包含隔墙、地面、墙面、顶面、卫生间、厨房、内门窗、

收纳等系统设计。

隔墙系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隔墙系统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a)隔墙应选用龙骨隔墙、条板隔墙或其他干式工法施工的隔墙;

b)龙骨隔墙应将防火、隔声、防水、防潮、吊挂加固、管线内敷设、集成墙板等内容做一体化

设计;

c)龙骨隔墙宜采用金属类龙骨,轻钢龙骨应符合GB/T11981的规定;

d)条板隔墙应符合GB/T23451标准,可根据管线敷设走位设计进行隔墙模块排版,宜在工厂生

产时预留好管线空腔及暗盒孔洞;

e)条板隔墙宜根据装配式墙面板连接分布位置预埋连接板。

吊顶系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吊顶系统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a)吊顶系统包含龙骨、吊件、收边型材和集成饰面层顶板;

b)吊顶系统宜与新风、排风、给水、喷淋、烟感、灯具等设备和管线进行集成设计;

c)集成顶板应根据空间功能区分满足隔声、防火、防潮等性能要求。

墙面系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墙面系统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a)墙面系统宜包含调平件和集成饰面层墙板;

b)墙面系统根据管线走位分布,合理设计好墙板与基层墙体的预留空腔尺寸;

c)墙面系统宜选用集成饰面一体板,并满足环保、防火、防潮、隔声等性能要求;

d)集成墙板应与基层墙体连接紧密无异响,宜实现单块可拆装的需求;部品接缝处,应设置工

艺缝或装饰收边条。

地面系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地面系统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a)地面系统可采用架空楼地面、非架空干铺楼地面或其他干法工法施工的楼地面;

b)地面系统应满足房间使用的净高、承载、防水、防滑、隔声等各项基本功能需求;

c)地面系统应根据地面供暖、电气、给水排水、新风等系统的管线走位进行分层布局和集成设

计,同时协同卫生间、公共区域等系统确定各区域地面标高;

d)地面系统采用地暖和供冷系统时,宜选用模块式集成部品。

9

DB42/T1863—2022

装配化厨房系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装配化厨房系统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a)厨房设计应协调建筑、结构、内装、机电、燃气、管线等专业合理布局,结合装配式内装部品、

橱柜、设备、门窗等产品尺寸模数进行一体化设计;

b)厨房系统包括地面、墙面、吊顶、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部品;

c)墙、地面系统采用架空结构,面层材料选用防滑且低吸水率、燃烧性能等级A级、耐磨、耐腐

蚀、耐污染、易清洗的装修材料;

d)吊顶宜采用整体吊顶、集成吊顶,所用材料燃烧性能等级A级、耐腐蚀、易清洗,在适宜的位

置设置检修口;

e)厨房给排水、电气设备管线应利用地面、墙面、顶面系统的架空层进行集中布置,且应满足管

道检修的需求,排水管应采用隔声材料包裹;

f)橱柜和厨房设备应与管线、墙面、隔墙协同集成设计,采用结构可靠的连接方式及互不干涉的

孔位预留;

g)厨房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应设防水、防潮层,设置位置和尺寸应符合JGJ367及

DB42/T1386有关规定。

装配化卫生间系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装配化卫生间系统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a)卫生间设计应协调结构、内装、设备、管线系统等专业,结合卫生间部品尺寸模数和预留管线

敷设空间,确定建筑布局方案、结构方案、设备管线敷设方式和路径、主体结构孔洞尺寸预留

以及管道井位置等设计;

b)卫生间系统分为集成式卫生间和整体卫生间,包含防水底盘地面(含面层、地漏)、防水板墙

面(含面层)、吊顶(含照明排气)、洁具五金、电气设备及机电管线等部品;

c)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方式时,结构局部降板应结合排水方案及检修要求等因素确定降板区域,

降板高度应根据防水底盘高度、卫生间外的装配式地面标高、洁具布置方案、排水管管径尺寸

及敷设路径等因素确定;

d)集成卫生间的防水底盘应选用耐腐蚀材料,地面及墙面的面层应选择吸水率低、耐污染、易清

洁、耐腐蚀的瓷砖、石材或其他复合材料,材料的安全、防水、防火、环保指标和技术参数均

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标准的规定。

e)集成卫生间的吊顶宜采用整体吊顶、集成吊顶,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符合B1级,给水、热水、

电气管线接入口及分配宜敷设在吊顶内,并应在相应部位设置检修口;

f)集成卫生间的各部品之间、各部品与主体建筑、门窗衔接处应做好收口和防水设计;

g)整体卫生间的设计和选型应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进行,应符合JGJ/T467的规定。

其他内装系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其它内装系统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a)内门窗宜选用工厂成套供应的门窗(套)部品,设计文件应明确所采用门窗(套)的材料、品

种、规格、隔音、耐火极限、耐腐蚀等指标以及颜色、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固定方式等要求;

b)收纳系统应结合功能空间布置,对物品种类和数量进行收纳规划和设计;

c)收纳系统宜与建筑隔墙、吊顶等进行一体化设计,能适应使用功能和空间变化的需要;

d)收纳系统部品应进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宜采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部品;

10

DB42/T1863—2022

e)收纳系统所用板材和五金件材料性能应符合防火、防水、防潮、防腐、防蛀等国家现行相关标

准规定;

f)户内楼梯、窗帘盒等部品宜选用工厂成套装配化部品。

7施工图设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