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8/T 54-2023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6108/T 54-2023 Pest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late blight of potatoes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08/T 54-2023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6-02
实施日期
2023-07-02
发布单位/组织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榆林市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下晚疫病的病原及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害控制、防治措施等综合防治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榆林市不同区域马铃薯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定边县科发马铃薯良种有限责任公司、榆林郝哥薯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汪奎、张春燕、吕军、杜清荣、方玉川、郝永康、赵万利、张媛媛、高青青、张晶晶、柳会林、贺海军、思旺阳、冯瑞瑞、苗仲学、候静、刘娜、高慧、薛皎、乔文渊、雷慧珍、拓菊梅、王彦梅、高竹燕、王宏梅、朱继宇、贺靖波、王毛毛、陈丽娟、胡晓燕。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05

DB6108

榆林市地方标准

DB6108/T54—2023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3-06-02发布2023-07-02实施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8/T54—2023

DB6108/T54—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榆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定边县科发马铃薯良种有

限责任公司、榆林郝哥薯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奎、张春燕、吕军、杜清荣、方玉川、郝永康、赵万利、张媛媛、高青青、

张晶晶、柳会林、贺海军、思旺阳、冯瑞瑞、苗仲学、候静、刘娜、高慧、薛皎、乔文渊、雷慧珍、拓

菊梅、王彦梅、高竹燕、王宏梅、朱继宇、贺靖波、王毛毛、陈丽娟、胡晓燕。

本文件由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912-3359657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上郡南路14号

邮编:719000

I

DB6108/T54—2023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榆林市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下晚疫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榆林市不同区域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1783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马铃薯晚疫病Potatolateblight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侵染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病害。

3.2

中心病株Primaryinfectedplants

由病原菌初侵染引起的田间最早出现的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

3.3

脱毒种薯Virus-freeseedpotato

利用茎尖脱毒技术生产的无病毒种薯。

3.4

种薯处理Treatmentofseedpotato

播种前采用有效药剂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处理。

4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晚疫病病原物为藻物界卵菌门、霜霉科、疫霉属,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病害识别参照附录A。

1

DB6108/T54—2023

5防治措施

5.1精细整地施肥

播种前深翻土壤,不得连作,宜与豆科和禾谷科轮作。宜高垄栽培。增施基肥,每667㎡施充分腐

熟的农家肥2000㎏~3000㎏或商品有机肥150㎏~200㎏,尿素25㎏~30㎏,磷酸二铵15㎏~20

㎏,硫酸钾10㎏~15㎏,肥料选用符合NY/T496要求。

5.2选用抗耐病品种

可选用青薯9号、陇薯7号、晋薯16号、丽薯6号等抗病品种,避免同一区域种植单一品种。

5.3种薯选择与处理

5.3.1选择脱毒种薯原种或一级种,种薯质量符合GB18133要求。

5.3.2播前将出窖后种薯晒种2d~3d;同时淘汰病、烂薯,小老薯和畸型薯。

5.3.3切种前进行切刀消毒,切好的种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

68.75%霜霉威·氟吡菌胺悬浮剂75g~100g,加滑石粉2kg~3kg混匀后拌种;或者用相同剂量药剂,

加水2kg~3kg,均匀喷洒在667㎡地块的种薯块上,避光晾2h以上,待药液吸收后播种;或者用上述

药剂制成350倍药液,将切好的种薯块浸泡30min后捞出,避光晾晒,阴干后收藏,次日播种。

注:采用后两种种薯处理方法,要做严晾晒环节,确保播后苗全苗齐。

5.4规范播种

5.4.1早熟品种4月上中旬播种;中晚熟品种南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北部5月上中旬播种。

5.4.2按不同区域安排种植密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