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173-2015 三相智能农业排灌电能表

DB13/T 2173-2015 Three-phase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ergy meter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2173-2015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2-11
实施日期
2015-03-1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7.220.20

L8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173—2015

三相智能农业排灌电能表

2015-02-11发布2015-03-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17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立峰、任月吉、屈国旺、陈洪雨、高卫东、印志军、苏彦斌、高新艳、贾

祎冬、李铮、张权、王志鹏、沈战辉、王诚、史建洋。

I

DB13/T2173—2015

三相智能农业排灌电能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相智能农业排灌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三相智能农业排灌用电能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4798.1-2005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1部分:贮存

GB/T4798.2-2008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215.211-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215.301-2007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

GB/T17215.323-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试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8460-2001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

DL/T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1354-2013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1356-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1376.1-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讯协议

Q/GDW1827-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ISO781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ISO14443识别卡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接近卡

3术语和定义

Q/GDW1354-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相智能农业排灌电能表

具有电能量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远程传输等特性的可应用于农业

排灌的三相智能电能表。

1

DB13/T2173—2015

3.2

一表多卡

多张用户卡(购电卡)可在同一只电能表上使用。

3.3

一卡多表

一张用户卡(购电卡)可以在多只电能表上使用。

3.4

区域号

用户卡和电能表所通用的区域范围编号,只有电能表和用户卡上的区域号相同时才能刷卡用电。

3.5

挂起

用户停止用电后,未及时刷卡取回用电信息,此用户即被挂起,不影响其他用户用电。用户被挂

起后,不能在其他电能表中使用,必须在此电能表上刷卡取回用电信息后方可使用。

3.6

灰锁/解扣

购电卡的相关信息成功写入电能表内后,此购电卡状态为灰锁,该电能表不再接受其他购电卡的

应用操作。

购电卡处于灰锁状态后再次从电能表中取回用电信息的过程为解扣。购电卡解扣成功后,电能表

可以接受其他购电卡用户使用。

3.7

黑名单

禁止在电能表上使用的用户卡号列表。

3.8

无脉冲跳闸时间

用户正常刷卡用电后持续累计无脉冲时间间隔限值。

3.9

区域修改卡

修改电能表内区域号的专用卡。

3.10

变比修改卡

修改电能表内变比系数的专用卡。

3.11

故障电量

2

DB13/T2173—2015

电能表未发出继电器吸合指令情况下所计量的总电能量。

4要求

4.1规格要求

参比电压Un:3×220V/380V或3×380V;

参比电流In:经互感器接入1.5A,直接接入5A;

最大电流Imax:为参比电流的4倍及以上;

参比频率:50Hz;

参比温度及相对湿度范围:参比温度为23℃,相对湿度范围为45%~75%。

4.2机械及结构要求

电能表的机械及结构要求应符合GB/T17215.211-2006中第5章的规定。

4.2.1表壳外形

表壳外形推荐图见附录A。

4.2.2输出接口

4.2.2.1电能量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有与其电能量成正比的电脉冲和LED脉冲测试端口(有功、无功),脉冲宽度为:80ms

±20ms。电脉冲应经光电隔离后输出;LED脉冲采用超亮、长寿命LED作电量脉冲指示,测试端口能从

正面触及到。

4.2.2.2多功能测试接口

应满足Q/GDW1354-2013的要求。

4.2.2.3报警输出接口

应具有报警输出接口,接口额定参数:AC220V/5A或DC100V/0.1A。

4.2.3封印

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电能表还应具有出厂封印、检定封印和编程封印。封印结构能防止

未授权人打开表盖而触及电能表内部。在安装运行状态,电能表封印状态应在正面直接观察到。出厂

封印为一次性编码封印。

4.2.4电源供电方式

电能表电源由线路供电;电能表应具备带隔离的多路输出电源,分别提供表内部测量与数据处理

单元(或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使用。当电能表三相电压中有任两相断电后,电能表

应能正常工作。

4.3气候条件

电能表的气候条件应符合GB/T17215.301-2007中5.3的规定

3

DB13/T2173—2015

4.4功能要求

4.4.1电能计量

4.4.1.1具有正向、反向有功电能量和四象限无功电能量计量功能,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和组合

无功电能量。

4.4.1.2四象限无功电能除能分别记录、显示外,还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组合无功1和组合无功2

的计算、记录、显示。

4.4.1.3具有计量故障电量功能,并可以累加故障电量。

4.4.2需量测量

4.4.2.1测量双向最大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并存储带时标的数据。

4.4.2.2支持最大需量数据手动(或抄表器)清零。

4.4.2.3最大需量测量采用滑差方式,需量周期和滑差时间可设置。出厂默认值:需量周期5min、

滑差时间1min。

4.4.2.4能存储最近12个结算日最大需量数据。

4.4.3实时量测量功能

4.4.3.1测量、记录、显示当前电能表的总及各分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

4.4.3.2提供越限检测功能,可对线(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设置限值并进行检测,当某

参数超出或低于设定的限值时,将以事件方式记录相关数据,并为相关保护检测提供依据。

4.4.3.3具备实时扣减计费金额。

4.4.4时钟、校时功能

4.4.4.1应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内部时钟端子输出频率为1Hz。

4.4.4.2时钟应具有日历、计时、闰年自动转换功能。

4.4.4.3应使用环保型的锂电池作为时钟备用电源;时钟备用电源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

电后应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电池电压不足时,电能表应给予报警提示。

4.4.4.4可通过RS485、红外等通信接口对电能表校时,日期和时间的设置必须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

的安全措施,除广播校时外,校时必须使用密文进行。

4.4.4.5电能表只接受小于或等于5min的时钟误差广播校时;每日只允许校时一次(日期发生改变

即允许校时),且应尽量避免在电能表执行结算数据转存操作前后5min内进行。

4.4.5事件记录

4.4.5.1应记录编程总次数,以及最近10次编程的时刻、操作者代码、编程项的数据标识。

4.4.5.2应记录需量清零的总次数,最近10次需量清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可记录校时总次数(不

包含广播校时),最近10次校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4

DB13/T2173—2015

4.4.5.3应记录各相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4.5.4应记录各相断相的总次数,最近10次断相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4.5.5应记录各相失流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流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4.5.6应记录最近10次电流不平衡发生、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应记录电压(流)逆相

序总次数,最近10此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其对应的电能量等数据。

4.4.5.7应记录开表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表盖时间的发生、结束时刻。应记录开端钮盖总次数,

最近10次开端钮盖时间的发生、结束时刻。

4.4.5.8应永久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的发生时刻及清零时的电能量数据。

4.4.5.9应记录各相过负荷总次数、总时间,最近10次过负荷的持续时间。

4.4.5.10应记录掉电的总次数,以及最近10次掉电发生及结束的时刻。

4.4.5.11应记录全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全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流值。

4.4.5.12应记录最近10次拉闸、合闸时间,记录拉、合闸时间发生时刻和重要电能量等数据。

4.4.5.13可抄读每种时间记录总发生次数和(或)总累计时间。

4.4.6存储功能

4.4.6.1存储本表总用电量,故障电量分别记录20条。

4.4.6.2至少存储最近1000条用户刷卡记录,满记录后自动覆盖最早用电数据,包括卡号、开始用

电时间、结束用电时间、用电量、剩余金额、交易金额、当前电价。

4.4.6.3供电线路断电后,数据至少保存10年。

4.4.6.4能够记录20条挂起用户信息(刷卡操作过程中加锁、解扣不确定情况下不正确的记录),

当满足20条记录是电能表不在接受其它用户卡。直到系统抄回20条记录保存起来或用户再次刷卡取

回,电能表才接受其它用户卡。

4.4.6.5能够存储50条参数设置记录,能够存储修改前值、修改后值、时间。

4.4.6.6能够存储20条刷卡故障记录。

4.4.7冻结功能

4.4.7.1定时冻结:按照约定的时刻及时间间隔冻结电能量数据;每个冻结量至少应保存60次。

4.4.7.2瞬时冻结:在非正常情况下,冻结当前的日历、时间、所有电能量和重要测量量的数据;瞬

时冻结量应保存最后3次的数据。

4.4.7.3日冻结:存储每天零点的电能量,应可存储62d的数据量。停电时刻错过日冻结时刻,上电

时补全日冻结数据,最多补冻最近7个日冻结数据。

4.4.7.4约定冻结:在新老两套费率/时段转换、阶梯电价转换或电力公司认为有特殊需要时,冻结

转换时刻的电能量以及其他重要数据。

5

DB13/T2173—2015

4.4.7.5整点冻结:存储整点时刻或半点时刻的有功总电能,应可存储254个数据。

4.4.7.6冻结内容及标识符应符合DL/T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要求。

4.4.8负荷记录功能

负荷记录内容可以从“电压、电流、频率”、“有、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无功总电

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需量”六类数据项中任意组合,负荷记录的内容应与负荷模式

字设置的相符。

负荷记录间隔时间可以在1min~60min范围内设置。

4.4.9费控功能

4.4.9.1费控功能是通过CPU卡、射频卡等固态介质实现的本地费控。

4.4.9.2电能表上电后默认为跳闸状态,用户刷卡成功后,购电卡上金额读入电能表中,金额大于零

电能表合闸并发出提示音,用户可以正常用电。再次刷此用户卡,将剩余金额取回到购电卡中,电能

表跳闸并发出提示音,结束用电。

4.4.9.3当设置无采样自动断电功能后,电能表处于使用状态时,若用户未及时取走用电信息,在预

定的无采样自动断电时间内不产生一个脉冲,电能表发出跳闸指令,并挂起此用户。如果再次刷此购

电卡,电能表将把挂起的用户信息取回卡中,电能表删除挂起信息,此购电卡可以在电能表上正常使

用。在挂起用户期间不影响其他购电卡刷卡使用。

4.4.9.4当供电线路停止供电时,剩余金额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信息不应丢失。

4.4.9.5当使用非指定介质或进行非法操作时,电能表应能进行有效防护;在非指定介质或非法操作

撤销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且数据不丢失。

4.4.10通信功能

通信信道物理层必须独立,任意一条通信信道的损坏都不得影响其它信道正常工作。通信时,电

能表的计量性能、存储的计量数据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认证通过后的红外和RS485、通信模

块等方式对电能表进行设置或抄读数据的权限一致,均能实现DL/T645-2007规约要求的所有功能。

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宜支持主动上报。电能表与通信模块接口均应设计相应保护电路,在热拔插通

讯模块及模块损坏等情况下,均不应引起电能表复位或损坏。具有通信模块的电能表应具备兼容模块

互换的接口,接口要求及供电输出应满足Q/GDW1827-2013、Q/GDW1356-2013的要求,三相电能表应

具备载波通信模块、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无线公网通信模块的互换功能,模块更换后,电能表的计

量性能、存储的计量数据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