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825.1-2008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第1部分:成形性能和指标

GB/T 15825.1-2008 Sheet metal formability and test methods—Part 1:Formability and index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825.1-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12-23
实施日期
2009-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GB/T 15825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薄板成形性能的参数、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指导金属薄板成形性能及其试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风汽车模具冲压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曹宏深、姜奎华、华林、黄尚宇、毛华杰、李晓星、李志刚、李建华、陈新平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0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825.1—2008

代替GB/T15825.1—1995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第1部分:成形性能和指标

Sheetmetalformabilityandtestmethods—

Part1:Formabilityandindexes

2008-12-23发布2009-06-01实施

发布

GB/T15825.1—200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名称和单位4

5塑性各向异性与成形性能的关系6

6应变硬化指数与成形性能的关系6

7成形极限图与成形极限曲线的工程应用及检测方法6

8成形性能的基本参数和指标6

9成形性能试验方法选用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对模拟成形试验的说明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张拉弯曲回弹试验9

参考文献11

GB/T15825.1—200

-1.Z-—1—

刖弓

GB/T15825《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成形性能和指标;

——第2部分通用试验规程;

——第3部分拉深与拉深载荷试验;

——第4部分扩孔试验;

——第5部分弯曲试验;

——第6部分锥杯试验;

——第7部分凸耳试验;

——第8部分成形极限图(FLD)测定指南。

本部分是GB/T15825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15825.1—1995《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成形性能和指标》。

本部分与GB/T15825.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重新界定了本部分的适用范围;

——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ISO/TR14936:1998;

-3.1中,将“……冲压成形……”修改为“……冲压成形过程……”;

—将原标准中的“4.2狭义成形性能”修改为“3.4抗破裂性”;

——3.4.2中,将“法兰变形区”修改为“凸缘主变形区”;

-图3中,将“局部开裂”和符号“几”分别修改为“孔缘开裂”和

——增加了“图4内孔翻边与竖缘开裂”;

-将原标准中的“4.3广义成形性能”修改为“3.7综合成形性能”,并重新予以定义;

-将原标准中的“7.1”修改为“3.8成形极限图与成形极限曲线”,并予以定义;

-在&2中增加了“g)贴模(抗皱)性指标:方板对角拉伸试验皱高”和“h)定形性指标:张拉

弯曲回弹值”;

——增加了附录A和附录B。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风汽车模具冲压

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曹宏深、姜奎华、华林、黄尚宇、毛华杰、李晓星、李志刚、李建华、陈新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825.1—1995O

T

GB/T15825.1—200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第1部分:成形性能和指标

1范围

GB/T15825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薄板成形性能的参数、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指导金属薄板成形性能及其试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582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4156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GB/T4156—2007.ISO20482:2003,

IDT)

GB/T502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G值)的测定(GB/T5027-2007,ISO10113:

2006,IDT)

GB/T5028金属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值)试验方法(GB/T5028—1999,eqvISO10275:

1993)

GB/T15825.2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第2部分通用试验规程

GB/T15825.3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深与拉深载荷试验

GB/T15825.4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第4部分扩孔试验

GB/T15825.5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第5部分弯曲试验

GB/T15825.6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第6部分锥杯试验

GB/T15825.7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第7部分凸耳试验

GB/T15825.8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第8部分成形极限图(FLD)测定指南

ISO/TR14936=1998金属材料应变分析报告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sheetmetalformability

金属薄板对于冲压成形过程的适应能力。

3.2

模拟成形试验simulativeformingtest

从成形几何条件与技术物理属性的相似性出,对各种冲压成形过程和工艺条件所设计的典型化

试验。

1

GB/T15825.1—200

3.3

模拟成形性能simulatingformability

金属薄板在各种模拟冲压成形试验中,对其成形过程的适应能力。

3.4

抗破裂性fractureresistance

金属薄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抵抗破裂的能力,或称狭义成形性能(classicformability)0

3.4.1

胀形性能stretchability

胀形成形吋,金属薄板在双向拉应力作用下抵抗其厚度减薄而引起局部颈缩或破裂(图1)的能力。

b)胀形破裂

图1胀形与胀形破裂

3.4.2

拉深性能drawability

拉深成形吋,在凸缘主变形区不起皱条件下,金属薄板在凸模圆角附近抵抗破裂(图2)的能力。

a)拉深b)拉深破裂

图2拉深与拉深破裂

3.4.3

扩孔(内孔翻边)性能holeexpandability(stretchingflagability)

扩孔(内孔翻边)成形过程中,金属薄板抵抗因孔缘(竖缘)局部伸长变形过大而发生孔缘(竖缘)开

裂(图3、图4)的能力。

2

GB/T15825.1—200

a)扩孔b)孔缘开裂

图3扩孔与孔缘开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