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31-2014 亳白芍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231-2014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ao white peony root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31-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4-12-17
实施日期
2015-01-17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亳白芍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与初加工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亳白芍栽培生产的全过程。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井泉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省中药材质量检验中心(亳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亳州市农业委员会、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谯城区农业委员会。
起草人:
丁军、冯永军、王德胜、吴雪、王敬才、李运华、姚道忠、张俊侠、李东跃、张涛、侯效忠、牛伟、叶青、李贝蓓。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2.020

B3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31—2014

代替DB34/T231-2001

亳白芍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PaeonialactifloraPall.zver.‘Bobaishao’cv.

nov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2-17发布2015-01-1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3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代替DB34/T231—2001《白芍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4/T231—2001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亳白芍栽培技术规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及附录A、B资料性内容;

——调整了结构,修订了范围、栽培技术、采收章节等内容;

——删除了“品种”章节内容及表1、表2资料性内容;删除了“土壤要求”章节,其内容修改后,

合并入产地环境章节。

本标准由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井泉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省中药材质量检验中心(亳州市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所)、亳州市农业委员会、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谯城区农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军、冯永军、王德胜、吴雪、王敬才、李运华、姚道忠、张俊侠、李东跃、

张涛、侯效忠、牛伟、叶青、李贝蓓。

本标准为第一次修订。

I

DB34/T231—2014

亳白芍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亳白芍栽培技术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与初加工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亳白芍栽培生产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白芍

白芍(PaeonialactifloraPall.),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药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

80cm,根肥大,常呈圆柱形,外皮棕褐色。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