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NBX 160-2022 黄晶果生产技术规程

T/HNBX 160-2022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yellow jinggu fruit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HNBX 160-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1-10
实施日期
2022-12-1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海南省标准化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黄晶果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种苗繁育、园地选择与规划、果园建立、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黄晶果生产管理; 主要技术内容:4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优良品种,一般选择具有果型好、适应性强、丰产稳产、较耐贮运、可食率高、口感好等优良性状的品种,如冬蜜、久蜜等。5种苗繁育5.1苗圃的建立5.1.1宜建在地势平坦区域,要求交通方便、光照充足、灌溉水源便利,苗圃地环境质量符合 NY/T 5010的规定。5.1.2苗圃规划的区、畦进行统一编号,对各区、畦内的实生砧木苗和嫁接苗品种要进行登记、建档保存,做到各品种、各批次苗木准确无误。5.1.3苗圃上方搭建遮阳网,遮阳率 50%~75%,遮阳网距离地面 2.0 m~2.5 m。5.2砧木培育5.2.1选用新鲜、饱满的黄晶果种子,将种子清洗干净,置于清水中浸泡 2 d~3 d催芽,期间换水 1~2 次。5.2.2准备好育苗袋和育苗基质。育苗袋口径 15 cm~20 cm,高度 20 cm~25 cm,并具有排水孔,可选用塑料材质或无纺布材质。育苗基质以田园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按照4:1的比例配制,充分拌匀后备用。5.2.3将已填充基质的育苗袋在苗圃地表紧密排列成宽 80 cm~100 cm的育苗带,带与带之间相距 45 cm~60 cm。5.2.4将催芽后的种子直接播种到的育苗袋中,每袋1粒,种子置于袋口中心位置,覆盖 1 cm~2 cm的基质,定期浇水保持基质湿润。5.2.5每月淋施 1 次 0.3%的尿素和 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相当肥效的其他肥料。5.3嫁接育苗5.3.1当砧木苗距离杯口 15 cm~25 cm高处的直径达到 0.8 cm以上时即可嫁接。5.3.2从品种采穗圃中选取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结果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母树,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选择生长充实、芽眼饱满、充分老熟、枝梢直径 0.6 cm~0.8 cm的新梢作为接穗。采下后剪去叶片并保留叶柄 0.5 cm左右。5.3.3接穗应随采随用,确实需要保存的,用不滴水的湿毛巾包裹芽条,装于塑料袋或纸箱中,置于阴凉处保存,但最长保存时间不宜超过 3 d。5.3.4一般采用枝接法嫁接,在砧木距育苗杯口 25 cm~35 cm处剪去上面的枝梢,削平剪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琼海热带水果产业协会、海南盛大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起草人:
陶挺燕、戴俊、胡福初、范鸿雁、黎紫才、王祥和、陈哲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