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01-2022 卫星对地观测下的碳指标监测体系
T/CI 001-2022 Satellite-based carb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ground observ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I 001-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1-02-27
实施日期
2021-02-27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卫星对地观测下的碳指标分级体系、碳指标遥感监测产品体系和碳指标监测技术体系框架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进行双碳相关遥感信息产品的业务化反演生产和双碳监测技术系统的建设,为碳交易宏观监测提供量化依据;
主要技术内容:依据GB/T 32453-2015《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第5章对地观测数据分类分级原则,结合碳中和背景下的遥感碳指标监测需求,制定以下体系分级原则:(1)科学性:体系划分和级别的界定应符合碳源汇的分类科学体系,并能反应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对类别和级别划分的客观需求,符合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分级结构清晰,能反映不同级别产品之间的内在特征与联系。(2)可扩展性:体系制定首先考虑目前使用广泛、可标准化程度高的主流遥感监测产品,同时还应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出现的新类别、级别可能性,应具备可扩展性;(3)实用性:分级设置应简洁明确,易于操作并为各类用户所接收和使用。(4)兼容性:应能够与现行使用的国际温室气体排放分类、国内外遥感卫星数据分级规则建立明确的映射关系,能方便地与内国外相关分类分级方案接轨。卫星对地观测下的碳指标监测体系分为二级。根据碳中和核算要素分为净碳排放监测指标、碳源监测指标和碳汇监测指标三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依据碳源汇目标地物或要素能够利用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技术手段监测获得原则进行二级指标的划分。其中,净碳排放监测指标主要是碳收支计算后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出的七种主要温室气体作为其二级监测指标;碳源监测指标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碳排放指标,基于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中表1.5罗列的主要碳排放部门和行业,立足监测体系分级原则,建立碳源监测指标的基本架构
发布历史
-
2020年02月
-
2021年01月
-
2021年02月
-
2023年01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国际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力联合会、内蒙古小草数字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峰茂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通广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理工清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池天河、李莘莘、王树东、姚晓婧、杨邦会、吕婷婷、王大成、史寅虎、高绿化、董福海、任华忠、邓劲松、鲁翔信、陈伟、张晓东、周伟、刘锦绣、闫凯、何训、李西军、李桃、孙震强、曾宇、刘建华、杨迪、高俊刚、苑峰、廖通逵、周令泉、王春红、周辉、王阳春、丁佰锁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ICE 002-2024 交通职业教育赛事组织管理规范 2024-05-10
- T/HBFWZL 02-2022 贵金属仓储与运输规范 2022-06-03
- T/JSATL 11-2017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平台技术规范) 2017-12-11
- T/CATAGS 2-2019 航空运输货运销售代理人业务规范 2019-04-02
- T/ITS 0094-2017 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 2017-12-10
- T/CPHA 14.2-2022 集装箱电子单证 第2部分:电子提货单 2022-11-15
- T/GDSAE 00003-2022 车联网先导区路侧协同设施设备建设指南 2022-11-23
- T/SCLOG 004-2021 国际海运航线代码 2021-12-28
- T/AOPA 0001-2020 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设备检测建筑外墙及屋面作业 2020-05-19
- T/SHJX 045-2022 市域铁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标准 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