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209-2023 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标准
DB11/T 2209-2023 Urban road slow-moving system, greenway, and waterfront slow-moving road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2209—2023
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
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标准
Planninganddesignstandardsfortheintegration
ofnon-motorizedsystemofurbanroad,greenway
andwaterfrontnon-motorizedroad
2023-12-26发布2024-07-01实施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209—2023
北京市地方标准
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
融合规划设计标准
Planninganddesignstandardsfortheintegrationof
non-motorizedsystemofurbanroad,greenwayand
waterfrontnon-motorizedroad
DB11/T2209—2023
主编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4年07月01日
2023北京
DB11/T2209—2023
前言
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推进步行与自行车友好城市建设,提升绿
色出行服务水平,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十四五”
时期规划和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规划(2021年-2025年)》和北京市市
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
二批)的通知》(京市监发〔2022〕30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
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融合规
划;5.融合设计。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共同负责管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北
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标准化中心负责标准日常管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
路60号,邮政编码:100045,电子邮箱:594247044@)。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
源标准化中心(电话:55595000,邮箱:bjbb@),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
北京市朝阳区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DB11/T1xxx—20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盖春英、李惟斌、黄斌、张元龄、陈宇
周叶子、谭琪、郭明洋、池晓汐、赵慧
郭竹梅、郭宏、李伟、刘畅、肖书影
李昱瑾、任杰、王悦、佟跃、李世伟
李爽、姜安培、牛晨、杜佳慧、周嗣恩
马瑞、张喆、王江燕、姜洋、戴南琪
王昊、施瑶、费明龙、张仁达、刘丽君
魏保义、张义、王茹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黄伟、杜恒、纪海英、熊文、王绍斌
詹韶志、王斌
DB11/T2209—2023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融合规划...........................................................................................6
5融合设计...........................................................................................8
5.1路径与场地............................................................................8
5.2节点衔接................................................................................9
5.3绿化.....................................................................................11
5.4配套设施..............................................................................11
5.5标识.....................................................................................12
本标准用词说明...................................................................................13
引用标准名录.......................................................................................14
附:条文说明.......................................................................................15
1
DB11/T2209—2023
CONTENTS
1Gena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5
4IntegrationPlanning.............................................................................6
5IntegrationDesign................................................................................8
5.1PathandField..............................................................................8
5.2NodeConnection.........................................................................9
5.3Landscape..................................................................................11
5.4SupportingFacility....................................................................11
5.5SignandMarking......................................................................1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3
ListofQuotedStandrads..........................................................................14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5
2
DB11/T2209—2023
1总则
1.0.1为提升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品质,提高绿色出行水平,规范城
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市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慢行系统、
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区段的规划和设计。
1.0.3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的融合规划设计应坚持因
地制宜、以人为本、安全适用、环境友好、用地集约的原则,注重社会、
生态、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1.0.4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的融合规划设计除应符合
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DB11/T2209—2023
2术语
2.0.1城市道路慢行系统non-motorizedsystemofurbanroad
城市道路范围内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过街设施,以交通功能为
主,兼顾游憩、健身等其他功能。
2.0.2绿道greenway
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
健身功能为主,兼顾绿色出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0.3绿道路径greenwaytrail
绿道中用于步行、骑行的空间,也称游径。
2.0.4滨水慢行路waterfrontnon-motorizedroad
位于河道一侧或两侧的滨水步道以及仅供行人、自行车以及巡河车
辆通行的巡河路。
图2.0.4滨水慢行路示意
2.0.5融合integration
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通过相互连通、空间整合、
功能协调等方式,强化一体化规划设计,提升整体效能。
2
DB11/T2209—2023
2.0.6融合区段integrationsection
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三者或任意两者之间相互连
通、空间整合、功能协调的区域。
图2.0.6融合区段示意
2.0.7接入点connectingpoint
融合区段内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相互衔接的节点。
2.0.8步行路径footpath
专供行人通行的路径。
2.0.9骑行路径bicyclepath
专供自行车通行的路径。
2.0.10综合型路径mixedpath
可供步行和骑行的共板路径。
3
DB11/T2209—2023
2.0.11通透式配置sight-clearplanting
种植的树木其枝叶在距相邻道路路面高度0.5m至3.0m之间不遮
挡驾驶员、骑行者及行人视线的配置方式。
4
DB11/T2209—2023
3基本规定
3.0.1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三者毗邻设置或任意二者
毗邻设置的,宜进行融合规划设计。
3.0.2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应在保障各
系统主要功能的前提下,统筹协调交通、游憩、健身、巡河等功能,实
现线路的连续和顺畅衔接,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环境,并符合无障
碍设计的相关规定。
3.0.3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
沿线及周边地区的人群特征、使用需求、地理环境、空间资源、生态条
件、海绵城市、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迁徙路线等因素,融合区段应优先
选择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开生态敏感区以及有防洪安全风险的地区。
3.0.4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应满足相关
的生态、防洪及安全要求。
5
DB11/T2209—2023
4融合规划
4.0.1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滨水慢行路规划应结合周边地区的用
地功能、人员活动特征、环境条件等因素,开展融合适宜性分析,分析
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确定融合方式、融合区段和接入点。
4.0.2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的融合方式包括路径连通、
合并和借用。
4.0.3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滨水慢行路两者或三者并行设置时,
应结合轨道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公共停车场、学校、幼儿
园、医院、养老设施、公园、居住区、大型商业设施、公共活动中心等
公共设施的出入口就近设置便捷的慢行连通通道。城镇地区相邻的慢行
连通通道间距不宜大于120m,条件受限时,通道间距不宜大于150m。
4.0.4绿道毗邻城市道路时,宜通过空间整合、一体化的规划设计等方
式,将绿道与城市道路绿化设施带进行融合规划。
4.0.5绿道毗邻河道空间时,宜通过路径合并、加强连通等方式,将绿
道路径与滨水慢行路进行融合规划。
4.0.6河道两侧的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路径,应根据需求设置慢行
跨河通道。
4.0.7绿道路径、滨水慢行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绿道步行路径宽度不应小于2m,特殊区域不应小于1.5m;绿
道骑行路径宽度不应小于3m;绿道综合型路径宽度不应小于3m;
2滨水慢行路的步行道宽度宜为1.5m-3m,骑行道宽度不宜小于
3m。
4.0.8绿道路径、滨水慢行路宽度不满足本标准第4.0.7条的,融合区
段应符合以下规定:
1毗邻的绿道路径、滨水慢行路可合并设置;
6
DB11/T2209—2023
2毗邻城市道路的滨水慢行路或绿道路径可与城市道路慢行系统
合并设置或者增加慢行连通通道;
3合并后的路径宽度应满足本标准第5.1.5条的规定。
4.0.9绿道毗邻城市道路的,融合区段应满足下列要求:
1绿道中的步行路径或综合型路径中分道设置的步行道与城市道
路人行道之间应相互连通;
2绿道中的骑行路径、综合型路径中分道设置的骑行道宜与城市
道路非机动车道相互连通。
4.0.10绿道路径、滨水慢行路被道路、轨道交通及其他线性工程、建
(构)筑物、水体等阻断的,可局部相互借用,或利用毗邻的城市道路
两侧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7
DB11/T2209—2023
5融合设计
5.1路径与场地
5.1.1滨水慢行路与绿道路径合并的,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线形
宜结合两侧绿色空间灵活设置。
5.1.2融合区段休闲游憩需求较大的,宜设置小型广场、口袋公园、运
动场地等活动空间,宜结合需求合理确定活动空间的类型和规模,且用
地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5.1.3融合区段位于河道沿线的,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4606-2023 RH精炼炉多功能顶枪 2023-12-29
- JB/T 14572-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蒸气压缩循环水源式冷水(热泵)机组 2023-12-29
- JB/T 14568-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2023-12-29
- JB/T 14573-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高温热泵机组 2023-12-29
- JB/T 14570-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空气调节机 2023-12-29
- JB/T 14574-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热泵烘干机 2023-12-29
- JB/T 14607-2023 拖拉机 极限牵引载荷 试验方法 2023-12-29
- JB/T 14588-2023 激光加工镜头 2023-12-29
- JB/T 14569-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多联式空调(热泵)及类似机组 2023-12-29
- JB/T 14565-2023 搅拌釜用干气密封 技术规范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