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530-2017 名优樱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规程

DB4201/T 530-2017 "Procedures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high-quality cherry blossom using tissue culture"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01/T 530-2017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6-20
实施日期
2017-07-20
发布单位/组织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530—2017

名优樱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规程

2017-06-20发布2017-07-20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201/T530-2017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江汉大学、武汉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程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江汉大学、武汉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蒋细旺、况红玲、戴希刚、张灵灵、徐海芹、张兵、姚中华、徐建刚、陆露、

翟敬华。

I

DB4201/T530-2017

名优樱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武汉地区名优樱花的种类或品种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

根培养、炼苗和移栽、组培苗的田间管理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地区名优樱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立地条件相近地区亦可参照执行。

2种类或品种

适宜本地栽植,观赏性、抗性强樱花种类或品种,如:山樱花(Cerasusserreulat)、染井吉野

(C.ⅹyedoensis)、日本晚樱‘杨贵妃’(C.serrulatavar.lannesiana‘Mollis’)、‘醉红’

(C.serrulatavar.lannesiana‘Zuihong’)等。

3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3.1启动培养

3.1.1茎段外植体的获得

将嫩枝剪成6cm~10cm的茎段,室内用清水将材料洗净,自来水冲洗0.5h~2h,在超净台上用

70%的酒精浸泡40s,用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0.1%的升汞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5次。用滤纸吸

干,将材料切成1cm~2cm带一个腋芽的茎段。

3.1.2芽的启动与形成

3.1.2.1培养基组成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将茎段接种于启动培养基MS+6-BA1.0mg/L+NAA0.1mg/L+蔗糖30g/L+

琼脂6g/L,pH5.8~6.0(用0.1mol/L的HCl或NaOH调节)。MS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

3.1.2.2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先配制,装大瓶,连直径90mm的圆形玻璃培养皿一起用蒸汽高压灭菌锅121℃灭菌20min,

再无菌分装,每个培养皿约含30ml的培养基。腋芽萌发用灭菌培养皿培养。

3.1.2.3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25±2)℃,日光灯光源,光照强度1500lx~2000lx,光照周期16d。

3.1.2.4接种

茎段外植体采用水平接种。

3.1.2.5芽的萌动与生长

1

DB4201/T530-2017

培养4周~5周后形成芽,直至幼苗高6cm~8cm。

3.2增殖培养

3.2.1培养基组成

当植株长至6cm~8cm时,将植株切成带1个节~2个节的茎段进行增殖。接种到增殖培养基

WPM+KT1.0mg/L+IBA0.1mg/L+蔗糖30g/L+琼脂6g/L+0.5g/L的活性炭颗粒,pH5.8~6.0。

WPM培养基配方(pH5.2)见附录B

3.2.2培养基制备

增殖培养用400ml的带有透气膜的培养瓶培养,每个培养瓶约含80ml的培养基。培养基用蒸汽高

压灭菌锅121℃灭菌20min。

3.2.3增殖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见3.1.2.3。增殖培养4周~5周开始形成丛生芽。

3.2.4继代培养

将丛生芽切成单芽继代培养,每2周~4周更换培养基。

3.3生根培养

3.3.1含生长素的培养基培养

3.3.1.1培养基组成

将增殖获得的幼苗,长至6cm~8cm时,切成带1个~2个节的茎段进行生根培养。以1/2WPM(大

量元素减半)为基本培养基。接种到含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1/2WPM+IBA1.0mg/L+NAA0.5mg/L+

蔗糖25g/L+琼脂6g/L+0.5g/L的活性炭颗粒,pH5.8~6.0。WPM培养基配方(pH5.2)见附录B。

3.3.1.2培养基制备

生根诱导采用250ml的锥形瓶培养,每瓶约含75ml的培养基。培养基用蒸汽高压灭菌锅121℃灭

菌20min。

3.3.1.3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见3.1.2.3。培养4d~6d。

3.3.2不含生长素的培养基培养

3.3.2.1培养基组成

将培养4d~6d的增殖材料转接到无激素的生根培养基1/2WPM+蔗糖25g/L+琼脂6g/L+

0.5g/L的活性炭颗粒,pH5.8~6.0。WPM培养基配方(pH5.2)见附录B。

3.3.2.2培养基制备

见3.3.1.2。

2

DB4201/T530-2017

3.3.2.3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见3.1.2.3。培养4周~5周。

3.4炼苗和移栽

3.4.1苗床的准备

选择排水良好地块做苗床,苗床宽80cm~100cm,高15cm~20cm,长度6m~10m。用蛭石、珍

珠岩、泥炭土(体积比1:1:1)混合均匀作为基质,基质厚度15cm~20cm。基质先喷多菌灵50%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再用水淋透,放置1d~2d,再用水淋透,搭盖拱高40cm~60㎝的塑料拱棚,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7d,保证基质潮湿和较高空气湿度。

3.4.2练苗

生根培养后,当苗长至高5cm~7cm,具有片5片~6片叶,3条~4条根时,可将试管苗进行适

当炼苗,即将培养瓶在培养室,去掉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