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CH 002-2023 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设备技术规范 及评价方法

T/KCH 002-202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fully automated soil sample preparation equipment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KCH 002-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1-18
实施日期
2023-01-2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样品自动制备设备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组成结构、技术要求、评价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沉积物土壤样品自动制备仪器(以下简称“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性能检测; 主要技术内容:土壤是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情况日趋严重,不容乐观。2016年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全国人大通过《土壤污染防治法》,同年颁布两项国家标准,2022年2月22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消息正式在中央一号文件里亮相,这些都标志着党中央已把“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防治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才能为这场“净土攻坚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土壤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摸清我国土壤质量基本状况,制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规的重要依据。因此,推进土壤环境监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土壤监测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制备流转与保存、检测分析三个环节,其中60%成本、70%时间和80%误差来自于采样及制样环节,加上过去认为采样、制样没有技术含量而未受足够重视,导致样品制备及前处理在技术能力、设备投入、质量控制等方面严重制约了整个土壤环境监测能力的提升。现行的“棒敲手撵”的手工制样方法与国家环境监测“真、准、全、快、新”的需求不匹配,与国家“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技术总路线不匹配;与建立可追溯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不匹配。标准化、大通量、全流程自动化、质量控制合法合规,是土壤监测业务对样品制备技术和设备提出的明确且紧迫的要求!我国土壤监测的全流程,主要分为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流转和样品分析检测四个环节。目前主流的国内外分析仪器厂商基本都集中在样品分析检测阶段,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层出不穷,但土壤样品检测全流程中60%的项目人力成本、全流程70%的项目周期以及80%的检测误差都发生在样品采集和制备环节。特别是样品制备环节,目前仍然主要靠大量的实验室人员手工制备,费时费力,且面临着效率低、交叉污染严重、缺乏有效的质控手段等严重影响土壤普查和环境监测的问题。土壤样品制备是指按照样品测试方法的要求,把采集到的土壤鲜样在指定场所进行风干和研磨成特定粒度样品的整个过程。样品制备的最大误差在真实值的100%到300%之间,是土壤检测全流程中除采样之外,最大的误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兰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瑞莱谱(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马放均、史晓忠、李雪、程雅楠、李成荫、李洋、钮云龙、曹龙生、陈纯、闫江巍、郑毅、李晓旭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