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059-2020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定 环境测试舱法

GB/T 39059-2020 Determination of harmful substance emissions from synthetic sports surfaces—Environmental chambers method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9059-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9-29
实施日期
2021-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7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环境测试舱测定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定,其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定也可参照使用。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华纳通标(北京)认证有限公司、中检华纳(北京)质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河南省核工业放射性核素检测中心、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科兴教育装备有限公司、东莞精准通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山体育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固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堂正格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海纳特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秦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升微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长河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能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建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江苏银河化轻有限公司
起草人:
车燕萍、韩震雄、俞海勇、张滨、顾嘉赟、戚春元、沈忆莼、孟杰、郑存哲、李弘毅、冉文生、魏俊锋、荣耀、孙银生、尚亚妮、王茂旗、欧阳军、乙志静、孔瑞芳、周高怀、卞志勇、丁维铎、唐庆忠、宋薇、肖华、包海松、高启星、夏可瑜、赵文海、徐军、孙清峰、方丽、彭凯、余意、张云忠、陆军荣、宋伟、徐昌炜、王晓明、刘丽、盛露倩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4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JCS83.140.99

G40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059-2020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

测定环境测试舱法

Determinationofharmfulsubstanceemissionsfromsyntheticsportssurfaces一

Environmentalchambersmethod

2020-09-29发布2021-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串世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叩

GB/T39059-2020

目次

前育…··皿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理……………·………“………·……2

5环境测试舱……………”………·……2

6试样的制备……………”………·……3

7步骤………“……………”………·……4

8结果的计算“………”………·…….6

9检出限”…………·…6

10精密度……··…………·……7

11检测报告…”……··…………·……7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测试舱空气混合效率的测定………·……8

附录B(资料性附录)环境测试舱回收率的测定……”………·……9

附录C(规范性附录)样品的选取、包装、运输和存储……··…10

附录DC规范性附录)隆酣类目标物的采集分析方法……”…………11

附录EC规范性附录〕二硫化碳的采集分析方法……··…"….14

附录FC规范性附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TVC凹的采集分析方法”….17

参考文献………….20

I

GB/T3905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s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华纳通标(北京〉认证有限公司、中检华纳(北京)质量技

术中心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

测试中心〉、河南省核工业放射性核素检测中心、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科兴教育装备有

限公司、东莞精准通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山东泰山体育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回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堂正格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谱

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海纳特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秦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升微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长河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一诺威聚氨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能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建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化

学建材行业协会、江苏银河化轻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g车燕挥、韩震雄、俞海勇、张滨、顾嘉费、戚春元、沈忆药、孟杰、郑存哲、李弘毅、

冉文生、魏俊锋、荣耀、孙银生、尚亚妮、王茂旗、欧阳军、乙志静、孔瑞芳、周高怀、下志勇、丁维锋、唐庆忠、

宋薇、肖华、包海松、高启星、夏可瑜、赵文海、徐军、孙清峰、方丽、彭凯、余意、张云忠、陆军荣、宋伟、

徐吕炜、王晓明、刘丽、盛露倩。

m

GB/T39059-2020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

测定环境测试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环境测试舱测定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定,其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

害物质释放量的测定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g化学污染物

GB/T31107-2014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用气候舱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现浇型面层in-situcastingsurface

将高分子原料和其他原料在现场浇筑铺装的面层囚

[GB36246-2018,定义3.2]

3.2

预制型面层prefabricatedsurface

按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将高分子合成材料预先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卷材或块材,至现场粘结或拼装

的面层。

[GB36246-2018,定义3.3]

3.3

人造草面层artificialturfsurface

以类似夭然草的合成纤维经机械编织固定于底布上所形成的合成材料面层。

[GB36246-2018,定义3.4]

3.4

空气交换率airexchangerate

每小时进人环境测试舱的洁净空气体积与环境测试舱有效容积之比。

注g改写GB185872口01,定义3.2.

3.5

材料/舱负荷比productloadingfactor

试样曝露表面积和舱内有效的容积之比。

1

GB/T39059-2020

[GB185872001,定义3.3]

3.6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阳t创volatileo咆aniccompounds;TVOC

利用TenaxGC或Tenax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烧

和正十六烧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GB/T18883-2002,定义3.3]

注z进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定量计算时,除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醋、

十一烧之外,其他物质以甲苯的响应因子计算,

3.7

背景浓度backgroundconcentration

环境测试舱内不放试样,空载时目标化舍物的浓度,

注2改写GB/T29899-2013,定义3.15.

3.8

采运空白浓度travelblankconcentration

随采样吸附管进行存储、转移等操作且不进行空气采样的吸附管中目标物的分析质量与对应采样

体积的比值。主要鉴别采样吸附管自身污染,及外部环境对采样吸附管的去塞、具塞、密闭转移期间的

污染情况。

注z改写GB/T298992013,定义3.16.

3.9

释放量emissionfactor;EF

在测试条件下,单位面积试样单位时问释放的目标物的质量.

4原理

将试样置于指定温度、湿度和空气交换率等运行条件的环境测试舱中,经过一定的平衡时间之后通

过检测舱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确定试样的有害物质释放量.

5环境测试舱

5.1环境测试舱基本结构

环境测试舱由密封舱体、洁净空气净化系统、空气温湿度调节控制及监控系统、流量调节控制装置、

空气采样系统等部分组成,舱体的有效容积为50L~200L(含50L和200L),舱体内壁、风扇和密封

件应由低释放和低吸附材料组成,舱璧及舱门应具有有效的热绝缘,以避免不可控制的热量交换,防止

舱体内结露。

环境测试舱结构如图1所示。

2

GB/T39059-2020

5

9

6

II

"

飞、

?

说明z

1空气进气口g7试样$

2一一空气过滤器,8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3空气温湿度调节系统3

9一一温度和湿度的监测系统g

4空气气流调节器s10-排气口g

5一一空气流量调节器$11-空气取样的集气管.

6一一密封舱s

圄1环境测试舱示意圄

5.2环境测试舱压力要求

环境测试舱在运行的过程中密封舱应保持相对外界空气(10土5)Pa的正压力E

5.3环境测试舱密闭性要求

环境测试舱密闭性应符合GB/T311072014,4.1.2的规定.环境测试舱密闭性的测定参见

GB/T31107-2014,5.2.20

5.4环境测试舱空气混合效率要求

环境测试舱的空气混合效率应不小于80%。环境测试舱空气混合效率的测定参见附录A。

5.5环境测试舱回收率要求

以甲苯和十二统计,环境测试舱的回收率应大于80%。环境测试舱回收率的测定参见附录Bo

5.6环境测试舱洁净空气要求

环境测试舱应配备空气净化装置,所供给洁净空气中甲醒质量浓度不大于6µg/m',总挥发性有机

化合物(TVOC)质量浓度不大于50µg/m',其他单一目标污染物质量浓度不大于5µg/m'o

6试样的制备

6.1样品选取、包装、运输和存储应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

6.2试样制备时,应避免交叉污染,测试环境保持清洁通风。

3

GB/T39059-2020

6.3对于现场挖取的样品,制样前应去除底层附着物,以避免基础层对面层试样可能的污染。

6.4试样应从距样品边缘至少20mm处按要求的面积进行截取,并将试样的切割表面及底面用铝销

包覆。

6.5按式(1)计算试样的材料/舱负荷比L,保证其材料/舱负荷比为(0.4士0.02)m'/m'"

L二A,/V"…(1)

式中2

L一一试样的材料/舱负荷比,单位为平方米每立方米(m'/m');

A,一一试样的上表面曝露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V"一一环境测试舱的有效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

6.6试样制备后应用密封袋密封后置于温度(23±2)℃的环撞中进行24h的预平衡,之后置于环境测

试舱内进行测试。

7步骤

7.1环境测试舱运行条件

环境测试舱运行条件如下g

一一空气温度(60±2)℃s

一一空气相对湿度。±2)%;

空气交换速率(l±O.Ol)h-1;

一一试样表面空气流速0.1m/s~0.3m/s;

一一材料/舱负荷比(0.4土0.02)m2/m'.

7.2环境测试舱的准备

7.2.1测试前对环境测试舱进行清洗,首先用碱性清洗剂(pH》7.5)清洗舱内壁,再用符合GB/T6682

规定的二级水擦洗舱内壁2次~3次,敞开舱门,开启风扇至舱体风干。

7.2.2亦可采用高温清洗的方式,使用经过清洁处理的空气对密封舱空间进行高温清洁,确保所有与

密封舱空间大气发生接触的内表面温度均超过180℃,自达到加热温度起,反复换气清洁4h,以降低密

封舱空间内残留污染物的浓度。

7.2.3清洗完毕,关闭舱门,按7.1规定的条件运行环境测试舱,在环境测试舱运行6次换气之后,进行

环境测试舱背景浓度的测定。

7.2.4当舱内甲隆背景浓度不大于6µg/m',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背景浓度不大于50µg/m',其

他单一目标污染物背景浓度不大于5µg/m'时方可进行下一步测试。

7.3试样的平衡

7.3.1将试样(6.6)放入环境测试舱居中位置,散发面应水平向上,使空气气流均匀地从试样表面通过,

并迅速关闭环境测试舱舱门。

7.3.2以试样放人环境测试舱的时刻为试样平衡开始时间。

7.4舱内空气来样

7.4.1试样在环境测试舱内平衡(24±1)h之后进行舱内空气采样分析,应在1h内完成所有空气

采样。

7.4.2将恒流大气采样器与吸附管或吸收瓶连接,吸附管或吸收瓶采样端与环境测试舱采样口连接,

4

GB/T39059-2020

使用恒流大气采样器采集环境测试舱内空气。

7.4.3当用吸附管法采集环境测试舱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时,应保证吸附管与环境测试舱的采样口直接

相连,不应使二者之间存在连接管,以避免待测物在连接管中的吸附和冷凝。

7.4.4当用吸收瓶采集环境测试舱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而必须使用连接管时,应使吸收瓶与环境测试舱

采样口之间连接管的长度尽量短,连接管应采用惰性材质,而且最长不应超过10Cffio

7.4.5采样流速不应大于环境测试舱供给气流的80%,且应关注所用的吸附管或吸收瓶的吸附能力和

吸附容量,以避免穿透或过载现象的发生。

7.4.6在无法预测吸附剂是否被穿透或过载的情况下,应采用如图2所示的串联吸附管或吸收瓶的形

式进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