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222-1993 剑麻栽培技术规程

NY/T 222-1993 Lima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行业标准-农业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NY/T 222-2004 |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Y/T 222-199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农业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3-08-01
实施日期
1993-10-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省农垦总局
起草人:
李道和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22一93

剑麻栽培技术规程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剑麻田的规划与开垦、育苗、种植、管理、割叶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龙舌兰杂种NO:11648,

规划与开垦

2.1麻田规划

2.1.1原则: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全面实行麻田良种化、机械化、园林化、科学化,建设布局合理的

高产、优质、高效麻田。

2.1.2平地、5。以下的缓坡地:一般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面积3.5^-6.5ha的田块。

2.1.350-15。丘陵坡地:要环山等高设计,适当集中连片,以便管理。

2.2防护林设置

2.2.,平地、缓坡地:要因害设防护林,主林带与主风方向垂直,林带宽度一般12^-15m,株行距

1.0mx1.Om或1.0mx1.5M.

2.2.2丘陵地:应根据地形设置山顶块状林和山脊林带。

2.2-3树种:选用适生树种,营造混交林。

2.3道路

2.3.1平地、缓坡地:麻田的四周边行距离防护林6.0-7.0m作为道路,超过140m长的麻行,应设

置与行间相垂直的交通道路,宽5.0-7.0m,

2.3.2丘陵地:要因地制宜搞好山脚、山脊主干路,山腰环山支路和人行道的三路配套.主、支干路面宽

5.06.0m,人行道路3.0^4.0ma

2.4开垦

2.4.,原则:要做到水土保持,防止冲刷,消灭恶草。

2.4.2要求:提早整地,要在前一年雨季末进行。机耕深度25^30cm,不漏犁、不漏耙、地块平整、土壤

细碎

2.4.3做法:生荒地挖除灌木、高草和树头,三犁三耙。熟地二犁二耙,最后一耙在种麻前进行,以消灭

刚萌生的杂草。坡地、丘陵地按等高环山开垦,50以下坡地全垦,50^-100坡地等高全垦,每隔15m左右修

一条等高田埂;100^-15。坡地开4.0-4.5m宽梯田,严禁顺坡开垦,不是恶草地可保留一定草带以防冲

刷。

种苗萦育

3.1繁育材料:有珠芽、吸芽和走茎等。珠芽应选正常开花(指麻株周期展叶500片叶以上,定植后10

年以丘开花)、健壮、无刺、无病虫害麻株的珠芽。亦可采用大田健壮的吸芽。

3.2繁殖方法

3.2.1钻心法:在繁殖苗圃选高约35^40cm、存叶25-30片的麻苗,用手拔去心叶,用扁头钻插进轴

一一~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3一08一01批准1993一10一01实施

NY/T222一93

内,深至硬部,旋转数次,破坏生长点,促使腋芽萌生。

3.2.2钻心剥叶法:在繁殖苗圃选高35^40cm、存叶25-30片的麻苗进行钻心,经20^-30d,剥去下

层叶7-8片.注意不能剥掉芽点.

3.3苗圃地的选择:选土镶肥沃、上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靠近水撅的土地作苗圃地。凡低洼积

水,地下水位过高、易患斑马纹病及前作是该病寄主(如烟草、茄子、番薯和葛藤等)的土地、恶草丛生地,

均不宜选用。苗圃地一般不宜连作,疏植苗圃还要靠近定植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3.4苗圃设计:合理修建排水渠、主支干道路,标准苗床一般长10m,宽1.0^-1.4m,畦高15^-20cm,

床间距离80cm。苗圃地的规模一般占定植面积20%左右。

3.5苗圃整地:在育苗前整好土地,要求三犁三耙,拼深25cm以上,做到土块细碎,土地平整,除净恶

草。

3.6繁殖苗圃的建立和管理

3.6.,选苗:选高25^-30cm,麻头茎围8cm以上,嫩壮、无病虫害的苗作母株。

3.6.2施墓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碑、钾、石灰等施用。

3.6.3育苗:按标准苗床,双行种植,也可植三行,株行距。.5mX0.5m或0.5MX0.4m,

3.6.4管理:固定专人加强管理,保持苗床无杂草。母株长新叶后.每月施肥管理1次,以后每采苗1

次,追肥1次,一般每床每次追施腐熟稀粪水加尿素,化肥不要撒施,忌偏施氮肥。施肥量可参考附录F

(参考件).

3.6.5采苗:一般苗高20.25cm时采下,植于疏植苗圃。采苗时不要损伤母株和小苗,苗基部留1cm

以利继续出苗,经1-2年采苗后的衰老母株,应予淘汰。

密植苗圃的建立和管理

;一1.,

选苗:选8^-10cm高的珠芽苗,按大小分级,分床培育。

3.7.n乙施荃肥:有机肥加礴肥混合施用,施肥量参考附录F(参考件)。

3.7.,

J按标准苗床株行距15cmX20cm种植。

3.7.月﹃管理:种植初期加强淋水,

保持苗床湿润。小苗发根后进行追肥,一般施稀粪水,加氮肥和钾肥。

3.8疏植苗圃的建立和管理

3.8..口

.选苗:选高20^-25cm的无病壮苗。

3.8.2施基肥:施有机肥配合礴、钾、钙肥一起施下,施肥量参考附录F(参考件)。

3.8.3:3^-5月移苗较好。按标准苗床双行育苗,株行距50cmX50cm,每床40株,或三行育苗,

每床60

3.8.4

3.8.4.1旱季移植的要淋水,直至幼苗恢复生机。

3.8.4.2除草松土,经常保持苗床无杂草,土坡疏松。

3.8.4.3幼苗恢复生机后进行追肥,主要施氮钾肥,入冬前追施钾肥1次,提高抗寒力,冬季不施氮肥。

3.8-4.4适当筱盖,以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次数。

疏植苗经培育1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