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57.4-2008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4部分:鱼苗培育技术

DB11/T 157.4-2008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ainbow trout, Part 4: Fish fr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57.4-2008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11-14
实施日期
2009-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农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备案号:23803-2009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57.4—2008

代替DB11/T157.4—2002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4部分:鱼苗培育技术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rainbowtroutculture

Part4:Techniquesforfryculture

2008-11-14发布2009-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57.4—2008

前言

为保证虹鳟养殖环境、养殖过程、养殖产品符合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特制订DB11/T157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本标准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亲鱼;

——第2部分:亲鱼培育技术;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第4部分:鱼苗培育技术;

——第5部分: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第6部分:成鱼网箱养殖技术;

——第7部分:防疫;

——第8部分:常见病诊治与安全用药;

——第9部分: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本部分为DB11/T157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并废止DB11/T157.4—2002《虹鳟鱼养殖技术规范第4部分:鱼苗、鱼种培育技术》。

本部分与DB11/T157.4—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

——鱼苗的培育修改为上浮稚鱼的驯饲,并调整相关技术要求;

——鱼种培育技术要求进行了调整;

——增加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要求;

——调整鱼病防治技术要求为DB11/T157的第8部分。

本部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怀柔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希顺、王昭明、黄剑锋、杨玛丽。

I

DB11/T157.4—2008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4部分:鱼苗培育技术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上浮稚鱼的驯饲及鱼种培育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虹鳟鱼苗和鱼种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11/T157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DB11/T157.3—2008虹鳟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DB11/T157.9虹鳟养殖技术规范第9部分: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部分。

3.1

上浮稚鱼swim-upfry(advancedfry)

卵黄囊吸收2/3前后时,稚鱼开始上浮游泳,同时开始摄食。上浮后至卵黄囊全部消失,臀鳍、尾

鳍分开,鳞片被复全身,具备了种的固有色泽和斑纹并形成主动摄食习性的发育阶段,称为上浮稚鱼,

此发育阶段约一个月左右。

4上浮稚鱼的驯饲

孵化稚鱼发育积温达300℃·d前后,发育成上浮稚鱼。约半数稚鱼上浮后开始进行为期1个月的强

化驯饲,使其形成集群主动抢食的能力。

4.1驯饲条件

4.1.1驯饲池

DB11/T157.3—2008中第10.1条推介的稚鱼出膜孵化设施可做为上浮稚鱼驯饲池。

4.1.2饲育用水水质、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