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248-2009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T 23248-2009 Code for design of seawater treatment for recirculating cooling seawater system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3248-2020 |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3248-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3-11
实施日期
2009-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中设计一般要求、海水补充水处理、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和检测监测与控制等的设计要求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海水作为补充水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规划设计院
起草人:
侯纯扬、武杰、邹泽民、李亚红、王维珍、成国辰、张连强、吴芸芳、李运平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140k__-

P41

G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248—2009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seawatertreatmentforrecirculatingcoolingseawatersystem

2009-03-11发布2009-11-01实施

发布

GB/23248—2009

目次

前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一般要求3

5海水补充水处理3

6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4

7检测、监测与控制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水水质分析检测记录表10

参考文献11

GB/23248—200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纯扬、武杰、邹泽民、李亚红、王维珍、成国辰、张连强、吴芸芳、李运平。

T

GB/23248—2009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中设计一般要求、海水补充水处理、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和检测

监测与控制等的设计要求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海水作为补充水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GB1737&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T50102—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JTJ275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rculatingcoolingseawatersystem

以海水作为冷却介质,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备、海水冷却塔、水泵、管道及其他有关

设备组成。

3.2

海水水处理药剂seawatertreatmentchemicals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品。

注:一般包括海水缓蚀剂、阻垢分散剂、菌藻抑制剂等。

3.3

药剂允许停留时间permittedretentiontimeofchemicals

药剂在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有效的吋间。

注:改写GB50050-2007,定义2.1.20。

3.4

海水冷却塔seawatercoolingtower

用于海水循环冷却过程的一种构筑物。海水被输送到塔内,通过海水和空气之间进行热、质交换,

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

3.5

飘水率driftingratio

单位时间内从冷却塔上方飘出的水量与进塔水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注:在海水冷却系统中也称盐雾飞溅量。

1

GB/23248—2009

3.6

系统水容积systemcapacityvolume

循环冷却水系统内所有水容积的总和,单位为

[GB50050—2007,定义2.1.15]

3.7

浓缩倍数cycleofconcentration

循环冷却水与补充水含盐量的比值。

[GB50050—2007,定义2.1.16]

3.8

腐蚀速率corrosionrate

以金属腐蚀失重而算得的平均腐蚀深度,单位为mm/ao

[GB50050—2007,定义2.1.13]

3.9

局部腐蚀localizedcorrosion

暴露于海水腐蚀环境中,金属表面某些区域的优先集中腐蚀。

注1:主要包括电偶腐蚀、缝隙腐蚀、磨损腐蚀、应力腐蚀等。

注2:局部腐蚀可产生如点坑、裂纹、沟槽。

3.10

电化学保护electrochemicalprotection

通过电化学方法控制腐蚀电位,以获得防蚀效果。

3.11

监测试片monitoringtestcoupon

置于监测换热设备、测试管或集水池中用于监测腐蚀的标准金属试片。

[GB50050—2007,定义2.1.17]

3.12

预膜prefilming

在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通过预膜液使系统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保护膜的过程。

注:改写GB50050-2007,定义2.1.18。

3.13

污垢热阻值foulingresistance

换热设备传热面上因沉积物而导致传热效率下降程度的数值,单位为m2-K/W。

:GB50050—2007,定义2.1.12]

3.14

粘附速率adhesionrate

换热器单位传热面上每月的污垢增长量,单位为mg/cm2•月)。

[GB50050—2007,定义2.1.14]

3.15

污损生物foulingorganism

生长在船底、浮标、平台和海中一切其他设施表面或内部的生物。这类生物一般是有害的。

[GB/T12763.6—2007,定义3.12]

3.16

生物粘泥量slimecontent

用生物过滤网法测定的海水循环冷却水所含生物粘泥体积,以mL/m:1表示。

GB/23248—2009

[GB50050—2007,定义2.1.11]

3.17

异养菌总数countofaerobicheterotrophicbacteria

按细菌平111!计数法统计出每毫升海水中的异养菌菌落数,单位为cfu/mL0

3.18

硫酸盐还原菌数countofsulfatereducingbacteria

按最大可能菌数法MPN)测定的每毫升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数,单位为个/mL。

3.19

铁细菌数countofironbacteria

按最大可能菌数法MPN)测定的每毫升海水中铁细菌数,单位为个/niL。

3.20

旁流水sidestream

从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分流并经处理后,再返回系统的水。

注:改写GB50050-2007,定义2.1.19。

3.21

补充水量amountofmakeupwater

为了维持系统规定的浓缩倍数,需要向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的海水量。

注:改写GB50050-2007,定义2.1.21。

3.22

排放水量amountofblowdown

为了维持系统规定的浓缩倍数,需要从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放的水量。

4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一般要求

4.1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海水补充水处理;

b)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

c)海水排放水处理;

d)检测、监测与控制。

4.2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一般采用原海水作为海水补充水。补充水应根据相应海域的水文地质状况,

采用浅层、海水井等取水方式,并辅以必要的预处理措施,以满足海水补充水的水质指标。

4.3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一般通过动态模拟试验,给出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和缓蚀、阻垢、菌

藻抑制等控制条件,确定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通过系统水平衡计算,进行系统相关设计。

4.4海水排放水处理应贯彻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原则,根据环保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处

理工艺。

4.5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宜采用适宜的检测、监测与控制技术,实吋监控温度、压力、流量和药剂等参

数的变化,以实现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6在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中与海水接触的设备、仪表、部件等应考虑耐海水腐蚀等特性。

5海水补充水处理

5.1水质调查

5.1.1海水水质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采用浅层海水吋,不宜少于一年的逐月最高、最低潮位吋水质的全分析资料;

b)当采用海水井取水时,不宜少于一年的逐季水质全分析资料;

3

GB/23248—2009

c)当取水口位于入海河口时,不宜少于一年的逐月最高、最低潮位时水质的全分析资料,枯水期

及丰水期各加测一次。

5.1.2海水水质分析项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相关检测按照GB1737&4的规定执行。

5.2水质要求

5.2.1海水循环冷却补充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海水补充水水质指标

项目单位控制值

浊度NTU<10

盐度—20〜40

pH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