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9/T 59-2021 凤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5309/T 59-2021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Yield of Walnut in Fengqing County, China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9/T 59-2021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15
实施日期
2022-03-15
发布单位/组织
临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凤庆县核桃丰产栽培。临沧市其他县域核桃产区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临沧市林业科学院、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凤庆县林业和草原局。
起草人:
陆斌、杨建荣、熊新武、铁学江、郝佳波、唐永奉、张雨、王伟国、罗国发、刘世平、赵云晋、徐亮、冯倩、李俊南、梁林波、赵光书、谢凤瑞、字正涛、奎洪。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65309

临沧市地方标准

DB5309/T59-2021

凤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1—12—15发布2022—03—15实施

临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9/T5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凤庆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文件由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临沧市林业科学院、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

心、凤庆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斌、杨建荣、熊新武、铁学江、郝佳波、唐永奉、张雨、王伟国、罗国发、

刘世平、赵云晋、徐亮、冯倩、李俊南、梁林波、赵光书、谢凤瑞、字正涛、奎洪。

I

DB5309/T59-2021

凤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凤庆核桃(JuglanssigillataD.)的栽培地选择、建园、整形修剪、肥水管理、低

产园改造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凤庆县核桃丰产栽培。临沧市其他县域核桃产区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53/06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DB53/T430核桃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凤庆核桃

泛指在凤庆县行政辖区内本土培育或引种种植的大泡核桃、临宝核桃、细香核桃等深纹核桃

(JuglanssigillataD.)优良品种的统称。

4栽培地选择

4.1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4.0℃~16.5℃,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极端最低气温大于﹣4.0℃,全年

日照时数2000h以上,年降雨量800mm~1700mm。

4.2立地条件

海拔1400m~2300m,阳坡或半阳坡,坡度低于25°,pH值5.5~6.5,土层厚度大于0.8m,

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土和壤土。

5建园

5.1栽培模式

分纯林和间作、四旁种植三种模式。

5.2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立地条件和栽植模式确定栽植密度。

——纯核桃园晚实核桃株行距为8m×9m或10m×10m,栽植6~9株/667m2;

——纯核桃园早实核桃株行距为6m×7m或8m×8m,栽植10~15株/667m2;

——间作茶核桃园株行距为12m×15m或15m×20m,栽植2~3株/667m2;

——其他间作核桃园株行距为8m×12m或10m×15m,栽植5~6株/667m2;

——四旁种植,按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的原则合理配置。

1

DB5309/T59-2021

5.3整地

5.3.1整地时间

栽植前2~3个月整地。

5.3.2平地整地

采用块状整地,栽植挖定植穴长×宽×深为1m×1m×1m,挖塘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

5.3.3坡地整地

沿等高线进行整地,栽植挖穴长×宽×深为1m×1m×1m。栽植后坡地进行逐年垒台,逐步形成

种植台面。

5.3.4施基肥和回填

将心土回填至种植塘三分之一处。每塘宜施有机肥20kg~40kg,复合肥(N:P:K=15:15:15)

2kg~3kg,将有机肥、复合肥与表土充分混合均匀后回填至种植塘,回塘时,边回土边踏实,回至高

出地面形成“谷堆”型。平地、台地(梯地)及缓坡地堆高20cm~25cm,坡度大的堆高15cm~20cm。

5.4栽植

5.4.1时间

在12月上旬至次年1月中旬进行,干旱坡地可在秋末土黄雨天进行,一个种植园栽植时间应相对

集中。

5.4.2品种

凡是经省级审、认定,并在凤庆表现良好的良种均可作为主栽品种。目前推荐“漾濞大泡”和“临

宝”作为主栽品种,其品种特性和种植分布参见本标准附录A。

5.4.3品种配置

一个种植园主栽品种一至二个为宜,并适当配置授粉树。例如“大滑皮核桃”。

5.4.4苗木

苗木符合DB53/062的规定。

5.4.5定植

在塘中央开定植穴,将苗木置于穴中央,栽直扶正,保持根系舒展,边回土边踏实,回土深度以高

出原根际土痕2cm~4cm为宜。

5.4.6浇水

待水下渗后覆土保墒,沿塘修树盘,栽后每株浇不低于50kg的定根水。

5.4.7覆膜

用地膜覆盖树盘,并在地膜上加盖2cm~4cm细土为宜。

5.4.8栽后管理

5.4.8.1灌水撤膜

开春后,视当年干旱情况、墒情及时灌水保苗。雨季来临后将覆盖树盘的地膜撤除。

5.4.8.2除萌

发芽后及时抹除砧木萌芽。

5.4.8.3补植

当年秋季进行定植成活率调查,对未成活植株,用相同品种合格苗及时补植。

2

DB5309/T59-2021

5.4.8.4间作

宜选择矮秆、不与核桃争肥水、不易发生同类病虫害的作物进行间套种,大春间作玉米、烤烟、薯

类、蔬菜、中药材等;小春间作小麦、黄豆、绿豆、豌豆、苜蓿等。主要间作模式有:

——林粮模式:主要作物有魔芋、蚕豆、油菜、小麦、薯类等;

——林药模式:主要药材有滇重楼、滇黄精、滇龙胆草等;

——林草模式:主要种植小饭豆、绿豆、黑麦草、苜蓿、银叶山蚂蝗、柱花草等夏季绿肥作物;

——林饲模式:主要有桑、黑麦草等;

——林林模式:主要以套种茶叶为主;

——林菜模式:主要有辣椒、青菜、大蒜等蔬菜及梁王茶(火莲菜)、楤木(树头菜)、刺五茄

等木本蔬菜。

6整形修剪

6.1整形

6.1.1定干

核桃栽后1a~2a开始定干,定干高0.8m~1.2m。对已达到定干高度的幼树,结合冬季修剪在

定干高度短截,剪口距芽1.5cm~2cm。春季发芽后,抹除多余的萌发新梢。

6.1.2整形方式

6.1.2.1疏散分层形

有中心主干,在主干上分2~3层,层间距100cm~120cm,每层选留3~4个主枝,分枝角度在

90°~120°为宜。

6.1.2.2自然开心形

无中心主干,在干高100cm~120cm不同方位留3~5个主枝。在主枝上每隔60cm~80cm错位

选留2~3个侧枝,每层留2~3个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