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645-2015 电梯更新、改造、修理评价技术规范

DB37/T 2645-2015 Elevator update, renovation, and repair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645-2015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2-04
实施日期
2015-03-05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40.90

Q78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645—2015

电梯更新、改造、修理评价技术规范

2015-02-04发布2015-03-05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64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金明、周辉、孙景强、刘丽梅、王新宇、李秋生、周珊珊、陈刚、张锐、王

静、郭新鹏、李娟、李磊、高鹏、刁维娜、刘磊、陶锡强、张璐、董霞。

I

DB37/T2645—2015

引言

电梯是一种机电类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易因磨损、老化、锈蚀、变形等失效原因造成电梯缺陷,

影响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需要进行更新、改造、修理。

本标准根据国家《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建立规范化的更新、改造、修理评价规则,为电梯是否

需要更新、改造、修理提供评价依据。

II

DB37/T2645—2015

电梯更新、改造、修理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是否需要更新、改造、修理的评价规则,包括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实施、评价结论、评价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20900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GB24803.1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

GB24804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更新update

更换电梯整机的活动。

3.2

改造modification

采用更换、调整、加装等作业方法,改变原电梯主要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

使电梯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

3.3

修理repair

用新的零部件替换原有的零部件,或者对原有零部件进行拆卸、加工、修配,但不改变电梯的原性

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活动。

1

DB37/T2645—2015

4基本目标与原则

4.1基本目标

开展评价应实现以下目标:

——为电梯的更新、改造、修理提供判断依据;

——查找、分析缺陷因素,提出改进缺陷、消除隐患的措施。

4.2基本原则

参照GB/T20900中第三章的基本原则,对电梯是否需要更新、改造、修理作出评价。

5评价程序

5.1签订协议

用户可自主选择电梯相关单位作为评价单位,并与评价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评价范围以及双方

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相关事宜。

5.2组成评价小组

评价单位应具有满足评价需要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条件;评价单位应组建评价小组

开展评价工作,评价小组应至少由3名评价人员组成;评价人员应具有8年以上从事电梯设计、制造、安

装、改造、修理、维保、检验等技术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工程技术职称;评价小组设组长,组长

应具有高级工程技术职称,并对评价工作负责。

5.3评价前准备

评价小组在开展评价前,应根据评价范围,准备相关仪器设备,收集相关技术资料作为评价的参考。

用于评价参考的技术资料的范畴见附录A。

5.4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评价小组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确定评价内容及方法。

5.5开展评价

评价小组按照确定的评价内容及方法开展评价,形成评价记录。

5.6形成评价结论

评价小组对评价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更新、改造或修理的具体建议,提出降低缺陷、消除隐患

的相关措施,形成评价结论。

5.7出具评价报告

评价小组依据评价记录、评价结论以及相关参考技术资料,出具评价报告。

评价小组依据评价记录、评价结论以及相关参考技术资料,出具评价报告。

6评价内容

2

DB37/T2645—2015

6.1总则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电梯本体情况、电梯替换零部件适配性、电梯能耗情况。其中:电梯本体情况

评价内容根据GB7588、GB/T10060、GB16899、GB24803.1确定。

6.2电梯本体情况评价内容

6.2.1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本体情况评价内容

6.2.1.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电动机的温升、振动、异响、绝缘、电气控制装置设置情况;

——曳引轮、导向轮、反绳轮的表面硬度、磨损、振动、响声情况;

——减速器中蜗轮蜗杆磨损与啮合情况;

——钢丝绳等悬挂装置断丝、断股、磨损、变形、扭曲以及绳头组合张紧、固定情况;

——制动器各零部件联接、磨损、老化、润滑情况;

——联轴器联接情况;

——曳引系统润滑、噪声情况。

6.2.1.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导轨垂直度、变形、刚度情况;

——导轨联接与固定情况;

——导轨支架固定情况;

——导靴磨损与固定情况;

——导向系统润滑情况。

6.2.1.3轿厢系统

轿厢系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轿厢架、轿厢体的固定、锈蚀、变形、损坏情况;

——轿厢面积、照明及通风情况;

——轿厢内信号显示情况;控制按钮的固定、功能、标志情况;

——轿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畅通及使用情况;

——轿顶防护栏的设置、完好情况;

——轿顶旋转部件的防护情况;

——轿厢护脚板的设置、完好情况;

——轿厢质量变化情况。

6.2.1.4门系统

门系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层门、轿门的运行、变形、锈蚀、导向、固定情况;

——门机运行及传动装置的变形、磨损、锈蚀情况;

——层、轿门机电联锁保护情况;

——门锁变形、磨损、氧化及锈蚀情况;

3

DB37/T2645—2015

——门刀、门锁滚轮、滑块变形、磨损、锈蚀情况;

——门刀与滚轮、门刀与层门地坎、门扇与门扇间的间隙情况。

6.2.1.5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对重块的固定、损坏情况;

——对重架的变形、锈蚀、损坏情况;

——反绳轮固定、润滑情况;

——反绳轮防护装置的设置情况;

——补偿装置固定、磨损、断丝、断股情况;

——补偿装置的张紧装置的固定、完好情况。

6.2.1.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电动机运转情况,电动机轴承及润滑情况;

——定子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情况;

——停止驱动主机以及检查其停止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情况;

——直接与主电源联接的电动机的短路、过载保护情况;

——调速方式(变频、变压调速、交流双速)及装置工作情况;

——速度反馈装置工作情况。

6.2.1.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轿厢内与层站召唤、层楼指示装置可靠性情况;

——门机的温升、振动、异响、噪声、绝缘情况;

——制动器的电气控制装置设置情况;

——控制柜内主要电气元器件氧化、粘连、磨损、烧蚀情况;

——电气控制线路的老化、破损、绝缘、连接、标记情况。

6.2.1.8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a)各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情况,包括:

1)限速器

——限速器动作速度、封记、各零件的连接运转情况;

——限速器钢丝绳的断丝、断股、磨损、变形情况;

——限速器轮的硬度、磨损情况;

——限速器的提拉力。

2)安全钳

——安全钳与限速器的匹配情况;

——安全钳与导轨的间隙情况;

——安全钳及其传动机构的动作灵活性情况;

——安全钳钳口的磨损情况。

3)缓冲器

4

DB37/T2645—2015

——缓冲器的配置、行程、固定情况;

——聚胺脂缓冲器压实试验后的情况;

——弹簧缓冲器的变形情况;

——液压缓冲器的油位、柱塞的锈蚀卡阻、复位时间情况。

b)各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及功能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情况;

——限速器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及功能情况;

——涨绳轮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及功能情况;

——安全钳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及功能情况;

——液压缓冲器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及功能情况;

——极限开关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及功能情况;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设置及功能情况;

——各停止装置的设置及功能情况;

——防止门夹人安全保护功能;

——断、错相保护功能;

——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功能;

——轿厢再平层提前开门功能;

——超载保护功能;

——安全窗、安全门的电气安全开关保护功能。

6.2.1.9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装置

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装置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紧急操作装置屏幕的位置、照明、通讯情况;

——紧急操作装置是否能观察轿厢的运动方向、速度以及是否位于开锁区的情况;

——在停电或停梯故障造成人员被困时,相关人员能否按照紧急操作装置上的应急救援程序及时解

救被困人员情况;

——紧急操作装置上的停止装置情况。

6.2.1.10整机

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整机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电梯启动和运行振动情况;

——曳引能力情况;

——制动性能情况;

——平衡系数情况;

——机房、轿厢内以及开关门噪声情况;

——运行速度、运行过程的异响情况;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