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056-2012 森林工程 林业架空索道 设计规范
LY/T 1056-2012 Forest engineering—Forestry aerial ropeway—Desig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集材、运材和装卸等不同作业用途的林业架空索道的设计,货运架空索道设计亦可参考使用。
发布历史
-
1991年08月
-
2012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农林大学
- 起草人:
- 周新年、马志远、张正雄、董希斌、王忠伟、郑丽凤、沈嵘枫、杨雪峰、巫志龙、周成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P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10562012
代替—1991
LY1056
森林工程林业架空索道设计规范
——
ForestenineerinForestraerialroewaDesinsecification
ggypygp
ㅤㅤㅤㅤ
2012-02-23发布2012-07-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10562012
森林工程林业架空索道设计规范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架空索道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总则索道线路布设索道设备选设索道线路
勘测设计和索道设计。
、,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集材运材和装卸等不同作业用途的林业架空索道的设计货运架空索道设计亦
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索道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规范
GBT9075
/一般用途钢丝绳
GBT20118
GB50127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跨距san
p
相邻支架间或站房与相邻支架间的水平距离。
3.2
弦倾角chordinclination
()()。
悬索支点间连线弦线与水平线所构成的夹角锐角
3.3
无荷中挠系数non-interferencecoefficientofthesa
g
,。
无荷中央挠度与水平跨距的比值称为悬索的无荷中央挠度系数简称无荷中挠系数
3.4
升角ascendinanleofcarriae
ggg
跑车的车轮与悬索接触点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5
弯折角deflectionanleofchord
g
,()。
支架处相邻两跨弦线所构成的夹角即任意一跨的弦线与相邻跨弦线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锐角
3.6
弯挠角blendinanleofcablearoundthesaddle
gg
,
承载索的悬垂曲线在支架鞍座左右两侧的切线与水平线间所形成的方向角的代数和即前一跨曲
()。
线在支点处切线与后一跨挠度曲线在同一支点处切线延长线的夹角锐角
1
/—
LYT10562012
3.7
安全靠贴系数coefficientofsecuritadherence
y
,
在凹型支架处的承载索不飘离鞍座承载索自重所产生的向下支承力与由于承载索弯曲而引起的
脱出力的比值。
3.8
安装拉力installationtension
张紧承载索时的悬索拉力。
4设计总则
,、、,
4.1在选用索道方案时应根据木材资源地形经济和技术等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力求索道线路通
,。
过木材资源集中的商品林伐区以求得最佳效益
,、、、。
4.2在进行索道线路工程设计和设备选型时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维修方便等原则
、,,
4.3索道线路的起终点选择应符合伐区工艺设计及索道的有关要求使索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
发挥。
,,。、
4.4索道设计一般不采用极限值如需采用时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索道的勘测设计安装架设及验
收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
4.5严格遵循森林采伐更新有关规定做到有利于森林更新有利于木材生产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
最大限度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
4.6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设备能力采用适宜的索道索系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
注常用的索道索系类型及应用条件参见附录A
ㅤㅤㅤㅤ
5索道线路布设
5.1索道线路布设的原则
索道线路布设遵循以下原则:
),;
a线路应尽可能通过伐区木材最集中的地方以提高索道生产效率
),,
b应尽可能选择直线线路只有在不可避免时才设置转弯但每个转弯水平转角应不超过20°
为宜;
),。
线路的起终点之间的平均坡度应控制在的范围内并应尽可能按设计
c7°~24°11°~17°
5.2中间支架和起终点锚桩的要求
中间支架和起终点锚桩遵循如下要求:
),,;
a中间支架的位置应按间距300m~500m分布并尽量做到各跨距均等
),、,,
b起终点锚桩和中间支架应尽可能选择和利用径粗根深的活立木如无活立木可利用时起终
(),。、且其
点可采用人工埋桩立桩或卧桩中间支架也可采用人工支架起终点应选健壮活立木
,,、,
直径应满足D≥50cm中间支架立木直径应满足D≥40cm建议选松木木荷不应选杆粗大
、。
根系浅的杉木柯木等
5.3集材索道线路布设的要求
集材索道线路布设的基本要求如下:
)可能吸引的木材量应在3以上;
a200m
)木材出材量应在3/2以上;
b60mhm
)线路应通过木材分布的中心;
c
2
/—
LYT10562012
)单侧横向集材平均距离不应超过。
d80m
()
5.4卸材场山上楞场的选设
(),。
卸材场山上楞场位置应选设在对环境影响较小且较宽敞的平坦处并能堆放一定数量的木材
、、、
索道绞盘机的安装位置应选设在地势稍高地基坚实能最大范围通视索道全线地形开阔与安全的地
,,。
方并与承载索成一定的夹角距承载索应大于30m
5.5弦倾角
全悬集材索道的弦倾角宜为,,。
5.5.115°~30°保证自滑的最小弦倾角为10°最大弦倾角不宜超过35°
,。
双向牵引时弦倾角宜为0°~30°
。
5.5.2保证自滑的适宜弦倾角应根据索道线路的长度选择绞盘机安装在山下的增力式全悬集材索
,。
道的适宜弦倾角范围按表进行选择
1
表1适宜弦倾角范围
线路长度弦倾角
()
m°
30010~20
40013~22
50014~24
60016~26
70017~28
ㅤㅤㅤㅤ
,。
5.5.3半悬集材索道的弦倾角宜为8°~15°必要时弦倾角可增加到25°
5.6长度和跨距
、、、。
全悬集材索道的适宜起重量长度跨距坡度和跑车运行速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2
表2林业架空索道的基本参数
起重量长度跨距坡度跑车运行速度
型式
tmm()m/
°
s
0.4≤300≤300≤2.0
0.8≤500≤4.0
集材索道1.5≤30
≤500
3.0≤1000≤6.0
6.0
0.1
≤2000≤500≤30≤1.2
0.2
0.4
运材索道≤1000
0.8
≤500≤20≤4.0
1.5
≤2000
3.0
3.0
装车索道≤200≤200≤10≤2.0
6.0
3
/—
LYT10562012
5.7布线的类型及要求
5.7.1按地形布线
5.7.1.1顺沟布线
、,。
在架设距离长木材收集量大且要求横向收集木材容易的情况下宜选择顺沟布线
()
5.7.1.2顺山布线即垂直等高线布设
、,。
当布设单跨索道且索道距离较长又需满足索道线路的侧型设计要求时宜选择顺山布线
5.7.1.3横跨沟谷布线
、,,
当公路集材道为山脊线或傍山线时且要求收集位于公路或集材道下方及沟谷木材的情况下宜
选择横跨沟谷布线。
5.7.1.4斜山或横山布线
,;,。
当无法顺山布线时可选择斜山布线当运材索道需横向收集木材时则可选择横山布线
5.7.2按伐区格局布线
5.7.2.1树枝形布线
,,。
对于索道作业面积较大的伐区可结合地形情况选择树枝形布线
ㅤㅤㅤㅤ
5.7.2.2等间距带形布线
,。
对于多数为单跨距索道且要求采伐带与保留带等宽的情况可选择等间距带形布线
5.7.2.3扇形布线
,、,
当条件受限制且索道动力设备设在山下山下支点不能动需移动山上支点作扇形集材时则宜选
择扇形布线。
:。
注特别是简易拖集式索道或松紧式索道常采用此种布线
5.7.2.4环形布线
,。
间伐材集运且索道为单循环式索系时宜选择环形布线
6索道设备的选设
6.1钢丝绳
6.1.1钢丝绳的选择
选择钢丝绳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承载索宜选用外粗式同向捻的钢丝绳;
a
)开式牵引索宜选用双绕式交互捻的钢丝绳;
b
)闭式牵引索宜选用双绕式同向捻的钢丝绳;
c
)起重索宜选用双绕式交互捻的钢丝绳。
d
4
/—
LYT10562012
6.1.2索道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
,/。
索道用钢丝绳的检验和报废应按GBT9075的要求执行
6.2承载索的支承及固结设备
6.2.1支承设备
,。
承载索的直线鞍座其索槽的竖曲线半径应为承载索直径的倍倍
6.2.1.170~80
,。
6.2.1.2承载索的转弯鞍座其平曲线半径应控制在2000mm~3000mm转弯鞍座的规格可参照
附录B。
承载索的三角托索滑车规格可参照表进行选用。
6.2.1.33
表3承载索的三角托索滑车规格
额定负载量承载索直径轮径质量
kNmmmmkg
15020~2418029
20024~2820046
25028~3226068
30032~3630092
ㅤㅤㅤㅤ
6.2.2固结设备
、。。绳夹板由中间有槽
承载索的固结设备有卡子绳夹板和复式滑车卡子数量及其间距参照表4
,。。
的铁板组成应通过个个螺栓拧紧将承载索夹住张紧承载索的复式滑车基本参数参照表
10~205
张紧承载索时还应选用适宜的承载索固定夹板。
表4卡子数及其间距的推荐值
钢丝绳直径卡子数卡子间距
mm个mm
7~8260
9~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2572-1993 航天火工装置包装运输贮存通用技术条件 1993-03-29
- HJ/T 12-1996 环境保护仪器分类与命名 1996-03-31
- HB 5472-1991 金属镀覆和化学覆盖工艺用水水质规范 1991-06-18
- HB/Z 5100-1978 氰化电镀金溶液分析方法 1979-09-19
- HB 5220.21-1982 高温合金中稀土(铈)总量的测定 1982-09-22
- JB/T 6828-1993 周向X射线管技术条件 1993-07-09
- JB/T 7948.5-1999 熔炼焊剂化学分析方法 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氧化铁量 1999-06-24
- HB 7594-1998 轻型燃气轮机成套设备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的编号 1998-06-26
- QB/T 2997-2008 贵金属覆盖层饰品 2008-06-16
- QC/T 458-2004 计划生育车技术条件 200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