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Z 917-201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DB61/Z 917-2014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inter-layer treat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长安大学
- 起草人:
- 崔文社、王选仓、姚佩林、王朝辉、聂非、原驰、于丹、姚琳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P6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Z917—201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asphaltpavementinterlayerstreatmentofhighway
2014-05-27发布2014-06-0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1/Z917—2014
前言
本文件为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长安大学。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文社、王选仓、姚佩林、王朝辉、聂非、原驰、于丹、姚琳。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长安大学负责解释。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
联系人:姚佩林;
电话:029-87832057;
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9号;
邮编:710068。
I
DB61/Z917—201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的材料要求、设计与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与检
查验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其它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825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50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层间处治interlayerstreatment
提高沥青路面层间结合效果采取的技术措施。
3.2
层间工作状态interlayersworkstatus
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的受力状态。
4材料
4.1层间处治材料,应符合JTGF40和本文件的规定。
4.2材料运至现场后,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3高渗透乳化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1
DB61/Z917—2014
表1高渗透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T0651
破乳速度慢裂T0658
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T0652
1d,不大于/%1
贮存稳定性T0655
5d,不大于/%5
电荷阳离子T0653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
恩格拉黏度计E251~6T0622
赛波特黏度Vs,25℃/(SFs)10~50T0623
闪点(开口式)/℃90T0633
针入度,100g,25℃,5s/(0.1mm)80~300T0604
蒸发残留物延度,15℃,不小于/cm40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
4.4橡胶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橡胶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180℃旋转黏度/(Pa·s)1~4T0625
针入度,100g,25℃,5s/(0.1mm)40~80T0604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6T0604
延度,5℃,5cm/min,不小于/(0.1mm)10T0605
软化点(环球法,5℃),不小于/℃55T0606
闪点,不小于/℃230T0611
弹性恢复,25℃,不小于/%60T0662
储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T0661
质量变化,不大于/%1T0610或T0609
TFOT后残留物针入度比,25℃/%50~100T0604
延度,5℃,不小于/cm5T0605
5层间处治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沥青路面层间处治设计时,应重点调查环境条件、道路纵坡、曲线半径、路面结构和交通量等,
进行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5.1.2半刚性基层表面应设置透层和下封层,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设置防水黏结层,隧道
沥青路面基层表面宜设置黏结层。
5.2路面层间工作状态
5.2.1气候分区
2
DB61/Z917—2014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根据JTGD50及表3执行。
表3陕西省公路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气候分区表
分区1区2区3区
气候类型亚热带湿润、暖温带湿润气候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地质特点山岭重丘区山区、平原黄土高原、沙漠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230~32≤30
极端最低气温/℃≥-10-10~-20≤-20
年平均降雨量/mm≥700500~700≤500
沥青PG分级PG64-10PG64-16PG64-22/PG64-28
层间处理重点黏结性能、防水性能黏结性能、反射裂缝、防水性能黏结性能、反射裂缝
5.2.2道路线形指标
道路线形分级以纵坡与坡长为指标,分级标准按表4执行。
表4道路线形分级表
分级特殊路段一般路段
道路线形纵坡>2.5%且坡长>1km平坡路段
注:连续纵坡连接路段分级划定:以3km~5km为一个分级单元,道路条件分级以单元内最不利分级为标准。
5.2.3交通荷载分级
交通荷载分级以JTGD50规定的交通等级为指标,分级标准按表5执行。
表5交通荷载分级表
分级1级2级
交通等级特重交通、极重交通轻交通、中等交通、重交通
5.2.4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层间工作状态分级根据层间剪应力由高到低分为Ⅰ~Ⅳ四级工况,参照表6进行。
表6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气候分区
1区2区3区
路面道路线形
交通荷载
1级2级1级2级1级2级
半刚性基层沥青一般路段ⅢⅢⅢⅣⅣⅣ
路面特殊路段ⅡⅡⅢⅢⅢⅢ
桥面、复合式一般路段ⅠⅡⅡⅡⅡⅡ
路面特殊路段ⅠⅠⅠⅠⅠⅠ
注:桥面和复合式路面、桥与桥、桥与隧道之间过渡段或连续坡段之间过渡段长度较短时,层间工作状态分级宜提
高一个等级。
3
DB61/Z917—2014
5.3层间处治措施
5.3.1不同工况分级下透层和下封层材料及其用量宜符合表7的要求。
表7不同工况分级推荐透层和下封层材料指标要求
透层下封层
工况
材料用量/(kg/m2)材料用量/(kg/m2)
“两油一料”同步碎石封层上层SBS乳化沥青0.3~0.5
(上层乳化沥青、碎石,下层SBS改性沥青1.0~1.2
Ⅱ高渗透乳化沥青0.9~1.2下层SBS改性沥青)碎石(9.5mm~16mm)7.5~8.5
SBS改性沥青1.3~1.5
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碎石(9.5mm~16mm)7.5~8.5
SBS改性沥青1.3~1.5
Ⅲ高渗透乳化沥青0.6~0.8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碎石(9.5mm~16mm)7.5~8.5
橡胶改性沥青1.5~1.7
Ⅳ乳化沥青1.0~1.2橡胶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碎石(9.5mm~16mm)7.5~8.5
5.3.2不同分级工况下选用的黏层材料及其用量应符合表8的要求。
表8不同工况分级匹配的黏层材料指标要求
工况材料用量/(kg/m2)
ⅠSBS改性乳化沥青0.5~0.7
SBR改性乳化沥青0.6~0.8
Ⅱ、Ⅲ
SBS改性乳化沥青0.5~0.7
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2008.6-2010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6部分:不饱和度的测定 2010-09-26
- GB/T 12008.2-2010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2部分:规格 2010-09-26
- GB/T 12008.5-2010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5部分:酸值的测定 2010-09-26
- GB 25201-2010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2010-09-26
- GB 25202-2010 泡沫枪 2010-09-26
- GB/T 1033.2-2010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 2010-09-26
- GB/T 12529.5-2010 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 第5部分:仓储工业 2010-09-26
- GB 25204-2010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2010-09-26
- GB 5135.16-20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6部分:消防洒水软管 2010-09-26
- GB/T 12008.7-2010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7部分:黏度的测定 201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