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329-2021 柴达木绒山羊

DB63/T 329-2021 Qaidam Cashmere Goat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329-2021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5
实施日期
2022-02-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020.30

CCSB43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329—2021

代替DB63/T329-1999

柴达木绒山羊

2021-12-25发布2022-02-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32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3/T329-1999《柴达木绒山羊》,与DB63/T329-199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b)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的规则,增加了详细规定(见第3章);

c)删除了1999年版“品种标准”一章(见1999年版的第3章);

d)更改了“品种来源与分布”(见第4章,1999年版3.1);

e)增加了“品种特征”,(见第5章);

f)增加了“生产性能”一章(见第6章);

g)更改了“等级评定”中的抓绒前体重、产绒量、绒长技术指标(见第7章,1999年版的第4章);

h)增加了“生产性能测定”一章(见第8章);

i)增加了柴达木绒山羊体型外貌特征照片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

j)增加了柴达木绒山羊鉴定记录表资料性附录(见“附录B");

本文件由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世科、孙武、马玉红、吴新、许显庆。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DB63/T329-199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63/T329—2021

柴达木绒山羊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柴达木绒山羊品种来源、品种特征、生产性能、等级评定及生产性能测定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柴达木绒山羊品种鉴定、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1236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产绒量

在脱绒季节利用抓绒工具将受测羊只绒抓净后称重所得原绒质量。

3.2

绒长

在受测羊只体侧中线偏上方肩胛骨后缘10㎝处,分开毛被用钢尺测量绒丛自然状态的长度。

3.3

净绒率

山羊原绒经洗净、烘干除去粗毛、杂质后的质量(经公定回潮率和含脂率修订后)与山羊原绒质量

的百分比。

4品种来源与分布

以柴达木山羊为母本,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采用级进杂交,在杂二代中选择理想型个体横交固定培

育而成。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大柴旦行委和格尔木市。

5品种特征

1

DB63/T329—2021

5.1体型外貌

5.1.1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大,向两侧呈螺旋状伸展,母羊角小,向上方呈扭曲伸展。

5.1.2面部清秀,鼻梁微凹。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紧凑,侧视体形呈长方形,后躯略高,四肢端正

有力,骨骼粗壮结实,肌肉发育丰满适中。

5.1.3蹄质坚硬,呈白色或淡黄色,尾小而短呈三角形,向斜后上方直立。体型外貌照参见附录A。

5.2绒毛品质

被毛纯白,呈松散毛股结构,外层有髓毛较长,光泽良好,具有少量浅波状弯曲,自然长度在10.00

㎝以上,内层密生无髓绒毛,直径14.00μm~16.00μm,体侧部绒毛自然长度不低于4.00㎝。

5.3体尺、体重

周岁、成年柴达木绒山羊平均体尺参见表1。

表1柴达木绒山羊体尺

年龄性别体高(㎝)体长(㎝)胸围(㎝)抓绒前体重(㎏)

公羊50.58±3.6254.59±3.88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