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245-2007 虹吸雨水斗

CJ/T 245-2007 Syphonic roof outlet

行业标准-城建 中文简体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CJ/T 245-2021 |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J/T 245-200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城建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01-16
实施日期
2007-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虹吸雨水斗产品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储运。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设物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虹吸雨水斗。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孙瑛、王文海、吴俊奇、赵世明、阮培彦、余雪松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245-2007

虹吸雨水斗

Syphonicroofoutlet

2007-01-16发布2007-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CJ/T245-2007

前言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是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有关产品技术标准和制造工艺、对国内外部分产品进行了水力特性测

试,并进行了工程验证后制定的。

本标准附录A、B、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D、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瑛、王文海、吴俊奇、赵世明、阮培彦、余雪松

CJ/T245-2007

虹吸雨水斗

1范围

虹吸雨水斗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本标准规定了虹吸雨水斗产品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储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1176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B/T2100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

GB/T2828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

GB/T3420灰口铸铁管件

GB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

GB/T6296灰铸铁冲击试验方法

GB/T9438铝合金铸件

GB9439灰铸铁件

GB/T1271660°密封管螺纹

GB/T12771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12772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

GB/T13663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GB/T13819铜合金铸件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HG/T3091-2000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1

CJ/T245-2007

CJ/T177-2002建筑排水用卡箍式铸铁管及管件

HB5220高温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HB6731铝合金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虹吸雨水斗siphonicroofoutlet

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虹吸雨水斗。具有阻气或反涡流的作用,当斗前水位稳定达到设计

水深时,系统内形成满管流和产生负压。又称压力流雨水斗或有压流雨水斗。

3.2格栅罩gratingcover

用来拦截树叶等固体杂物的雨水斗部件,兼有整流的作用。

3.3斗体body

虹吸雨水斗的主体部件,通常是带有防水翼环或法兰盘的圆形集水斗或集水盘。下部装有出水短管,

集水斗内或集水盘上设反涡流装置,上部装有格栅罩。

3.4反涡流装置anti-Vortexdevice

虹吸雨水斗的重要部件,用来疏导水流、消减旋涡和减少空气进入雨水斗出水短管。

3.5连接压板connectingclamp

连接虹吸雨水斗主体和屋面防水层或屋面板的压板,中间有密封垫、具有防渗漏的功能。

3.6防水翼环wingringforwaterproof

与虹吸雨水斗斗体相连接的止水部件、嵌入屋面防水层的密封防水膏中,起到止水和将虹吸雨水斗

与屋面固定的作用。

3.7出水短管outlet

虹吸雨水斗与雨水排水系统对接的短管。

3.8斗前水深headofwater

在虹吸雨水斗泄流量一定的条件下,高出雨水斗安装处屋面或天沟沟底的水深。

3.9满管流full-boreflow

水流充满管道,水中含气量不大于5%。

3.10最大流量maximumflowrates

虹吸雨水斗出水短管达到满管流时的稳定流量。

3.11带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siphonicroofdrainwithsink

虹吸雨水斗斗体部件为集水斗,一般斗深大于60mm,设在屋面防水层下或屋面构造层内,反涡流装

置设在集水斗中。

3.12无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siphonicroofdrainwithoutsink

虹吸雨水斗斗体部件为集水盘,集水盘与屋面防水层平齐,反涡流装置设在集水盘上。

3.13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syphonicdrainagesystemsofroof

按虹吸满管流原理设计、管道内雨水的流速、压力等可有效控制和平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一般

由虹吸雨水斗、管道(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水管)、管件、固定件组成。

3.14平屋面flatroof

雨水径流坡度不大于2.5%、雨水斗安装处不设天沟的屋面。

4产品分类和标记

4.1虹吸雨水斗分为带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和无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两类。

4.2虹吸雨水斗的规格按出水短管公称直径表示。

2

CJ/T245-2007

4.3虹吸雨水斗型号标记

Y□□□—□

Ⅰ—带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Ⅱ—无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

与屋面连接方式:连接压板A、防水翼环B

出水短管公称直径mm

主体材料不锈钢GB、铝L、灰口铸铁HT、铜TO、碳钢GT

虹吸雨水斗

示例:YGB50A—I表示不锈钢斗体、出水短管公称直径50mm、用连接压板与屋面密封的带集水

斗型虹吸雨水斗。

5要求

5.1材料

5.1.1斗体材质宜采用铸铁、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并应符合GB/T1173、GB/T1176、

GB/T2100、GB/T3280、GB/T4237、GB/T9438、GB/9439、GB/T13819的要求。

5.1.2连接压板、防水翼环宜采用与斗体相同的材质。

5.1.3反涡流装置、格栅罩宜采用与斗体相同的材质,也可采用具有防紫外线、抗老化的塑料材质。

5.1.4出水短管应符合GB/T3091、GB/T3420、GB/T12771、GB/T12716、GB/T12772、GB/T13663、GB/T14976

的要求。

5.1.5虹吸雨水斗部件采用的螺栓、螺柱宜选用不锈钢材质,应符合GB/T3098.1的要求。

5.1.6材料应能承受安装和运行时发生的应力。

5.1.7制造虹吸雨水斗的材料达不到防腐要求的,应进行防腐处理。

5.2外观

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夹渣、毛刺和明显的痕纹、凹陷,并应完整无缺,

浇口及溢边应平整。

5.3性能和构造

虹吸雨水斗由斗体、格栅罩、出水短管、连接压板(防水翼环)和反涡流装置等组成。(详见附录D)。

5.3.1虹吸雨水斗的各个部件除斗体和防水翼环外,应便于拆卸。虹吸雨水斗的出水短管可兼做清扫

口。

5.3.2虹吸雨水斗所有部件均应满足水平安装的要求。

5.3.3虹吸雨水斗进水部件的过水断面面积不宜小于出水短管断面面积的2倍。

5.3.4虹吸雨水斗应配有防止杂物进入管系的封堵件,并应在屋面工程竣工后拆去。

5.3.5格栅罩的缝隙尺寸不应小于6mm,不宜大于15mm,有级配砾石围护的可采用25mm。

5.3.6与柔性防水层粘合的防水翼环,其翼环最小有效宽度不宜小于100mm,与金属屋面焊接的防水

翼环,其最小有效宽度不宜小于30mm,与屋面防水层或金属屋面相接带有橡胶密封垫的连接压板,其

最小有效宽度不宜小于35mm。

5.3.7格栅罩的承受外荷载能力不应小于0.75KN。

5.4出水短管管径

5.4.1铸铁产品的承插连接尺寸应符合GB/T12772规定,卡箍式连接尺寸应符合CJ/T177-2002规定。

3

CJ/T245-2007

5.4.2钢、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或塑料产品的出水短管可采用焊接、管螺纹、法兰、卡箍和沟槽

等方式与系统连接。其出水短管管径应符合相关管道标准,也可采用非标准设计。

5.5密封性

5.5.1虹吸雨水斗斗体承受0.01MPa水压时应不渗不漏。

5.5.2橡胶密封件应符合HG/T3091-2000规定。

5.6耐气候性

虹吸雨水斗各部件应能耐-20℃冰冻和不低于80℃的高温。

5.7水力特性

5.7.1虹吸雨水斗的水力特性包括:最大流量与对应的斗前水深;满流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虹

吸雨水斗局部阻力系数。

5.7.2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虹吸雨水斗应按第6章的试验方法进行水力特性测试。

5.7.3虹吸雨水斗的水力特性测试报告应提供下列试验参数及结果(见附录B和C)

5.7.3.1流量和斗前水深试验应提供H、a、d、满流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

j

5.7.3.2局部阻力系数试验应提供H、a、L、L、d、满流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ζ。

12j

5.7.4满管流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ζ不宜大于1.5。

6试验方法

6.1材料性能的测试

6.1.1金属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按照GB/T223和HB5220的规定检测。

6.1.2铝合金材料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按照HB6731的规定检测。

6.1.3铸铁件的耐冲击性按照GB/T6296检测。

6.1.4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按照GB/T228的规定检测。

6.2外观检查

采用目测法。

6.3尺寸测量

6.3.1虹吸雨水斗各部件尺寸应采用精确至1.0mm的钢尺测量。

6.3.2格栅罩、反涡流装置和出水短管内外径应采用精确至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6.3.3螺纹及螺距应采用精确至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采用公制螺纹时,应按照GB/T12716规定的

内容测量。

6.3.4虹吸雨水斗各部件的厚度应采用精确至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

6.3.5防水翼环和法兰压板之间的配合间隙采用塞规测量,任何一点的配合间隙不应大于0.5mm。

6.3.6法兰压板的螺柱孔位置及尺寸应满足互换性要求。

6.4格栅罩的承载能力试验

6.4.1试验用压力装置宜采用液压机,液压机的压力宜大于试验荷载的25%,试验荷载应保持在±3%

以内。

6.4.2压力机的压力经中间垫压板作用于格栅罩上,垫压板的接触面的形状应与被测试件相配,垫压

板材料宜为钢质,垫压板尺寸为Φ58mm、厚25mm。

6.4.3将虹吸雨水斗固定在试验台上,将垫压板匀称地放在格栅罩的中心处,垫压板与试件之间的隔

层宜采用硬纸板、橡胶板或类似材料。

6.4.4在加压前在格栅罩的表面中心处选一基准点,用来测量加压时的变形,测量精度为±0.1mm。

6.4.5当格栅罩用铸铁制成时,承载能力试验应在1min内按5.3.7条要求连续不断地加载,检验无破

裂或折断。

4

CJ/T245-2007

6.4.6当格栅罩用钢、有色金属制成时,承载能力试验应以(0.05-0.1)MPa/s的速度加载到规定的

荷载,保持30s,同时测定其变形量,永久变形量不应超过2mm。

6.5耐气候试验

6.5.1低温循环试验步骤:

6.5.1.1将产品放入水温15℃的水中存放48h进行预处理;

6.5.1.2再在-20℃冷冻室内放置2h;

6.5.1.3在15℃的水中解冻、然后暂停1h;

6.5.1.4再按以上步骤重复操作4次,检查产品是否由于冷冻而产生缺陷。

6.5.2高温循环试验步骤:

6.5.2.1将产品放入恒温箱内加热至80℃保持2h;

6.5.2.2然后冷却至室温;

6.5.2.3再按以上步骤重复操作4次,检查产品是否由于应力作用而出现任何缺陷。

6.6密封性试验

6.6.1按附录A制作密封性试验装置;

6.6.2用施工屋面防水相同的方法将虹吸雨水斗安装在箱底,封闭虹吸雨水斗出水短管;

6.6.3箱内充水至1m高,保持30min;

6.6.4检查虹吸雨水斗与箱底的接合处是否渗漏。

6.7流量和斗前水深试验

6.7.1试验装置应与附录B一致,各部尺寸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并满足测试水槽均匀进水的要求。

安装虹吸雨水斗的平板,其水平安装偏差不超过±4mm。

6.7.2试验装置中的排水管内径宜与虹吸雨水斗出水短管内径一致。排水管出口端安装节流阀用于调节系

统阻力,此阀门全开时应无明显阻力,且开度调整后不会自行改变。排水管上应设置一段透明管用于观察

管中水流。

6.7.3斗前水深宜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传感器测量精度不低于0.25级,并同时采用液柱式水位

计与之对比。传感器使用前应进行标定,计量误差不大于±2.5mm水柱。

6.7.4流量计应安装在试验装置的供水管上,计量精度不应低于1.0级。

6.7.5确定相对零水位的方法:启动供水泵,以一定流量循环供水3min后关闭供水泵,目测排水立管

中无水流时,测试水槽内的水位为相对零水位。

6.7.6流量与水深测量均需在流量计显示值和测试水槽水位稳定10min以后读取数据,测量的采样频

率不低于100Hz,每个测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min,各参数应取测量时段内的平均值,流量以L/s计,水

深以mm计。

6.7.7试验步骤

6.7.7.1测定最大流量和对应的斗前水深:将节流阀开至最大,启动水泵,缓慢加大供水流量,直到虹

吸雨水斗达到满管流,目测无空气通过透明管段,当继续加大流量,测试水槽内水位迅速上升时,应逐

渐减小流量,直到水位稳定且目测无空气通过透明管段为止,此时的流量和斗前水深即为虹吸雨水斗的

最大流量和对应的斗前水深;

6.7.7.2测定满管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

a在最大流量和设定的最小流量区间内,预设不少于10个测试流量值;

5

CJ/T245-2007

b调节供水阀门,使流量接近预设的测试流量值后,调节排水管出口处节流阀的开度,至排水管接近

满流时固定节流阀的开度;

c缓慢调节供水流量,直到虹吸雨水斗达到满管流,此时的流量和斗前水深即为设定条件下满流流量

和对应的斗前水深;

d按照预设的流量值从大到小依次重复b)、c)操作,以获得最大流量到设定的最小流量间一系列满

流流量与对应的斗前水深值;

e关闭供水阀门,停水泵,放空测试水槽。

6.7.8依据6.7.7取得的满流流量与对应的斗前水深值,绘制虹吸雨水斗满流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

6.8局部阻力系数试验

6.8.1试验装置应与附录C一致,各部尺寸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除下列特殊说明的要求之外,其他

安装与测试要求与6.7的规定相同。

6.8.2排水管内径与虹吸雨水斗出水短管内径应一致,排水管宜采用一根无接头的管道。如采用分段

组装时,各段管道的内径应相同。

6.8.3排水管出口处,可与6.7一样安装节流阀,但必须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全开且没有明显阻力。

6.8.4用压力传感器或差压传感器测量测压点处压强,传感器精度不应低于0.25级,传感器使用前应

进行标定,计量误差不大于±2.5mm。

6.8.5试验步骤

6.8.5.1缓慢增加流量,同时观察虹吸雨水斗吸入空气的情况,在接近满流时开始测量;

6.8.5.2记录流量及其对应的斗前水深、测压点1和测压点2的压强。流量以L/s计,水深以mm计,

压强以Pa计。测量持续时间至少3min,各参数宜取测量时段内的平均值;

6.8.5.3加大流量,重复b)的过程直至最大流量;

6.8.5.4按照6.8.6计算各流量下虹吸雨水斗的局部阻力系数,随流量加大,局部阻力系数趋近于恒定

值,即为被测虹吸雨水斗的局部阻力系数;

6.8.6部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平均流速计算公式:

4000⋅Q

V2(1)

π⋅d

j

4000⋅Q

V(2)

out2

π⋅d

沿程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dj2g⎛p1−p2L2⎞

λ=⋅⋅⎜+⎟(3)

L2V2⎝ρg1000⎠

局部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22⎞

haL1p1VL1V2g

ζ⎜⎜=−−−λ⎟⎟⋅2(4)

⎝1000ρg2gdj2g⎠Vout

式中:

ζ-虹吸雨水斗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

6

CJ/T245-2007

aa

-虹吸雨水斗连接压板上沿到下沉斗底的深度,mm;无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取=0mm;

h-斗前水深,mm;

p1-测点1的相对压强,Pa;

p2-测点2的相对压强,Pa;

3

ρ-水的密度,取1000kg/m;

2

g-重力加速度,取9.81m/s;

L-虹吸雨水斗集水斗底到测点1的距离,无集水斗时,L为虹吸雨水斗连接压板上沿到测点1的距离,

11

mm;

L2-测点1与测点2之间的距离,mm;

V-排水立管中的平均流速,m/s;

V-虹吸雨水斗出水短管内水流平均速度,m/s;

out

Q-供水流量,/s;

L

π-取3.14;

d-虹吸雨水斗出水短管内径,mm;

d-排水立管内径,mm。

j

7检验规则

7.1产品需经生产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能出厂。

7.2出厂检验

生产的每批产品不论数量多少,均应进行检验。按照GB/T2828的要求,从每批虹吸雨水斗产品中

任意抽取试样,按表一所列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如有一次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需从该批中另取双倍试

样进行复验。若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不得出厂。

表一虹吸雨水斗检验项目和技术指标

检验项目技术指标检验件数

外观见6.2每件

尺寸测量见6.3每件

格栅罩的承载能力试验见6.4每批一件

耐气候试验见6.5每批二件

密封性试验见6.6每批二件

流量和斗前水深试验见6.7每批一件

局部损失系数试验见6.8每批一件

7.3检验出的不合格产品不得与合格产品或未曾检验的产品混放。

7.4型式检验

7.4.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7

CJ/T245-2007

7.4.1.1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7.4.1.2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7.4.1.3产品停产二年后,恢复生产时;

7.4.1.4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

7.4.1.5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4.2检验项目为第六章全部内容。

8标志、包装、储运

8.1产品应有永久性标志,如注册商标、型号等。

8.2产品单位包装应标明生产厂名、厂址、注册商标、产品名称、出厂日期、检验合格证和使用安装

说明书等。

8.3外包装用料应牢固。

8.4产品在运输中不应受到剧烈撞击、抛摔及日晒,应防雨、防潮。

8.5储存: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不应受到重压并远离热源。

8

CJ/T245-200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密封性试验装置

供水管

800-1000

0

0

0

1

-

0

0

8

0

0

1

1

排水管

0

0

6

水箱

封堵

虹吸雨水斗密封性试验装置图

注:1.水箱底开孔,按产品制造商施工要求将虹吸雨水斗安装在箱底。

2.图中尺寸均以mm计。.

9

CJ/T245-200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流量和斗前水深试验装置

1(直径)

B=2000

2

B=1800(直径)

A

J0

C1

K3

h>

a

M

I

G0

0

0

3

=

H

dj

D

E

F

流量和斗前水深试验装置图

A——测试水槽,槽底应水平安装;

B——测试水槽尺寸,图上标注尺寸为最小值;

C——虹吸雨水斗;

D——排水管;

E——排水管末端,与节流阀相接;

F——节流阀;

G——透明管,内径与所配管内径相同,长1000mm;

H——虹吸雨水斗连接压板上沿与排水管末端出口之间的高度差,3000mm;

I——进水管,四个,靠近测试水槽中心均布,且要求流量分配均匀;

J——斗前水深测试取压孔,距测试水槽中心650mm;

K——玻璃水位计;

M——压力传感器。

d——排水管内径,mm;

j

h——斗前水深,mm;

10

CJ/T245-2007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局部阻力系数试验装置

B=2000(直径)

1

B2=1800(直径)

A

J0

C1

K3

h>

a

M

1

IdjL

1

Mp1

D0

0

0

3

2=

LH

2p2

M

E

局部阻力系数试验装置图

A——测试水槽,槽底应水平安装;

B——测试水槽尺寸,图上标注尺寸为最小值;

C——虹吸雨水斗;

D——排水管;

E——排水管末端出口,应保证自由出流;

H——虹吸雨水斗连接压板上沿与排水管末端出口之间的高度差,3000mm;

I——进水管,四个,靠近测试水槽中心均布,且要求流量分配均匀;

J——斗前水深测试取压孔,距测试水槽中心650mm;

K——玻璃水位计;

1L1

L——虹吸雨水斗集水斗底到测点的距离,无集水斗时,为虹吸雨水斗连接压板上沿到测点的距

11

离,L≥10d,mm

1j

L12L10dmm

2——测点与测点之间的距离,2≥j,;

M——压力传感器;

a——虹吸雨水斗连接压板上沿到下沉斗底的深度,mm;

d——排水管内径,mm;

j

h——斗前水深,mm;

p1——测点1的相对压强,Pa;

p2——测点2的相对压强,Pa。

11

CJ/T245-2007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虹吸雨水斗基本构造示意图

格栅罩

反涡流装置

防水翼环

斗体(集水斗)

橡胶密封圈

不锈钢压板

不锈钢防松螺母

出水短管

带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

反涡流装置

连接压板

橡胶密封圈

斗体(集水盘)

出水短管

无集水斗型虹吸雨水斗

12

CJ/T245-2007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虹吸雨水斗满流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

)

m

m

(

流量(L/s)

虹吸雨水斗满流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图

1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HB 5220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