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33/T 50-2021 地理标志产品 炉霍雪域俄色茶生产技术规程

DB5133/T 50-2021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Product: Luhuo Snow Region Ese Tea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33/T 50-2021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1-22
实施日期
2021-12-20
发布单位/组织
甘孜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CCSX55

5133

四川省(甘孜州)地方标准

DB5133/T50—2021

地理标志产品炉霍雪域俄色茶生产技术规程

2021-11-22发布2021-12-20实施

甘孜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33/T50—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保护地域范围.......................................................................2

5产地环境...........................................................................2

6种植技术...........................................................................2

7生产要求...........................................................................4

8加工工艺...........................................................................5

9质量要求...........................................................................7

10检验方法..........................................................................8

11检验规则..........................................................................9

12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9

附录A(规范性)炉霍雪域俄色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11

附录B(规范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12

I

DB5133/T5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炉霍县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炉霍县林业和草原局、炉霍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敏、刘锦秀、谢雨蕉、何浩、石美艳、兰兴建、高小林、李英、次绒登巴。

II

DB5133/T50—2021

地理标志产品炉霍雪域俄色茶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炉霍雪域俄色茶(变叶海棠、花叶海棠)的定义、保护地域范围、产地环境、种植技

术、生产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第112号公告批准保护的炉霍雪域俄色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茶取样

GB/T832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30375茶叶贮存

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

GH/T1091代用茶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2140绿色食品代用茶

DB51/T1610变叶海棠育苗造林经营技术规程

DB51/T2482茶叶鲜叶采摘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炉霍雪域俄色茶Luhuosnow-coveredesetea

1

DB5133/T50—2021

在四川省炉霍县行政区域特定的保护区域范围内,选用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hd.)Hughes.或花叶海棠Malustransitoria(Batal.)Schneid.的优质嫩叶或嫩芽

为原料,经特定的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代用茶。

4保护地域范围

炉霍雪域俄色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第112号公告批

准的范围,现为四川省炉霍县仁达乡、虾拉沱镇(原斯木乡、宜木乡行政区域)、泥巴乡、旦都乡、雅

德乡、新都镇等6个乡镇行政区域,详见附录A。

5产地环境

5.1产地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炉霍县位于甘孜州中部,地处川西高原与山原的接触地带,介于北纬31°00′~31°51′和东经100°

10′~101°13′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河流走向多是由西北向东南,牟尼芒起山自北部伸

延入境,鲜水河西北向穿流全县。处于鲜水河断裂带,县内平均海拔3860m。最高点为旦都喀雪山,海

拔5484m,终年白雪皑皑,高山地貌特征极为明显;最低点为仁达乡扒里村,海拔3050m。独特的地理位

置和地形特征,造就了炉霍雪域俄色茶独有的品质。

5.2气候特点

炉霍县总的气候类型属高原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垂直分布变化明显,但也有区域性

差异。全县地形相对高差大,垂直变异显著;立体地貌景观突出,气候基带属山地寒温带气候,并随海

拔增高而依次过渡为山地亚寒带→山地寒带→极高山冰冻带等不同4条垂直气候带谱,2020年平均气温

约6.2℃,年总降水量约695.7mm,年日照总时数为约2256.4h。

5.3生态环境

炉霍县境内有草地面积1754.71km²,林地面积2359.9km²,森林覆盖率为51.5%,良好的森林生

态环境造就了炉霍雪域俄色茶高品质的质量特征。

6种植技术

6.1种子采集

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选择饱满、无病害的果实采集。

6.2母树选择

在保护地域范围内选择长势良好且无病虫害的优质天然变叶海棠或花叶海棠植株作为采集果实的

母树。

6.3种子采集方法及存储

2

DB5133/T50—2021

将采集的果实在霜冻后,手工或机器搓揉出种子,用冷水漂去果肉、杂质、秕粒,选出饱满、优质

种子,晒干(含水量在10%以下),装袋仓储干藏。

6.4育苗地选择

苗圃选择土层厚度60cm以上,壤土或砂壤土,土壤酸碱度微酸至中性(Ph4.5~Ph7.5),排灌条件

良好,肥力中等水平以上,土壤结构良好,地形平坦或坡度在10°以内的均匀坡地。

6.5播种育苗前准备

6.5.1土壤处理

圃地土壤在育苗前用药剂处理进行土壤消毒,使用的浓度为2%~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每㎡用溶

液9L;雨天用细干土加入2%~3%的硫酸亚铁制成药土,每hm²用量1500kg~2250kg。

6.5.2整地

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压实。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冬季有积雪

的地区翻耕深度25cm以上即可,冬季无积雪的地区深翻后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

6.5.3作床

苗床形状依土地形状而定。整成宽1.2m~2.0m,厚0.1m~0.2m的低床,苗床要求平整。有条件的可

将苗床做成南北走向。

6.5.4种子催芽

6.5.4.1催芽前种子消毒

用15℃~20℃温水或冷水加浓度为0.1%高锰酸钾,浸泡3h~4h,种子捞出后用清水冲洗3min~5min。

6.5.4.2种子催芽处理

播种前一周,用水温为25℃~35℃浸种,待种子膨胀时把已膨胀的种子分出,置于18℃~25℃的室

内加以覆盖,每天用温水30℃左右冲洗1次~2次,当裂嘴和发芽的种子总数达到20%~30%时即可播种。

6.6播种时间

采取春季播种,高原藏区一般在4月中旬。气温回升到5℃~12℃之间也可播种。

6.7播种量与方法

每hm²播75kg~150kg净种为宜。采用人工均匀撒播,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