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918-2019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技术规程

DB22/T 1918-2019 DB22/T 1918-2019 Pine Rust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1918-2019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14
实施日期
2019-11-01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918—2019

代替DB22/T1918-2013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ofTriphragmiopsislaricinum(Chou)Tai

2019-10-14发布2019-11-01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1918—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T1918-2013《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22/T1918-2013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落叶松褐锈病术语(见2.1,2013年版的2.1);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的踏查、标准地调查和发生面积(见2013年版的2.2,2.3,2.4);

——修改了病情发生分级指标(见3.1中的表1,2013年版的3.1);

——修改了病情发生程度分级的中度和重度发生的病情指数范围(见3.3,2013年版的3.3);

——修改了成灾指标(见3.4,2013年版的3.4);

——修改了踏查相关方法(见4.2,2013年版的4.2);

——修改了防治药剂(见5.2.3,2013年版的5.2.2);

——增加了病原(见附录A.1);

——删除了褐锈病的分布(见2013年版的附录A.1)。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晓霞、王志明、魏松艳、陈玲、马颖、李继平、崔铁花、刘冰、桑洪亮、

李宏超。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1918-2013。

I

DB22/T1918—2019

叶松褐锈病防治技术规程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落叶松褐锈病发生指标和成灾指标、病害调查方法以及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落叶松褐锈病防治。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落叶松褐锈病larchbrownrust

由拟三孢锈菌Triphragmiopsislaricinum(Chou)Tai侵染落叶松(Larixspp.)针叶,产生病斑

导致提前落叶的一种病害。其生物学及发病症状等见附录A。

3病情发生和成灾指标

3.1分级指标

落叶松褐锈病病情分级指标见表1。

表1落叶松褐锈病分级指标

病害等级代表数值分级指标

Ⅰ0全树冠针叶正常

Ⅱ1树冠1/4以下针叶染病

Ⅲ2树冠1/4~1/2针叶染病

Ⅳ3树冠1/2~3/4针叶染病

Ⅴ4树冠3/4以上针叶染病

3.2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的计算见公式(1)。

Xifi

ANfii100................................(1)

式中:

A——病情指数;

Xi——各病级受害株数;

fi——各病级代表值;

fii——发病最高级代表数值;

1

DB22/T1918—2019

N——调查样株总数。

3.3发生程度分级

落叶松褐锈病发生程度分级见表2。

表2落叶松褐锈病发生程度分级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轻度20<病情指数≤40

中度40<病情指数≤60

重度病情指数>60

3.4成灾指标

病情指数>60。

4病害调查方法

4.1应施调查寄主林分

30年生以下落叶松林。

4.2踏查

4.2.1根据森林资源档案和林相图,结合应施调查林分的分布情况,按照林分、林龄相似可合并的原

则,可将相邻的寄主林分合并为一个踏查块,但面积不应超过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