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6/T 21-2020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

DB4106/T 21-2020 Sanit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06/T 21-2020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0-19
实施日期
2020-11-19
发布单位/组织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1

DB4106

鹤壁市地方标准

DB4106/T21—2020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

2020-10-19发布2020-11-19实施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6/T21—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鹤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淇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淇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鹤

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淇滨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浚县畜牧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海、李震、滑朝红、雷岩、李雨珍、何丽丽、张春玉。

本文件于2020年10月19日首次发布。

I

DB4106/T21—2020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消毒对象、消毒分类、消毒方法、注意事项和消毒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畜禽养殖场的消毒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T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农业部农医发〔2017〕25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定义与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畜禽养殖场消毒

为预防、控制和扑灭畜禽疫病,对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畜禽产品及其生产场所、用具、器械、运载

工具等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以杀灭或清除致病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切断疫病传播途

径的一种防疫措施。

3.2

灭菌

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杀灭物体上所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和芽

孢)。

3.3

物理消毒

应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3.4

化学消毒

1

DB4106/T21—2020

应用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3.5

生物消毒

应用发酵等生物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3.6

热力消毒

通过提高温度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核酸的活性成分以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3.7

辐射消毒

应用紫外线或电离辐射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3.8

熏蒸消毒

使用消毒剂气体杀灭在密闭空间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3.9

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3.10

消毒剂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化学制剂。

3.11

有效氯

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

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

4消毒对象

4.1畜禽体

包括活体动物及病死动物。

4.2饲养环境

2

DB4106/T21—2020

饲养畜禽的笼、舍、圈、栏以及通往畜禽棚舍的通道及周围空间;畜禽舍内的垫料、食槽、饮水器、

畜禽排泄物等;附属设施如饲料库、加工厂、供电、供水、供暖及饲养、清扫、运输工具等;饲养员、

防疫员、兽医等相关人员及其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均为饲养环境消毒的对象。

4.3附属设施设备

兽医卫生器械、运输工具,以及饲养、清扫工具等。

4.4人员

场内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

4.5其他

饲料、饮用水。

5消毒分类

5.1物理消毒法

用于设施、饲料、兽医室医疗卫生器材的消毒。主要采用热力、紫外线辐射等消毒方法。畜禽养殖

场采用的物理消毒法参见附录A。

5.2化学消毒法

用于畜禽养殖场内、外环境中,畜禽笼、舍、饲槽,各种物品表面及饮水消毒,畜禽养殖场常用的

化学消毒剂参见附录B。

5.3生物消毒法

用于畜禽养殖场粪便和垃圾的消毒,采用发酵法。

5.4焚烧消毒法

在发生炭疽、气肿疽、梭菌感染等传染病时,病原菌容易产生芽孢,消毒方法又不能杀死芽孢,所

以,粪便、饲料、污物应采用焚烧法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6各种畜禽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6.1畜禽体消毒

通常采用喷雾消毒方法,应选择对人和畜禽安全、无刺激的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氧化剂类等。

6.1.1健康畜禽的预防性消毒

按照畜禽养殖场养殖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性消毒程序,每周畜禽消毒2次~4次。宜用0.1%苯扎溴铵、

0.2%~0.3%过氧乙酸、0.2%次氯酸钠等喷雾消毒。

6.1.2发生传染病时的畜禽消毒

每天畜禽消毒不少于1次,每隔3d更换一次消毒剂,直到疫情平息,再按正常的消毒程序进行。

3

DB4106/T21—2020

6.2畜禽舍消毒

畜禽舍内应定期进行消毒,每周不少于1次。每批畜禽调出后,舍内应严格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

并空舍7d~14d。

6.2.1喷洒消毒

舍内常规消毒时,先清扫和冲洗干净,再用消毒剂进行喷洒。喷洒至表面湿润,宜从离门远处开始,

按顶棚、墙壁、地面的顺序依次喷洒一遍后,在由内向外将地面重复喷洒一次,关闭门窗2h~3h,然后

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再用清水冲洗饲料槽、地面等,将残余的消毒剂清除干净。舍内严重污染时,先用

2%~3%热碱水冲洗,作用4h~6h,把粪便污物彻底清除并冲洗干净,用有效消毒剂喷洒消毒,维持

24h再重复进行1次。

6.2.2熏蒸消毒

适用于密闭空圈舍的消毒。根据圈舍空间计算所需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量。常规消毒时福尔马林

28mL/m³、高锰酸钾14g/m³;圈舍重度污染或全进全出消毒时,福尔马林42mL/m³、高锰酸钾21g/m³。操

作时现将高锰酸钾倒入耐腐蚀的容器内,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福尔马林,门窗密闭24h,

打开门窗通风换气1d以上。

6.2.3火焰消毒

适用于地面、墙面、栏床等畜禽经常接触并可耐高温地方的消毒。用酒精、汽油、液化气喷灯火焰

喷射进行瞬间灼烧灭菌。

6.2.4涂刷消毒

10%~20%石灰乳浆涂刷畜禽舍内外墙面、屋顶、围栏、地面等。

6.2.5地面和道路

畜禽养殖场内的地面和道路保持清洁,可用2%~3%烧碱、10%漂白粉溶液或0.5%过氧乙酸等消毒剂

定期进行喷洒消毒。有芽孢杆菌污染的场所,严格加以消毒处理,用10%~20%漂白粉溶液喷洒地面,将

表层土壤掘起30cm,撒上干漂白粉,将漂白粉与土混合,加水湿润后原地压平。

6.2.6粪便

常规消毒宜用生物消毒法,将稀薄粪便倒入发酵池发酵,干粪堆积发酵,作用时间不少于1个月。

发生疫情时,可用5%~10%漂白粉溶液、20%石灰乳、5%~10%甲酚皂、0.5%~1%过氧乙酸溶液喷湿粪便,

充分拌匀,作用2h~6h。

6.2.7污水

1L污水中加入2g~5g漂白粉进行消毒。污水量少,可拌匀在粪便中堆积发酵。污水消毒后的处理和

排放应符合GB18596—2001的规定。

6.3病死畜禽

病死畜禽的消毒按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要求进行。

6.3.1清扫和冲洗

4

DB4106/T21—2020

畜禽舍应每天进行清扫和冲洗,主要清除粪便、垫料、剩余饲料等,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地面

清洁。

6.3.2消毒剂喷洒

6.3.2.1清扫和冲洗干净后,可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或熏蒸,喷洒至表面湿润。消毒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从离门远处开始,按墙壁、顶棚、地面的顺序依次喷洒一遍后,再由内向外将地面重复喷洒一次,关闭

门窗2h~3h,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再用清水冲洗饲料槽、地面等,将残余的消毒剂清除干净。

6.3.2.2舍内严重污染时,先用2%~3%热碱水冲洗,作用4h~6h,把粪便污物彻底清除,然后选用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