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9012-1999 侧面式叉车

JB/T 9012-1999 Side-loading forklift truck

行业标准-机械 简体中文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JB/T 9012-2011 |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9012-1999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机械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9-06-28
实施日期
2000-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机械工业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53.060

J81

JB/T9012999---1

侧面式叉车

Side–loadingtrucks

1999-06-28发布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T9012----1999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引用标准··················································································································································1

3型号及基本参数······································································································································1

4技术要求··················································································································································2

5试验方法··················································································································································3

6标志和发货············································································································································11

附录A(提示的附录)试验记录表格··········································································································12

I

JB/T9012----1999

前言

本标准是对ZBJ81003—88《侧面式叉车》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

术内容没有变化。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81003—88。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叉车总厂、镇江林业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维新、范和敖、蒋国荣、张静祥。

II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012----1999

侧面式叉车

代替ZBJ81003—88

Side–loadingtruck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侧面式叉车的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起重量为10t以下(包括10t)的侧面式叉车(以下简称侧叉)。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4785—1984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

GB/T5182—1996叉车货叉技术要求和试验

GB/T5183—1985叉车货叉的尺寸

GB/T5184—1996叉车挂钩型货叉和货叉架安装尺寸

GB/T13306—1991标牌

JB/T3300—1992平衡重式叉车整机试验方法

JB/T7313—1994起升车辆基本型式和额定起重量系列

3型号及基本参数

3.1侧叉型号按动力源、传动方式和额定起重量表示为:

CC

更新代号: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表示

额定起重量,t

传动方式代号:机械传动不表示,液力传动为D,

静压传动为J

动力源代号:汽油为Q,柴油为C,液态石油气

为y,蓄电池为D

侧面式叉车代号

标记示例:

a)第一次更新的3t汽油发动机液力传动的侧叉标记为:

侧面式叉车CCQD3AJB/T9012—1999

b)第二次更新的3t柴油发动机机械传动侧叉标记为:

侧面式叉车CCC3BJB/T9012—1999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1

JB/T9012----1999

3.2侧叉的额定起重量系列应符合JB/T7313的规定。

3.3侧叉的载荷中心距D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额定起重量Q

<11~4.5≥5

t

载荷中心距D

400500(600)600

mm

注:新设计的产品不得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4侧叉货叉的尺寸、技术要求和试验应符合GB/T5183、GB/T5184和GB/T5182的规定。货叉

水平段的长度L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mm

L7508009009501000105011501200135015001600

3.5侧叉的起升高度H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mm

H1500200025002700300033003600(3500)4000450050005500

注:新设计的产品不得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6蓄电池侧叉的蓄电池标准电压为:

24,(30),48,72,80V。

注:新设计的产品不得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4技术要求

4.1侧叉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侧叉的稳定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平台倾斜度

稳定性项目

额定起重量<5t额定起重量5~10t

纵向堆垛稳定性6%6%

纵向运行稳定性18%18%

横向堆垛稳定性4%3.5%

横向运行稳定性(15+1.1v)%,最大40%(15+1.1v)%,最大50%

注:v为实测无载最高行驶速度(km/h)。

4.3货叉的静态强度安全系数不得小于3。

4.4货叉架的下降速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600mm/s。

4.5起重链条的安全系数不得低于5。

4.6发动机的设计功率采用1h功率。

4.7传动系统不得有异常噪声,变速箱不允许有自动脱档、串档的现象。

4.8内燃机、液压元件、电机、蓄电池、差速器、轮胎等配套产品,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的

2

JB/T9012----1999

规定。

4.9转向应轻便灵活。采用动力转向时,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最大手力应不大于30N,左右转向作用力

相差不大于10N,当侧叉以最大速度直线行驶时,不准有明显的蛇行现象。

4.10制动器操纵机构(运行制动器和停车制动器)应由独立的机构进行操作,但可以在同一制动装

置上起作用;停车制动机构应为机械式的。

4.11侧叉制动距离应满足表5的要求。

表5

规定初速度v制动距离

侧叉状态0

km/hm

标准无载状态20≤8

标准载荷状态10≤4

侧叉呈标准载荷状态在坡道上停车制动,要求制动坡度为15%,当爬坡度设计值小于15%时,制

动坡度为设计爬坡度值。

4.12货叉下滑量和门架(货叉)自倾角:按本标准5.5.4.7的规定测量,对二级门架其下滑差不得大

于30mm,门架(或货叉)自倾角不得大于0.5°。

4.13侧叉门架垂直,处于最大后缩位置,稳定支腿外伸,货叉处于最大起升高度并保持水平,加载至

125%额定起重量时,不应发生任何不正常现象。

4.14在超载25%时,分配器安全阀应全开,作起升试验时,货叉离地不得大于300mm。或采用其它

超载报警装置时,该装置必须动作。

4.15起升高度的极限偏差为+1.5%,门架前倾角α、后倾角β的极限偏差为±30'。

4.16电气系统应保证良好的绝缘,控制部分应灵敏可靠,根据使用场所不同,侧叉信号和照明装置应

参照GB/T4785的有关规定。

4.17蓄电池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0kΩ,其余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冷态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3MΩ。

4.18侧叉外露表面应光泽、美观,油漆应均匀,不应有裂纹、起皮、流挂及起泡等缺陷。

4.19在用户按侧叉《使用维护说明书》使用和保养的条件下,制造厂自交付用户日期起,保修期至少

为半年。

4.20新产品、转厂产品及更新产品等,在鉴定前必须通过1000h工业性使用试验。

4.21侧叉主要部件的测试、整机性能的测试,必须取得国家指定的测试单位颁发的合格证。

4.22内燃侧叉的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对于小于5t的侧叉不大于90dB(A);对于5~10t的侧叉不大于

95dB(A)。蓄电池侧叉的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不大于80dB(A)。

5试验方法

5.1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前应使侧叉具备正常的技术状态,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为保证安全及试验顺利进行,

要尽力消除各种隐患,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其工作项目按JB/T3300—1992中的3.2进行。

5.2一般试验条件

5.2.1侧叉各总成、部件、附件及附属装置应按规定装备齐全,并装在规定的位置上。

5.2.2侧叉在试验前应加足符合有关标准的燃料油、润滑油、液压油及冷却水。

3

JB/T9012----1999

5.2.3蓄电池及其电压、电解液密度、电解液液面高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照使用说明书进

行充电。

5.2.4侧叉轮胎应符合如下规定:

a)充气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数值;

b)实心轮胎应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前桥及后桥在同一个桥上两个轮胎之间的硬度相差不超

过邵氏硬度5°。

5.2.5在整个试验期间,侧叉应根据使用维护说明书进行技术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详细记录。不得任

意调整、更换零部件。

5.2.6侧叉在性能试验前应预热,并符合下列条件:

a)发动机出水温度不低于70℃;

b)发动机机油温度不低于50℃;

c)液压系统液压油箱油温不低于40℃;

d)液力变矩器液压油温不低于60℃。

5.2.7气候条件

a)气温–5~35℃;

b)风速不超过5m/s,试验项目有特殊要求的另行规定;

c)蓄电池侧叉试验时,在环境温度为20℃时周围空气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

5.2.8试验场地

场地应为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清洁;测试场地坡度不大于0.5%,面积应满足侧叉作全圆周回

转,地面上画有1m×1m的方格线,在1m×1m范围内平面度为3mm;场地表面与水平面的平行度在

以该侧叉转弯半径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为15mm。直线跑道长度不小于200m,宽度不小于5m,纵向坡

度不大于0.3%。

5.2.9各种试验仪器、设备、量具均应在有效的标定期内,并应具有试验所要求的测量精度。试验前

应对其校准。

5.2.10试验载荷

a)试验载荷为一个均质立方体,其质量等于侧叉额定起重量Q,边长等于2倍载荷中心距D(图1、

图2);额定起重量Q与载荷中心距D的数值应符合3.2及表1的规定;

b)为了保证试验载荷的边长尺寸,允许将试验载荷制成四周为均质、中间为空心的立方体(图3)。

图1图2图3

5.2.11试验时侧叉的状态

a)标准无载状态:按规定加足燃料、蓄电池液、冷却水、液压油、润滑油,轮胎为标准充气气压,

4

JB/T9012----1999

门架外移至最大位置并垂直,稳定支腿不外伸,货叉保持水平其上表面离地300mm;

b)标准无载运行状态:在标准无载状态下,门架横移到最大后缩位置;

c)标准载荷状态:在标准无载状态下,侧叉货叉上装有试验载荷,门架处于最大后缩位置,货叉

上表面与货台平面等高,试验载荷重心相对于门架左右对称的状态;

d)标准载荷运行状态:在标准载荷状态下,设有货台倾斜装置的侧叉,其货台应处于最大上倾位

置;

e)标准货叉承载状态:在标准无载状态下,稳定支腿外伸,货叉水平段装有试验载荷且与门架垂

直,货台保持水平。

5.3主要结构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的测定

5.3.1目的

测定侧叉的主要结构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检查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3.2侧叉外部尺寸的测定

5.3.2.1测量用具和量具

a)长度测量量具的精度不低于1%;

b)角度测量量具的精度不低于20';

c)重锤吊线长度、高度尺、水平尺、辅助测量架等均应满足测量的要求。

5.3.2.2测量方法

a)侧叉呈标准无载或标准载荷状态,按测量要求,转向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前桥中心线平行于

方格线;

b)水平和高度尺寸除直接测量外,可借助重锤、高度尺、水平尺、直角尺、辅助测量架等用具进

行间接测量;

c)角度参数除直接测量外,可通过测定各特征点的位置,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得。

5.3.2.3侧叉外部尺寸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