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NY 001-2018 赤豆栽培技术规程

T/QNY 001-2018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QNY 001-2018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0-29
实施日期
2019-01-2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启东市高效设施农业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赤豆种植种植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和栽培技术等。本标准适用南通地区赤豆种植区及类似生态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404.3  赤豆、绿豆种子使用标准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23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3.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赤豆,又名小豆、红豆、红小豆、赤菽,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属,短日照作物。子粒矩圆或圆柱形,脐白色,粒色深红,故取名赤豆。赤豆营养丰富,养分较全,是加工许多主食、糕点、小吃及冷食的优质原料。中医认为赤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和气排脓,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的功能。4产地环境以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中性粘壤土为宜,适宜pH值为6.3~7.3。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5010的规定。5茬口赤豆可纯作,宜与玉米棵间间作,玉米收获后玉米秆可作为赤豆藤蔓攀爬的支架。6产量6.1目标产量玉米棵间间作亩产赤豆籽粒150左右。6.2产量结构每亩有效株3200株,单株结荚24个~26个,每荚粒数8粒~9粒,百粒重22g。7 生产管理技术7.1播种技术7.1.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大红袍” “中红三号”等。7.1.2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赤豆、绿豆种子标准。7.1.3晒种播前晒种2d~3d。7.1.4播种期赤豆发芽温度为8℃~10℃,春播4月上中旬,夏播6月上中旬。7.1.5播种要求7.1.5.1整地清理前茬秸杆、杂草,精细平整。7.1.5.2耕翻施基肥基肥与玉米共用,亩施45%复合肥30kg,碳铵20kg,优质农家肥1000kg,在耕翻前均匀施撒于地面,然后用旋耕机耕翻20cm,精细平整。7.1.5.3种植规格赤豆与玉米棵间间作,与玉米同时播种,玉米行距1.33cm,每3~4穴玉米间作一穴赤豆。7.1.5.4种植密度每穴下种子4粒~5粒,每亩密度3200株左右。7.1.5.5盖土盖土厚度3 cm~4cm。7.1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启东市高效设施农业协会
起草人:
项觉生、郭亮、杨芳、沈红琴、盛忠辉、周峰瑜、倪春燕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