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32-2019 腾冲市滇重楼种植技术规程
DB5305/T 32-2019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anzhonglang in Tengchong City, Yunnan Provin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腾冲市种子管理站
- 起草人:
- 张彦昌、黄生延、冯怀斯、屈在旭、蔺应福、段铭、尹玉华、杨永华、吴久权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
B38
DB53DB53005/T325—2019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32—2019
腾冲市滇重楼种植技术规程
RegulationofStandardizationPlantingTechniqueofRhizoma
Paridis(Parispolyphyllavar.yunnanensis)inTengchong
2019-03-31发布2019-04-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DB5305/T3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腾冲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腾冲市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彦昌、黄生延、冯怀斯、屈在旭、蔺应福、段铭、尹玉华、杨永华、吴久权。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I
DB5305/T32—2019
腾冲市滇重楼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腾冲市滇重楼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种植地块选择、种植模式、繁殖技术、移栽
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腾冲市滇重楼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DB53/T358-2011滇重楼三段式栽培技术规程
T/CACM1021.114-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重楼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有性繁殖:是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结成种子繁殖后代的方法。有性繁殖的优点为繁殖系数高,
幼苗根系完整,生长健壮,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等。但存在的缺点也很突出:滇重楼属植物种子休
眠期长,繁殖周期长;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基因重组可能导致植株的某些优良性状不容易保持等。
3.2无性繁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无性
繁殖优点:在于繁殖周期较短,并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但无性繁殖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往往较低,大
面积种植无性繁殖种苗,理论上存在病虫害高发的风险。
4品种选择
本标准仅涉及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之一的滇重楼Parispolyphyllavar.
yunnanensis。由于漫长的演化历史,滇重楼存在多种形态,目前腾冲滇重楼种植品种包括:云农4号、
腾冲重楼、多芽滇重楼等。其中多芽滇重楼是我们选择发展的重点品种,该品种抗病能力强、生长繁殖
速度快(通过母体芽头分株进行的无性繁殖)、产量高,通过多次检测药用成分含量均超过2015版药典
标准。
1
DB5305/T32—2019
5种植区划与种植地选择
5.1种植区划
5.1.1最适宜区,海拔1600~2200m,年均温度15~16℃,年降水量1550~1650mm,空气相对湿度在
80~82%,无霜期270天以上。
5.1.2适宜区,海拔1500~2300m,年均温度14.5~16.5℃,年降水量1500~1700mm,空气相对湿
度在79~83%,无霜期260天以上。
5.1.3次适宜区,海拔1300~1500m、2300~2500m,年均温度13.5~14.5℃、16.5~17.5℃,年降
水量1500mm以下、17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79%以下、83%以上,无霜期250天以上。
5.2种植环境
种植地应该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
5.2.1符合大气环境执行GB3095二级标准。
5.2.2符合灌溉水质执行GB5084二级标准。
5.2.3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执行GB15618二级标准。
5.2.4立地条件
滇重楼具有“宜荫畏晒,喜湿忌燥”的生长习性,选择灌溉条件好、排水良好、不积水、背阴的平
地或缓坡地,PH值5.8左右微酸性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火山灰土的地区种植。粘性土或较为贫瘠的土
壤,在栽种前需进行土壤改良。
6种植模式
6.1荫棚种植
播种或移栽前搭建好遮荫棚。在种植基地上按照3m×3m或4m×4m的规格插入直径为0.1~0.12m的水
泥桩或木桩,建1.8m高的平棚,每根桩的顶部用专用绞线连接并固定,采用遮阴度为70~85%的遮阳网
覆盖,之后便可以在棚内进行规范化种植。
6.2林下套种
选择遮阴度70~85%、山基土较厚、坡度在25度以下的灌木林地种植。
6.3大棚种植
播种或移栽前建造好大棚:拱宽6m,肩高1.5m,拱顶高2.5~2.7m,两端留门,拱棚表面、两端
用塑料膜覆盖,根据光照情况在塑料膜上再覆盖遮阳网,拱棚的两侧塑料膜内0.8~1m处放一层纱网,
用卡槽固定,卡槽以下塑料膜能活动,用于调节温湿度和防虫。
7种苗繁殖
7.1有性繁殖
7.1.1苗床地选择及整理
2
DB5305/T32—2019
苗床地应选择通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翻耕耙细后,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
500kg、复合肥10kg(N、P205、K20的比例为15:15:15)做底肥并充分拌入土壤中;做墒,墒宽1.0~1.2m,
墒高0.3~0.5m,沟宽0.3~0.5m;播种时可采用撒播、点播,种子下地后覆土厚度在1.5cm以上。
7.1.2种子质量
选择籽粒饱满、充分成熟(外种皮裂开)、无病虫害、无霉变、无损伤的种子。
7.1.3种子处理
种子经人工去除外种皮,晾干表面水分,用种子量1%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搅拌均匀,按种子量
与干净河沙1:3的比例沙藏,用于储存沙藏种子的容器通透性要好,放置于户外阴凉通风处,用薄膜覆
盖好,保持温度在18~23℃、湿度30~40%为宜,在次年3~4月份待种子开始发根发芽,即可播种。
7.1.4播种
将新鲜种子或沙藏处理过的种子按900粒/平方米播种,株行距3.3cm×3.3cm,采用点播或撒播方式,
播种后筛一层细土覆盖,厚度1.5cm以不露种子为宜,然后用松针、水冬瓜等树叶覆盖。
7.1.5种苗要求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适时移栽。种苗质量要求见附录A。
7.2无性繁殖
7.2.1种苗选择
取多芽滇重楼直径不低于0.6cm、带三条须根以上的幼芽作种苗。
7.2.2移栽
分株时间选择在6~7月或11~12月进行,栽苗时切口需用草木灰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蘸伤口后,
移栽到做好的墒面上。
7.2.3块茎切块繁殖
5~6份选健康、完整的根茎按垂直于主轴方向横切,种块长1~3cm,带1~2个芽眼,较粗的要纵切。
切好的种块晾晒至切口微干,再用块茎量1%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搅拌均匀,按块茎与干净河沙1:3
的比例沙藏。用于储存沙藏块茎的容器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PP 089-2024 建筑墙体隔热腻子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2024-06-25
- T/CHSLA 50008-2021 公园城市评价标准 2021-10-13
- T/CASME 1493-2024 市政重大工程项目资料智慧管理规范 2024-04-30
- T/CECS 1022-2022 健康建筑可持续运行监控系统评价标准 2022-02-25
- T/CECS 1452-2023 变电站智能设备防雷技术导则 2023-10-26
- T/ZZB 3516-2023 淋浴房 2024-07-03
- T/FSZSCQ 2-2024 超低吸水率瓷质砖 2024-11-15
- T/ZSDIIF 0001-2024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评价标准 2024-12-25
- T/CECS 1432-2023 成品住宅交付验收标准 2023-10-20
- T/SCDA 156-2024 JM机喷石膏轻砂预拌砂浆内粉刷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