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024-2022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DB11/T 1024-2022 Fire safety evacuation sign setting standard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024-2022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29
实施日期
2023-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1024—2022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Standardonfiresafetyevacuationsignsinstallation

2022-12-29发布2023-07-01实施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Standardonfiresafetyevacuationsignsinstallation

DB11/T1024—2022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3年07月01日

2022北京

前言

按照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规划和自

然资源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北

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京质监发[2021]66

号)的要求,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科研成果

以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DB11/1024-2013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施工与验收;

5.维护与管理。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2修改了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分类,调整了术语。

3调整了建筑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范围。

4增加了多信息显示消防应急标志灯具以及具备定位功能、语音功能

灯具的设置要求。

5调整了消防疏散导流标志的设置范围。

6增加了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要求。

7增加了街区室外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街区导向图的设置要求。

8调整了集中控制型系统的选型规定。

9调整了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规格的选型规定。

10增加了指示疏散出口标志文字标识的内容要求。

11调整了室内指示疏散方向的标志的设置要求。

12增加了消防疏散指示图的规范依据。

13提高了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光源应急点亮响应时间的要求。

14增加了室内、室外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表面照度的要求,增加了

蓄光型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照射光源和标志发光亮度要求。

15增加了多信息显示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的功能要求。

16修改了标示火灾时不得使用电梯的标识的设置范围。

17修改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公称尺寸。

18修改了蓄电池电源供电时间的要求。

19完善了电线、电缆的选型要求。

20修改和完善了室内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安装要求。

21增加了室外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安装要求。

22增加了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安装工艺要求和验收要求。

23完善了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验收、维护、管理要求。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归口管

理并负责组织实施,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标准化中心负责日常管理,中

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地址:北京市朝阳

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邮箱:xiaozn@126.com)。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

办公室,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电话:55595000,邮箱:

bjbb@)。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肖泽南侯春源杨威尤建军

杨雅娟孙旋程虹凯寇若愚

郑蝉蝉马子超陈静张耕源

耿伟超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李引擎刘凯赵克伟陈南

安卫华郭景孙成群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设计................................................................................................................................3

3.1一般规定..............................................................................................................3

3.2设置场所及选型..............................................................................................................3

3.3设置要求.........................................................................................................................5

3.4其他要求.........................................................................................................................7

3.5线缆选择.........................................................................................................................8

4施工与验收..................................................................................................................10

4.1施工要求.......................................................................................................................10

4.2验收要求.......................................................................................................................11

5维护与管理..................................................................................................................12

5.1维护...............................................................................................................................12

5.2管理...............................................................................................................................12

本标准用词说明.................................................................................................................13

引用标准名录....................................................................................................................14

条文说明............................................................................................................................15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Designrequirements........................................................................................................3

3.1Generalrequirements.......................................................................................................3

3.2Settinglocationandtypeselection...................................................................................3

3.3Settingrequirements........................................................................................................5

3.4Otherrequirements...........................................................................................................7

3.5Cableselection.................................................................................................................8

4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10

4.1Constructionrequirements..............................................................................................10

4.2Acceptancerequirements................................................................................................11

5Maintenanceandmanagement.......................................................................................12

5.1Maintenance...................................................................................................................12

5.2Management..................................................................................................................1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3

Listofquotedstandards......................................................................................................14

Explanationofprovisions....................................................................................................15

1总则

1.0.1为保障人身安全、减少火灾危害和方便救援,合理地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制定

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中设置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

与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厂房(仓库)和花炮厂房(仓库)。

1.0.3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有关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法规

的规定,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

1.0.4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

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消防安全疏散标志firesafetyevacuationsign

火灾时引导人员安全疏散的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和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

2.0.2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fireemergencyevacuateindicatingluminaire

利用电能实现引导人员消防安全疏散的灯具类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2.0.3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指示牌firesafetyevacuationindicatingsign

不利用电能引导人员安全疏散的非灯具类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包括常规、蓄光、逆

向反射、荧光、搪瓷等5类色材制成的标志。

2.0.4消防疏散导流标志fireevacuationguidingstrip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一种,设置于地面或墙面上,能保持疏散人员视觉连续并引导

人员疏散的指示标志。

2.0.5消防疏散指示图fireevacuationdisplaymap

指示当前位置、疏散路径和安全出口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2.0.6多信息显示消防应急标志灯具fireemergencyindicatingluminaireofmulti

information

在同一灯具用图形和(或)文字形式,同时或交替显示主要信息(疏散出口/安全出

口、疏散方向和楼层标识)之外,火灾时同时或交替以滚动形式显示辅助信息(火灾发

生部位和最先火灾报警部位)的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

2.0.7文物建筑heritagebuildings

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古建筑、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2.0.8历史建筑historicbuilding

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

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2

3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应根据建(构)筑物的用途、建筑规模、疏散难易程度、

使用人员特点和室内环境等因素确定。

3.1.2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清晰、简洁、明确,并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一致。

3.1.3消防疏散导流标志应沿疏散通道、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设置。

3.1.4具备语音功能的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应具备控制器消音功能以及现场手动消

音功能。

3.2设置场所及选型

3.2.1工业和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宿舍建筑、公寓建筑、高层住宅建筑、单层或多层住宅的地下室部分、

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

2除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外,停车数量大于50辆的汽车库,

应设置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

3以下建筑或场所设置的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可采用多信息显示消防应急标志

灯具:

1)总建筑面积大于2,500m2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

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

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2)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

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

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3)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

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

4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商场、高度超过250m的

公共建筑设置的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可采用具备定位功能的多信息显示消防应急标志

灯具;

5以下建筑或场所设置的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宜采用多信息显示消防应急标志

灯具:

1)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

厅;

2)总建筑面积大于15,000m2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

候船厅、城市客运交通枢纽;

3)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4)城市轨道交通站厅和站台。

6设置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未设置消防应急广播的建筑设置的消防应急疏散标

志灯具,可采用具备语音提示功能的灯具;

7不应采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替代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

3.2.2下列构筑物或场所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并应采用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

3

1地铁地下区间纵向疏散平台、地下区间之间的联络通道;

2城市交通隧道及其人行横通道和人行疏散通道、城市地下机动车道、城市地下联

系隧道;

3城市综合管廊出入口和各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4城市交通枢纽的换乘厅、换乘通道、城市通廊;

5城市交通隧道、城市地下联系隧道、地铁区间隧道。

3.2.3下列建筑或场所的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应増设消防疏散导流标志:

1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m2的展览建筑;

2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地上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半地下

商店;

3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4设置在商业建筑或办公建筑内的教育培训机构;

5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63层及以上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²(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楼

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7总座位数超过1,200个电影院,特等、甲等或超过1,500个座位的剧场,超过

2,000个座位的会堂或礼堂,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

8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²的候车、候船厅和

航站楼的公共区,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²的换乘厅;

9轨道交通车站建筑室内站厅、站台等公共区。

3.2.4地铁站房、站厅公共区的自动扶梯起点侧面及人行楼梯起步的3阶踏步立面处,宜增

设蓄光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

3.2.5地铁区间隧道,长度超过300m的城市交通隧道和城市地下联系隧道应采用带有米标

的方向标志灯具。

3.2.6不对公众开放的文物建筑或属于住宅的文物建筑可不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其他

文物建筑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文物建筑中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列室内场所应采用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

1)无自然采光的疏散楼梯、疏散走道;

2)室内任一点至房间疏散门的疏散距离超过20m或建筑面积大于400m2的厅室;

3)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经营性场所;

4)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佛堂、经堂、祈祷室、教堂等场所。

2未采用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的其他室内场所,应采用能够清晰辨识疏散路径、疏

散方向、安全出口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并宜采用蓄光型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3.2.7现状使用功能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历史建筑,以及属于高层厂房(库房)或甲、乙、

丙类单、多层厂房的历史建筑,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并应采用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

其他属于公共建筑的历史建筑,公共部位未采用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时,应采用能够清晰

辨识疏散路径、疏散方向、安全出口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并宜采用蓄光型消防安全疏散

标志。

3.2.8公众聚集场所,每个楼层均应设置消防疏散指示图,可采用蓄光型或荧光型消防

安全疏散指示牌。

3.2.9在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中,应设置室外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街区导向图,

可采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

3.2.10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组成系统时,按系统形式分为集中控制型系统和非集中

控制型系统。系统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建(构)筑物的规模、使用性质及日常管理及维护

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应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

2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未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宜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

4

3分布面积较广或间隔距离较远的文物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当建筑群或街区采

用一套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系统,可选择非集中控制型系统;

4其他场所可选择非集中控制型系统。

3.2.11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高度大于4.5m的场所,应选择特大型或大型标志;

2室内高度为3.5m~4.5m的场所,应选择大型或中型标志;

3室内高度小于3.5m的场所,应选择中型或小型标志。

3.3设置要求

3.3.1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选型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独立设置在醒目位置;

2在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中设置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注重与环境

格局、历史风貌的协调和保护;

3指示疏散方向的标志应设置在疏散人员需选择方向的通道处,并按通向目标的最

短路线设置;

4在设置有环境照明时,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指示牌的颜色应保持不变;

5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指示牌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确有困难难以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的,应在其外面加设钢化玻璃或其它不易破碎的不燃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6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面板或灯罩的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地面上设置的标志灯的面板可以采用厚度4mm及以上的钢化玻璃外,在墙

面或柱面上设置的标志灯的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质;

2)在顶棚、疏散路径上方设置的灯具的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玻璃材质。

7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的蓄电池电源宜优先选择安全性高、不含重金属等对环境

有害物质的蓄电池。

3.3.2下列直通室外安全区域出口的上方应设置标有“安全出口”字样文字标识的标志来

指示疏散出口:

1直通室外疏散门;

2室外楼梯间入口;

3直通上人屋面、平台、天桥和连廊的疏散门;

4地下或半地下建筑采用直通室外的竖向梯疏散时,竖向梯的开口。

3.3.3下列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安全区域的出口上方应设置标

有“出口”字样文字标识的标志来指示疏散出口:

1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入口;

2通往相邻防火分区用于借用疏散的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

3避难层、避难间、避难走道防烟前室、避难走道入口;

4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400m²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厅等人员

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

5地铁自动扶梯;

6地铁地下区间之间的联络通道的洞口。

3.3.4室内指示疏散方向的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围护结构的疏散走道、楼梯、城市交通隧道及其人行横通道和人行疏散通道、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两侧距地面、梯面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墙面、柱面上;

2)当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在疏散走道、城市交通隧道及其人行横通道和人行疏散

通道侧边时,应在疏散走道、城市交通隧道及其人行横通道和人行疏散通道、城

市地下联系隧道上方增设指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标志;

5

3)采用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的,灯具的标志面与疏散方向垂直时,灯具的设

置间距不应大于20m;灯具的标志面与疏散方向平行时,灯具的设置间距不应大

于10m;袋形走道的尽头距灯具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4)采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的,标志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3m;

5)设置在侧墙上的带有米标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具间距不应大于10m。

2展览厅、商店、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营业厅、汽车库、游乐设施的排队

等候区等室内开敞空间场所的疏散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疏散通道两侧设置了墙、柱等结构时,展览厅、商店、候车(船)室、民航

候机厅、营业厅、汽车库的标志应设置在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墙面、柱面上;

游乐设施的排队等候区的标志应设置在疏散通道的上方;

2)当疏散通道两侧无墙、柱等结构时,标志应设置在疏散通道的上方;

3)采用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的,灯具的标志面与疏散方向垂直时,特大型或

大型方向标志灯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30m,中型或小型方向标志灯的设置间距不

应大于20m;灯具的标志面与疏散方向平行时,特大型或大型方向标志灯的设置

间距不应大于15m,中型或小型方向标志灯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m。

3文物建筑内的展厅、殿堂等高大空间场所的疏散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疏散通道两侧设置了墙、柱等结构时,标志应设置在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

墙面、柱面上;当疏散通道两侧无墙、柱等结构时,标志宜设置在疏散通道的上

方,设在空中影响历史风貌时可结合展陈设置在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固定展柜

表面上,或设置在地面上并加盖不燃性、透明牢固的保护板;

2)采用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的,灯具的标志面与疏散方向垂直时,特大型或

大型方向标志灯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30m,中型或小型方向标志灯的设置间距不

宜大于20m,灯具间距超过要求时应增设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灯具的标志面与

疏散方向平行时,特大型或大型方向标志灯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5m,中型或小

型方向标志灯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0m,灯具间距超过要求时应增设消防安全疏

散指示牌;

3)采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牌的,标志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3m。

4地铁站房和区间隧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应设置在柱面或墙面上;标志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m,

其相对应位置的吊顶下宜增设指示疏散方向的标志;

2)地下区间纵向疏散平台侧墙上应设置带有米标的多信息显示消防应急标志灯

具。地下区间之间的联络通道的洞口上部,应垂直于门洞设置具有双面标识常亮

的标志;

3)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内的灯具间距不应大于20m且不应大于两跨柱间距;

4)带有米标的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间距不应大于10m。

5消防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疏散走道、疏散通道地面的中心位置;

2)灯具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3m;指示牌的设置间距不应小于2m、不应大于3m。

3.3.5楼梯间每层应设置指示所在楼层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3.3.6公众聚集场所,每个楼层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消防疏散指示图;宾馆客房、餐厅

包厢、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包房内的门上,应设置消防疏散指示图。消防疏散指示图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疏散平面图设置原则与要求》GB/T25894的规定。

3.3.7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应设置室外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引导人员疏散至街区

出入口或应急避难场所。街区的室外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按照一定间隔连续设置。在

道路交叉口处,应设置疏散方向标志指示疏散路线的正确前进方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