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835-2019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DB41/T 1835-2019 Field investig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inter wheat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835—2019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2019-06-17发布2019-09-17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83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忠阳、杜子璇、成林、邹春辉、张溪荷、李彤霄、张弘、师丽魁、王志超。
I
DB41/T1835—2019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的组织、程序、方法、内容和形式,规范了调查数据存
储格式和调查报告编制时间等。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灾害发生时或发生后给冬小麦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时的野外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961-2011气象服务分类术语
GB/T27966-2011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灾害
大气对自然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天气气候事件的总称。
3.2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
在冬小麦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导致冬小麦减产、耕地和农业设施损坏的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的总称。
水分因子异常引起的冬小麦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渍害、连阴雨;温度异常引起的有:霜冻、冻害、
雪灾、高温热害;风引起的有风灾;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干热风、风雹等。
3.3
灾害调查
当灾害发生并对冬小麦造成一定影响时,对灾害发生现场进行实地观测、访问、采样、摄录,并根
据需要进行灾情跟踪调查,以获得灾害的发生程度、作物损失概况、作物受灾后形态和生理生态变化等
相关资料和编写相关报告的全过程。
4调查准备
4.1组建调查组
当发生灾害并对冬小麦造成一定影响时,应在灾害发生后或影响出现后48小时内启动灾害野外调
查。根据受灾范围大小,确定至少1个调查组,当辖区内50%以上气象台站达到灾害指标,或50%以上区
域受灾时,应确定多个调查组。每个调查组成员一般为相对固定的3~5人,其中调查组组长应具有一定
的组织协调能力、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
DB41/T1835—2019
4.2制定调查方案
在实地调查前,需利用遥感监测图像和气象资料做好灾情初查,确定灾害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并
在中分辨率图(一般可用1:25万或1:50万比例尺)中标绘,根据冬小麦种植品种、生态、地形等特征,
初定4个代表性较强的野外调查点。电话联系灾区相关部门,综合各方面情况(道路可通行、是否为灾
害强度中心、次生灾害发生程度、作物主要品种等),最终确定2个点。
根据灾害发生影响情况提出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组成员组成、仪器设备、防护设备、调查路径、重
点调查地区、野外观测调查要素、数据存储传输方案等,见规范性附录A。
5野外调查
5.1基本信息收集
在灾情发生地(必要时到当地农、林、水等部门)尽可能的收集面上灾情、农情资料。灾情资料包
括:灾害种类、出现时段、范围、强度等;农情资料包括:冬小麦所处的发育期,各品种的播种面积、
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等。选择不同受灾程度、受灾作物主栽品种的三块地,用GPS测定观测
点具体经纬度(对观测地段进行编号,做好标记,告知村民,留待跟踪调查)。要求数据无误、词语准
确、字迹工整清楚。
5.2口述调查
在每个调查点访问村民组长或熟悉当地情况的村民。了解当地所属乡村、种植品种及面积、历史上
冬小麦受同类灾害情况、本次灾害发生影响情况等。填写口述调查记录表,并用录音笔录音。口述调查
记录内容见附录B。
5.3环境要素调查
包括地貌、地势、涝灾淹没深度、旱灾土壤水分、干土层、灾害发生时的气温、风速、空气相对湿
度、叶温(受灾植株、对照)、有无倒伏、灾情程度等。调查内容见附录C。
5.4灾情调查
采用多点目测和样本采集法,记录目标作物样本表征最多数的发育期、植株高度、密度、作物生长
状况、叶面积系数、干物质以及产量。一般目测和样本采集点不少于4点。
5.5冬小麦生理生态观测
采用仪器设备观测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光响应曲线、冠层光谱、叶片温度、叶绿素含量、叶
面积指数等。
5.6影像记录
对调查环境和冬小麦受灾场景的全景、近景以及典型场景特写进行数码摄录,其视频、照片资料按
附录D要求编号,并填入相应栏中。
6跟踪调查
若灾害发生在冬小麦生长的前中期,灾害结束后需要在后续时间内对灾害影响进行跟踪调查,直至
作物收获。调查要求见附录E。
2
DB41/T1835—2019
7调查报告
在冬小麦气象灾害野外调查结束3天内,按附录F要求完成冬小麦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报告。
8数据存档
所有数据、电子表格、报告、电子影像等调查资料编号命名后,录入“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数据
库”,并集中存储于同一目录路径下,目录名按“调查起始日+调查县级名称+冬小麦+灾害类型”表示,
如“20180201中牟冬小麦干旱”。对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所填写记录的各类表格等集中作为纸质档案
统一保存。对采集的冬小麦样本压制好后按要求存放。
3
DB41/T1835—2019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调查计划表样式
开展野外调查前,应先制定调查计划,具体内容见表A.1。
表A.1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调查计划表
调查组编号
时间月日至月日月日至月日
地点市县乡村市县乡村
作物要素:作物要素:
密度□株高□光谱□密度□株高□光谱□
发育期□生长量□发育期□生长量□
叶绿素□光合作用强度□叶绿素□光合作用强度□
调查项目产量要素□产量要素□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
气象要素□土壤湿度□气象要素□土壤湿度□
受灾程度□受灾程度□
其它: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2492-2013 40Gb/s强度调制光收发模块技术条件 2013-04-25
- DL/T 1261-2013 火电厂用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导则 2013-11-28
- YD/T 1229.4-2013 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业务技术要求 第4部分:传输绑定协议 2013-04-25
- AQ/T 1105-2014 矿山救援防护服装 2014-02-20
- SL 558-2011 地面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2011-08-18
- DL/T 1311-2013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主站应用要求及验收细则 2013-11-28
- JB/T 7114.1-2013 电力电容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第1部分: 电容器单元、集合式电容器及箱式电容器 2013-12-31
- YD/T 2458-2013 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测试方法 个性化振铃音业务(第一阶段) 2013-04-25
- YD/T 1312.15-2013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5部分:超宽带(UWB)通信设备 2013-04-25
- DL/T 1310-2013 架空输电线路旋转连接器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