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阳泉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中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傅颖秀、张亚东、张庆斌、卢翔峰、赵之星、魏世丽、王国良、索飞、黄福华、段松贺、吴晋波、刘茜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A75
1403
阳泉市地方标准
DB1403/T18—2023
地理实体数据规范
2023-01-10发布2023-01-10实施
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03/T18—2023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地理实体........................................................................1
地名............................................................................1
标准地址........................................................................1
聚落............................................................................1
4时空基准............................................................................1
空间参考系......................................................................1
时间参照系......................................................................1
5数据模型............................................................................2
6数据构成............................................................................2
标识信息........................................................................2
空间信息........................................................................3
时间信息........................................................................3
属性信息........................................................................3
关系信息........................................................................3
7数据表达规则........................................................................3
基本规则........................................................................3
空间信息表达....................................................................4
时间信息表达....................................................................5
关系信息表达....................................................................5
属性信息表达....................................................................5
标识码编码规则..................................................................6
8数据组织要求........................................................................6
地理实体分类....................................................................6
地理实体数据分类编码............................................................7
数据交换格式....................................................................7
数据对接方式....................................................................7
附录A(规范性)地理实体分类代码.....................................................8
附录B(规范性)数据描述项..........................................................16
参考文献..............................................................................26
II
DB1403/T1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阳泉市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阳泉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中晋环境科技有
限公司、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傅颖秀、张亚东、张庆斌、卢翔峰、赵之星、魏世丽、王国良、索飞、黄福华、
段松贺、吴晋波、刘茜。
III
DB1403/T18—2023
引言
利用已有地理信息数据,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及《测绘法》赋予基础测绘的为阳泉市经济
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职责开展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建设。地理实体数
据规范的研究和制定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更新的产品体系为导向,以规
范化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服务和管理为目标,兼顾与国家相关标准的衔接,建立科学的地理实体分类体
系,编制地理实体标识码规则,满足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符合实际的地理实体数
据标准,为实现地理实体的联动更新、数据融合关联应用奠定基础。
IV
DB1403/T18—2023
地理实体数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阳泉市地理实体数据的时空基准、数据构成、数据表达规则、数据组织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阳泉市地理实体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与应用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9710地理信息元数据要求
3术语和定义
地理实体
地理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具有共同性质、完整功能性、专有名称或编号的自然或人工地物,是具有社
会经济意义的地理对象或地理单元。
地名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标准地址
又名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是由主管部门确定的,符合标准命名规则包含完整层次关系的地址完整
名称。
聚落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聚居场所,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泛指所有类型的居民点。
4时空基准
空间参考系
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来源:GB22021-2008]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时间参照系
1
DB1403/T18—2023
本标准所有数据的日期和时间基准采用公元纪年和北京时间。
5数据模型
地理实体数据模型是地理对象在时间、空间、语义、管理、服务等方面一体化表达的实体模型。模
型集成了实体表达模型、时空演变模型、地球空间网格模型、业务关系模型,以实体为对象,基于点、
线、面、体、栅格实现几何表达,基于时空过程实现时间分期,基于地球网格单元实现位置编码,基于
业务建立逻辑关联,准确反映地理实体的时态、位置、数量、状态、关系五位一体的关联信息,实现地
理实体的一体化表达。地理实体数据模型如图1所示,说明如下:
图1地理实体数据模型
6数据构成
地理实体由标识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构成。具体标识信息、时间信息、
属性信息表达方式见附录B。
标识信息
2
DB1403/T18—2023
主要描述地理实体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实体的名称、身份码、位置码、地址等。
空间信息
主要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包括位置、方位、方向、走向、范围、大小、高度、深度、形状、
分布等,抽象为几何形状时,用点、线、面、体等几何图形表达,也可以用影像、地理场景等形式进行
表达。
时间信息
主要描述地理实体的产生时间、消亡时间和航摄时间、调查时间、更新时间、审批时间、登记时间
等。产生时间指地理实体首次发现、建成或发布时间,消亡时间指地理实体的消亡时间。
属性信息
主要描述地理实体区别个体差异的内在本质特征,包括分类、用途、长度、面积、材质、周期性(如
季节周期、潮汐周期)等。
关系信息
地理实体关系信息包括空间拓扑关系、时间关系、组合关系、依存关系、关联关系等。
空间拓扑关系主要描述地理实体之间有意义的拓扑关系,主要包括相接/邻接、包含、被包含/在内
部等。
地理实体的时间关系描述地理实体之间的两种时间关系:之前、之后。地理实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有两种情况:
——组成关系:由多个同一类型地理实体组合成较大的一类地理实体,如路段组成道路;
——构成关系:由多个不同种类地理实体组合成较大的一类地理实体,如房屋、内部道路、植被
等构成院落。
地理实体之间的依存关系是指一个地理实体发生改变会影响另一个地理实体。
地理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指除空间拓扑关系、时间关系、组合关系、依存关系之外的其他关联关系。
如河流甲流入湖泊乙,闸门甲属于河流乙。
7数据表达规则
基本规则
数据表达基本规则如下:
a)地理实体的空间信息应真实、全面表达,采集充足、必要的性特征信息。不同种类实体空间范
围有重叠时,不应对图形做出避让、取舍操作。
b)对地理实体空间特征进行抽象表达的图形应能完整的表达该地理实体对象。
c)应记录地理实体生命周期中自身状态发生变化和具有管理意义的重要时间点。
d)应建立、复原和保持各地理实体间关系信息,在地理实体数据生产过程建立空间拓扑关系和时
间关系,在业务应用过程中建立组合关系、依存关系和关联关系。
e)应采用统一格式的标识码来唯一标识地理实体,同一地理实体的各种图形应赋值相同的唯一
标识码。
f)地理实体标识码随地理实体产生而生成,一经确定不再变更。地理实体消亡后标识码不回收。
g)应采集地理实体的高程信息,至少应包括地面高程和实体自身高度。
3
DB1403/T18—2023
h)地理实体应该记录其状态稳定时刻的空间特征(比如工程竣工)。
i)地理实体不依赖于空间信息而存在,空间信息只是地理实体的空间表达形式。
j)地理实体应按照对象组织各类空间信息,不建议采用分层存储方式。
空间信息表达
7.2.1概述
地理实体数据最基本的特征是其空间特征,在空间特征表达上,采用点、线、面、体、栅格、场景
的形式来描述和表达数据,如表1所示。每一个地理实体根据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形态及业务特点选
择表现形式。
表1空间特征的描述与表达
空间特征描述方式表达形式类别编码
标识点点A1
点状
中心点点A2
边界线线B1
线状中线线B2
中泓线注线B3
现状面面C1
面状规划面面C2
权属面面C3
白模体D1
体状精细模型体D2
倾斜模型体D3
栅格影像E1
场景视频F1
7.2.2点状
空间信息中点状数据的表达要求如下:
a)区域实体点状图形的地理位置标识:
——行政区划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的点位。
b)实体点状图形的地理位置标识:
——标志物中心点的点位;
——自然地物的概略中心点或标志点。
7.2.3线状
空间信息中线状数据的表达要求如下:
4
DB1403/T18—2023
a)线状、带状或需要用线标识特征的一些实体采用线状图形表达。
b)水系、交通实体抽象表达为线状图形时,除起点、终点处,其它一律用连续线表示。例如,道
路遇到河流或桥梁时,也应保持道路完整连续。
c)水系、交通实体抽象表达为线状图形时,应保持水网、路网的连通性。例如,河流或道路应提
取骨架线或中线,并与相接的河流或道路构成连通网络。
d)应正确处理实体间的空间关系,保证实体间空间关系的合理与逻辑一致。
7.2.4面状
空间信息中面状数据的表达要求如下:
a)需要表达范围、面状轮廓、面状边界的实体采用面状图形表达。
b)政区、院落、房屋等实体抽象表达为面状图形时,应保证面状图形的闭合。
7.2.5体状
以体元素表达的地理实体应保证体元素表面的完整性和封闭性。
时间信息表达
时间信息中主要是对数据产生、存续、消亡等信息的记录,主要规则如下:
a)地理实体在形成之前(如在建的建筑物、道路、水库等)的状态不做记录。
b)所有地理实体均应明确标示其产生时间和消亡时间。
——产生时间记录实际产生时间,如规划审批日期、竣工日期、形成时间等,若条件不具备,可
记录为首次采集数据的时间,或首次获取影像的时间,或首次建库的时间。
——消亡时间记录实际消亡时间,如拆除日期、消失日期等,若条件不具备,可记录首次发现消
亡的时间,或首次获取消亡影像的时间。
——地理实体消亡后,地理实体数据在数据库中继续保留,不执行删除操作,作为历史信息存
在。
c)地理实体航摄时间、调查时间、更新时间、审批时间、登记时间等依据业务需要进行记录。
关系信息表达
地理实体的关系信息与地理实体的空间信息分开记录。具体应用所需的关系应在应用中构建和描
述,初始数据建库阶段优先考虑实体从属关系的记录,主要关系表达规则如下:
——空间拓扑关系记录地理实体之间相接/邻接、包含、被包含/在内部等关系。例如,“甲与乙
相连”或“甲在乙内”等;
——时间关系记录同一位置或区域中不同时期的地理实体之间的时间关系。例如,“在甲实体之
前存在的是乙实体”或“乙实体在甲实体之后建成”等;
——组合关系记录地理实体之间的不同类型的组合关系。例如,“甲、乙组成丙”等;
——依存关系记录地理实体之间的依存关系。已记录组合关系的地理实体之间不再记录依存关
系;
——关联关系记录地理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甲流入乙”或“甲属于乙”或“甲是乙的
附属物”等。
属性信息表达
地理实体数据的属性信息应包括分类、用途、管理者、权属、面积、长度等基本属性项。在实际应
用过程扩展地理实体的管理属性、专业属性。
5
DB1403/T18—2023
标识码编码规则
地理实体标识码包括位置码和身份标识码,位置码作为地理实体空间定位和空间索引的标识码,身
份码作为是地理实体唯一身份标识。
7.6.1位置编码方式
地理实体在空间上具有唯一性和独占性,直接采用国家标准GB/T40087《地球空间网格编码规则》
对地理实体进行空间编码。该标准将地球空间统一剖分成不同尺度的网格单元,并按统一编码规则进行
位置标识和表达,构建了网格化的地球空间数据组织参考框架。该框架可有效解决物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中海量空间信息在位置标识和表达上的唯一性、可读性、尺度性的瓶颈,实现多源、多尺度数据网
格化高效组织、处理和应用,突破地理空间信息跨行业应用的技术壁垒,为全球空间定位、空间计算与
分析提供统一模型。
7.6.2身份码编码方式
地理实体标识码共有24位数字,分为四段。
——第一段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执行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
——第二段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分类代码,使用6位中类编码。
——第三段由8位数字组成,表示地理实体产生时间。
——第四段为4位数字,表示顺序码,具体代码段为0001-9999,用以区分同一类别并且是同一
行政区的地理实体并进行排序,如果前20位编码可以确定此实体的唯一性,则第四段代码
用0000表示。
其具体格式为: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地理实体类别代码时间代码顺序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图2地理实体身份码编码格式
示例:房屋地理实体标识码为:14030211304201605020136。
8数据组织要求
地理实体分类
8.1.1数据分类
按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各管理领域的需求,将地理实体分为聚落、交通、水系、自然地理单元、管
理单元、植被与未利用地、管线7个一级类,详细内容如下:
a)聚落包括村落、院落、场地、建筑物、公共设施、街道设施、社区服务设施、历史文化资源、
农业设施、地下空间、城镇绿地等二级类。
b)交通包括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乡村道路、水运、航运、交通设施等二级类。
c)水系包括流域、河流、沟渠、湖泊、水库、水系设施、蓄滞洪区等二级类。
d)管理单元包括政区、非行政区域、社会管理单元、开发区、自然保护地、主体功能区等二级类。
6
DB1403/T18—2023
e)自然地理单元包括山地、平原、高原、草原、盆地、绿洲、沙漠、森林、三角洲等二级类。
f)植被与未利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裸露地等二级类。
g)管线包括给水管线、排水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线、通讯管线、热力管线、工业管线、综合
管廊、其他管线等二级类。
8.1.2数据分类扩展原则
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常常需要对实体对象进行扩充,新增实体分类需遵循如下原则:
一级类不得进行重新定义和扩充;二级类和三级类不得进行重新定义,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新增的三级类应归入相应二级类中,同时在相关分类信息数据中进行说明。
地理实体数据分类编码
8.2.1分类编码规则
地理实体数据分类编码为3级6位。分类编码规则如下:
——地理实体分类代码采用6位定长数字码。
——代码结构如表2所示,一级类2位,二级类2位,三级类2位,按它们的从属关系顺序编
码。
表2地理实体分类编码规则
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第6位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
示例:200102则表示20(交通)01(铁路)02(火车站)。分类及分类编码见附录A。
8.2.2分类编码扩展原则
分类编码的二级类码、三级类码不得重新定义,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新增的分类,其编码应
在原有分类编码体系的基础上续编。
数据交换格式
数据交换文件的命名应简洁清晰,元数据文件的名称应与其所描述的实体数据文件的名称相关联。
元数据文件遵循GB/T19710地理信息元数据要求。
数据交换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规定的格式,支持GeoJSON、GeoTIFF、
GML等国际通用数据交换格式,并应提交相应的元数据文件。
数据对接方式
目前在国家层面对于地理实体分类及编码的要求仍在建设当中,暂未出台相关的标准体系,随着地
理实体建设的内容深入化,相关数据分类的标准将会出台。本标准的数据分类会根据出台的国家标准进
行一一对应调整,并提供新的数据分类编码,使数据分类形式以及编码格式符合国家标准。
7
DB1403/T18—2023
A
A
附录A
(规范性)
地理实体分类代码
表A.1聚落分类及代码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分类代码备注
聚落100000
村落/100100以自然村、屯、片村、村民小组
为单位构建
院落/100200通过用途区分,参照《国土空间
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
分类指南(试行)》,包括城镇住
宅小区、社区服务设施、机关团
体、科研、文化、教育、体育、
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商业、商
务金融、娱乐康体、工业厂区、
物流仓储等。
通过类型进一步细化,详见附表
院门100201类型:人行、车行、消防。
场地100300
体育场地100301
户外健身娱乐100302
场地
空闲地100303
施工场地100304
露天采掘场100305
其他场地100306
建筑物100400
一般房屋100401
其他房屋100402
公共设施100500
公共厕所100501
垃圾站场100502
消防站100503
城市绿道100504
停车场100505
充电站(桩)100506
公安警亭100507
100508电视塔、移动信号塔、冷却塔、
塔形构筑物
大型烟囱等重要塔形构筑物
8
DB1403/T18—2023
街道设施100600沿道路布置的各类服务性设施。
一般包括各类休憩设施、康体设
施、城市雕塑、公用电话、公交
站点、照明设施、应急设施等。
公交站点100601
城市路灯100602
路标路牌100603
交通信号灯100604
城市雕塑100605
公用电话100606
公共自行车停100607
放点
垃圾桶100608
街头座椅100609
社区服务设100700
施
社区服务中心100701
(站)
老年活动中心100702
社区医疗机构100703
公共健身及儿100704
童娱乐设施
配电房、水泵100705
房
历史文化资100800
源
古遗址100801
古战场100802
古墓葬100803
历史文化街区100804
宗教及名胜古100805以有名称的古建筑为主(包括钟
迹类构筑物楼、鼓楼、城楼、关塞、庙宇、
塔、宫殿、官邸、府衙、牌坊、
碑、寺、石窟、祠、古桥等)
农业设施100900
地下空间101000包括公共区域的地下人民防空设
施、地下公用设施等
城镇绿地101100包括住宅绿地、道路绿地、公园
绿地等
9
DB1403/T18—2023
表A.2交通分类及代码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分类代码备注
交通200000
200100技术等级:Ⅰ级、Ⅱ级、Ⅲ级
类型: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速度:为高速铁路、快速铁路和普速铁路
轨道间距:宽轨铁路、标轨铁路、窄轨铁路(分
铁路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MT/T 1005-2006 矿用分站 2006-05-12
- HG/T 2483-2006 棱镜透反射式双色液位计技术条件 2006-07-26
- JB/T 20106-2007 药用V型混合机 2007-11-14
- DL/T 901-2004 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 2004-12-14
- QB/T 1858-2004 香水、古龙水 2004-12-14
- JB/T 3193.3-2006 插齿机 第3部分:技术条件 2006-08-16
- JB/T 5373.4-1991 8mm槽系组合夹具合件 微调高度支承 1991-06-24
- JB/T 5366.5-1991 8mm槽系组合夹具基础件 长形基础板 1991-06-24
- JB/T 6383.1-2007 锥密封两端焊接式直通管接头 2007-03-06
- YZ/T 0015-2006 国际邮件处理中心代码 200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