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041-2017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DB34/T 3041-2017 Yang tree large-diameter lumber forest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速生丰产林项目办公室、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总 站
- 起草人:
- 吴中能、于一苏、邢炜、马永春、刘俊龙、张均、苗婷婷、孙慧、曹志华、李 治、杨传宝、方习海、阮怀静、郭婉琳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40
B6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041—2017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Large-sizeLogPopulusPlant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7-12-30发布2018-01-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04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厅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速生丰产林项目办公室、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总
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中能、于一苏、邢炜、马永春、刘俊龙、张均、苗婷婷、孙慧、曹志华、李
治、杨传宝、方习海、阮怀静、郭婉琳。
I
DB34/T3041—2017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培育的品种选择、苗木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伐、
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DB34/T2197杨树人工林修枝规程
DB34/T2590杨树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径材Large-sizelog
小头去皮直径≥26cm,长度≥2m的木材。
3.2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LargeDBHtimberforestofpopulus
以生产杨树大径材为目的人工营造并定向培育的林分。
4品种选择
省内不同区域适宜栽培的杨树无性系(品种)见附录A。
5苗木培育
按照DB34/T2590的规定执行。
6造林
1
DB34/T3041—2017
6.1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要求立地指数应在18以上,土壤厚度1m以上,有效土层厚80cm以上的平原地。土壤
质地以壤土、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为佳,容重<1.4g/cm3,pH值6.5~7.5,有机质含量≥1.0%,
生长季节地下水位1m~2m,洪水期树木水淹深度2m以下,淹水时间不得超过30d。重茬地需轮
休1a~2a后造林。
安徽省杨树立地指数表见附录B。
6.2整地
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进行全垦整地,深度30cm~40cm,打点挖穴。挖穴时将表土、心土分开。
穴规格:淮北、江淮地区1.0m×1.0m×1.0m;沿江洲滩地0.8m×0.8m×1.0m。熟地可随整
地、随挖穴、随栽植。
6.3苗木选用
选用Ⅰ级、Ⅱ级苗造林。其中洲滩地宜选用Ⅰ级苗造林。
苗木等级按照DB34/T2590的规定执行。
6.4合理密度和配置
6.4.1造林密度
造林初始密度为156~280株/hm2,可选株行距为4m~8m×6m~10m。
6.4.2配置方式
一般定植行以南北走向,定植点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品字形配置。江、河、湖滩地造林,应采取宽
行窄株配置,且行向与水流方向一致。进行农林间作,株距宜窄、行距宜宽。
6.5栽植
6.5.1栽植时间
12月至翌年3月均可,沿江地区宜在12月至翌年2月,淮河以北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
6.5.2苗木处理
造林前,将苗木根系和苗干下半部分放在清水中浸泡3d~5d。栽植前,修除苗干上所有侧枝,
剪除过长、劈裂和受伤发霉根系。
6.5.3植苗造林
先将表土回穴40cm,再填入拌好的表土和基肥,每穴施腐熟饼肥1kg~1.5kg或土杂肥4kg~
5kg。将苗木放入穴中,栽深60cm,扶正填土,当填土到30cm时,将苗木向上轻提,使根系舒展,
分层踩实,填土至穴口,浇足水,培土至高出地面30cm左右。有条件的可覆盖地膜。
易上水造林地,应适当深栽。
6.5.4插干造林
地下水位在1m左右,土壤质地疏松,便于手工打孔,宜插干造林。插干截自1a~2a苗的苗
干,1m处粗度2.5cm以上,苗高4m以上,顶芽饱满。截口为马耳形,长5cm~6cm,打点、打
2
DB34/T3041—2017
孔,孔径3cm~4cm,插入插干,插干插入土中深度80cm~100cm。苗干要插入孔眼底部,打实,
使插干与孔密切接触,后培土成馒头状。
6.5.5补植
造林成活率小于95%的造林地,应及时进行补植;造林成活率达到95%,但呈片状死亡的,也应
补植。
补植苗木选用2a生苗木造林。
7抚育管理
7.1松土除草
造林后1a~5a,林分郁闭前,每年进行2次松土除草,第一次5月~6月,第二次9月~10
月。4a~6a林分郁闭后,在秋末至春初中耕一次,将落叶杂草翻入土中,根际培土或筑垄。
7.2排水
低洼积水地,应抬垄整地,并整修沟渠、涵道,及时排水。
7.3间作
间作分郁闭前间作和郁闭后间作,间作作物要与林木保持距离50cm以上。
a)郁闭前:秋冬季间种油菜、小麦、蚕豆、豌豆、蔬菜等;夏季间种黄豆、绿豆、红豆、花生、
红薯等作物。江河洲滩地,季节性上水,一般秋冬种一季。
b)郁闭后:宜间作生姜、芋头、桔梗等耐荫作物或中药材,种植食用菌和发展林下养殖;有条件
可全周期间作。推荐林菜、林药、林菌、林草牧(鹅、鸡、鸭、羊)等复合模式。
7.4修枝、抹芽和整形
7.4.1修枝抹芽时间
修枝宜在林木停止生长季节,即12月至翌年3月间进行;抹芽宜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
进行。
7.4.2修枝整形
栽植当年抹去或修除主干2m以下刚萌生的侧枝或侧芽,剪去或短截影响主枝生长的竞争枝(双
头或多头枝)。2a~4a,修剪竞争枝及粗大枝,解放弱枝,保持冠干比为3︰2。5a~7a,每年修
除一轮枝条及树冠下根、干部萌条,直到形成主干8m高的光洁干材为止,冠干比不小于1︰2。
修枝方法按照DB34/T2197的规定执行。
7.4.3修枝工具及技术要求
修枝工具使用修枝剪、高枝剪、高枝锯、手锯等,修枝切口应平滑,防止撕裂树皮。
7.5施肥
7.5.1追肥方法
3
DB34/T3041—2017
生长期内追施复合肥、尿素、碳酸铵、过磷酸钾等化肥,以氮肥为主,用量随树木年龄增大而逐年
增加。造林后,2a~3a施氮肥0.25kg/株·a,4a~7a施氮肥0.5kg/株·a,距树干四周50cm~
200cm处环状挖穴施入。无林下间作的林分,可间种苕子、苜蓿、紫云英等绿肥,秋末冬初及时就地
压青。
7.5.2追肥时间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叶片达正常大小时施肥。施肥应结合灌溉或雨前施用。
8病虫害防治
8.1虫害
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美国白蛾、杨黄卷叶螟等;蛀干害虫主要有桑天牛、光
肩星天牛、云斑天牛、木蠹蛾等;枝梢害虫有草履蚧、金龟子、瘿螨等。
主要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
8.2病害
枝干病害主要有杨树溃疡病和杨树腐烂病,叶部病害主要有杨树叶锈病和杨树黑斑病等。
主要防治方法参见附录D。
9合理采伐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的采伐年龄以工艺成熟龄为基础,综合考虑数量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一般为10
a~12a。采用小块状皆伐,一次采伐面积不宜超过10hm2。一年四季均可采伐,以秋冬采伐为主。
伐桩高度5cm~7cm,做到树桩树皮不撕裂。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大径材产量指标见附录E。
10档案管理
按照GB/T15776的规定执行。
4
DB34/T3041—2017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徽省各区域适宜栽植的杨树无性系(品种)
表A.1安徽省各区域适宜栽植的杨树无性系(品种)
区域雄性无性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CH/Z 3024-2022 湖泊水域面积及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监测技术规范 2022-07-10
- CH/T 1052-2022 数字表面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2022-07-10
- JB/T 7249-2022 制冷与空调设备 术语 2022-04-08
- JB/T 7961-2022 制冷用压力、压差控制器 2022-04-08
- CH/Z 9036-2022 地理信息 民生设施质量检测 分类与编码 2022-07-27
- CH/Z 9035-2022 地理信息 民生设施质量检测 符号表达 2022-07-27
- JB/T 14060-2022 带分配器的壳管式换热器 2022-04-08
- CH/T 1054-2022 无人机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022-07-27
- JB/T 10718-2022 空调用机织空气过滤网 2022-04-08
- CH/T 1053-2022 地球仪 通用要求 2022-07-27